人车家生态战争:小米领先,巨头混战,谁才是终局赢家?,人车生活科技
小米已锻造出“增长飞轮”。
2024年4月,随着小米SU7开启交付,一组组充满未来感的智能生活场景正在车主群体中引发热议:当车辆驶离住宅,系统自动触发“离家模式”关闭无需运行的家电;在距离家3公里范围时,车机与手机协同推送空调开启建议;通过小爱同学,一句语音指令就能启动家中的扫地机器人清洁……
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交互,是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在背后高效运转。
这之后,海尔集团与长安汽车达成战略合作,美的发布“全屋智能”战略并与蔚来落地车家互联……科技巨头、车企、家电龙头罕见地达成战略共识,共同押注跨行业跨领域的科技生态这个超级赛道。
这不仅是万物互联的技术狂欢,更是AI时代“以人为中心”的服务范式变革——谁掌握主动服务的生态密钥,谁就能在智能家居与车联网的交叉地带构建新商业帝国。
小米无疑是这一领域的领航者。8月19日,其发布的二季度业绩公告显示,多项核心指标创历史新高:营收达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连续三个季度破千亿;经调净利润达1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5.4%,连续两个季度超百亿。
当行业仍在寻找风口,小米已成为那股风。AI时代的确定性红利,只属于能把技术、场景与人性同时写进代码的玩家——而这一次,站在最前排的,则属于这家全球唯一一家拥有“人车家全生态”业务布局的科技公司。
01 “人车家全生态”已成行业共识
默里·沙纳汉在其颇具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著作《技术奇点》中,提出颠覆性的人工智能将掀起两次浪潮:首次,是具有互补性通用认知能力的专门人工智能技术逐步重塑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形态;再次,则是人类水平人工智能,即超级智能的出现。
在“人车家全生态”概念风靡的当下,所有人都清晰感觉到了首次浪潮的悸动。
为何行业突然集体转向?
第一层逻辑在“产业”。数字化与智能化浪潮下,传统产业边界逐渐模糊,跨场景融合正重构商业逻辑。一个串联人、车、家等多场景的超级智能生态系统,正逐渐从科幻概念走入千家万户,也带来了新一轮的产业红利。
第二层逻辑在“人”。技术、市场与用户需求的螺旋上升,把“人车家生态”推上了商业 C 位。表面看是设备互联,实质是一场掌握流量入口,从而对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的系统性争夺。
最重要的是,这场融合战役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场景连接,正在演变为决定未来十年产业话语权的终极竞速。在这场决定未来的“人车家全生态”的竞赛中,小米展示出独特的战略前瞻性。
2023年,雷军宣布小米战略正式升级为“人车家全生态”。同年年报中指出,该年是小米高端化战略实现跨越的一年。2024年,随着小米SU7正式上市,补全了“人车家全生态”的拼图,也实现了真正的完整闭环,且触达范围持续扩大,其智能生态优势也进一步巩固。
财务数据同样印证了这一战略的有效推进。小米手机×AIoT分部收入达947亿元,同比增长14.8%,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55亿元,出货量连续8个季度正增长,连续20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44.7%,创历史新高,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大增66.2%,实现量价齐升;互联网服务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10.1%。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13亿元,同比劲增234%,创历史新高。
手机、汽车、大家电三大增长曲线持续向好,背后正是“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协同效应的实质性释放,小米正在系统性地将生态构想,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真实增长。
当潮水继续抬升,小米已把浪头变成了航道。
02 进入叠加式创新的价值释放区
在AI技术的强力驱动下,“以人为中心,所有智能设备跨端互联、全生态设备主动服务”的愿景,正借“人车家全生态”逐步照进现实。
为什么率先登顶的是小米?答案深植于一股自上而下的“系统性力量”之中。
小米的核心竞争力首先源自其管理层的战略先进性。从率先提出“手机×AIoT”核心战略,到升级为“人车家全生态”,始终以“终局思维”,对未来行业、产业的最终形态做前瞻性思考,并积极投入相关的技术布局。
同时,公司推行精益化管理,以高效、精准的决策与执行机制,并以公司资源布局相关领域的研发投入,为战略落地提供坚实保障。
在产业层面,小米将硬件、软件、服务深度融合,依托AI、自研芯片、澎湃系统为核心,构建起软硬结合的坚实壁垒,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
这一战略布局,与苹果以自研芯片+自研OS带来丝滑稳定使用体验的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小米不懈追求的目标。
以小米澎湃OS 2为例,打造以人为中心,AI全面赋能的“人车家全生态”操作系统,带来了三项核心技术革新——HyperCore、HyperConnect、HyperAI,在基础体验、跨端智联和AI体验上实现了跃升式的焕新升级,让用户尽享智能生活的便捷与乐趣。
再如玄戒O1芯片,通过定制化设计更好地适配小米手机,实现系统级效率提升,优化了用户体验,进一步强化产品市场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季度小米高端化战略继续稳步推进,手机、汽车、大家电等业务均在高端市场取得重要突破,推动全品类业务实现强劲增长,并开始向超高端市场迈进。
手机方面,高价格段市占率持续上扬,品牌高端形象进一步巩固。第二季度,小米在中国大陆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占比达27.6%,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4000-5000元价位段优势凸显,以24.7%的市场份额稳居国内第一;5000-6000元价位段也实现显著突破,市场份额达15.4%,同比提升6.5个百分点。
而在海外市场,小米也坚定推行高端化出海。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在全球市场将实行规模增长、产品结构优化和高端增长并重的策略,用三到五年时间进入全球手机出货“两亿俱乐部”,并在成熟市场如欧洲市场把高端化作为核心战略。
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小米高端化布局明显提速。6月26日,小米首款SUV车型YU7发布,定价25.35万元起,开售3分钟大定破20万台,18小时锁单24万台。YU7上市后,小米汽车用户结构优化,初期锁单用户中女性占比30%,较SU7同期高4.5%;苹果用户占比52.4%,较SU7同期高4.4%。
家电行业里,小米智能大家电在行业价格战中实现ASP逆势增长,推动产品结构优化。据奥维云网数据,小米是上半年线上空调市场前十品牌中唯一量价齐升的品牌。大家电业务的高速增长,带动小米IoT业务单季营收创新高。今年下半年,小米家电工厂将投产,强化从核心技术自研到自产的全链条能力,持续改善成本结构,推动家电业务高端化。
更为关键的是,小米通过上述的软硬件投入和布局,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智能生态系统。从早期设备间简单协同,到如今AI深度赋能下的主动感知与服务能力,小米真正实现了“于无感中赋予智慧”的极致体验,也增加了用户粘性。
最新财报显示,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近10亿设备,拥有5件及以上连接设备的用户数高达2050万。这些用户复购率更高、获客成本更低,生态黏性不断增强,通过这种方式,推动小米完成从规模经济向网络经济的转型。
每增加一台设备,就为AI多点亮一盏感知世界的灯;每多一次联动,就把“人车家全生态”闭环的护城河再挖深一寸。
03 从“战略领先”到“生态繁荣”
吉姆·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中把“增长飞轮”比作企业最底层的永动机:一旦管理者让它自转起来,每一次转动都会积蓄新的势能,最终把沉重的前行变成轻盈的加速。
如今,小米已经锻造出属于自己的“增长飞轮”。
财务表现验证增长动能。目前最受市场关注的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突破200亿元,开始步入规模化增长快车道。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在当晚的业绩电话会上表示,经营亏损大幅收窄至3亿元,有望于下半年实现单季盈利。
生态协同释放乘数效应。通过“手机×汽车×AIoT”的全场景布局,多设备深度协同于无缝联动,用户一次登录,多端数据实时同步,体验无缝、粘性指数级上升。可以说,每一次的跨端联动,都在把“单点交易”升级为“终身关系”。
开放生态加速扩张。小米已全面开源Vela,生态闭环建立。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级IoT平台,截止去年底,小米IoT平台目前已有超过200个品类面向全行业开放,接入大金、海信、三菱电机、林内、方太、云鲸等知名品牌,合作伙伴已超过10000家,持续拓宽生态边界。
需要强调的是,小米的增长确定性,并非来自短期营销或资本运作,而来自对技术趋势的深刻洞察与十年如一日的战略坚持。
小米致力于成为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领者,坚持在核心技术赛道长期投入。二季度,小米研发投入达78亿元,同比大增41.2%,创历史新高,预计今年将投入300亿元,未来五年更是计划投入2000亿元。
大规模底层技术投入正驱动小米在AI、汽车等创新业务中取得实质性突破,硬核实力跨越式提升——
在AI大模型领域,今年5月,小米发布开源多模态大模型Xiaomi MiMo-VL-7B,在评估真实用户体验的内部大模型竞技场中,成为开源模型第一;7月共有12篇大模型相关论文先后入选ICCV、ACL等顶级学术会议;8月开源自研声音理解大模型MiDashengLM-7B,在22项公开评测中达到业界先进水平。
在汽车领域,本季度小米SU7 Ultra原型车再次征战纽北,以6分22秒091的成绩刷新小米此前创造的全球最快四门车圈速纪录,成功进入纽北圈速总榜全球第三。此前,小米SU7 Ultra量产车也在纽北刷圈,以7分04秒957的成绩成为纽北史上最速量产电动车。
事实上,小米源源不断孕育的新能量,不仅在产业端和消费端得以彰显,资本端同样敏锐捕捉。多家主流机构维持积极评级。其中,国金证券认为,小米“人车家全生态”产品与服务组成的三维壁垒,有望带领小米持续释放增长动能。
在AI重构世界的前夜,小米已手握“人车家全生态”这张王牌,正站在从优秀到伟大的临界点。
真正的飞轮,不在于转动速度,而在于持续加速的能力。这个正在自我强化的增长飞轮清晰预示:眼下及未来三到五年期,小米将成长为增长确定性最强的中国科技公司。
1、南方网评:台风天违规爬野山,喜提罚单真不冤,台风被山挡住
2、塔帅快问快答:约克雷斯点球队内最好 厄德高最专注 萨卡终结最好
3、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原党委副书记梁延国接受审查调查,工商银行梁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