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0 19:23 作者:窗台草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95期:俄罗斯思考未来,这就是中国张维为演讲最新视频
在今年6月,俄罗斯举行了两场重要的论坛,分别是“未来2050国际论坛”以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俄罗斯将这两个论坛视为请世界来观察俄罗斯、也是让俄罗斯与世界展开更多交流的窗口。我们也通过这两个窗口,一起走进俄罗斯。
在东方卫视8月5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军教授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
《这就是中国》第295期
今年6月,我先后赴俄罗斯参加了两个重要的论坛。一个是6月10日至11日在莫斯科举行的“未来2050国际论坛”,另一个是6月18日至21日举行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出席了“未来2050国际论坛”,并就“21世纪的多极世界”议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说,上世纪90年代,时任俄罗斯外长普里马科夫是最早提出“多极化世界”理念的智者之一。在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和“历史终结论”仍占主流的时候,他提出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国应联合起来,推动建设一个多极化世界。
但是,现在西方世界忧心忡忡,它们数百年来主导世界秩序的特权已走向终结,它们正在极力阻挠和破坏多极化的进程。
他还提到,西方对俄罗斯的态度早已改变。连普京总统在接受西方记者采访时都承认,我们当时太天真了,完全相信了西方的一些口号。他们当时说,欧洲安全不可分割,要实现从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整个欧亚板块的和平空间。但西方今天的态度早已改变。美国副国务卿纽兰曾亲自干预,美国在乌克兰花费了数十亿美元资助反俄的“颜色革命”,欧盟也参与其中。现在欧盟对我们来说,就像一个“深层国家”,它们要摧毁俄罗斯。
拉夫罗夫外长说,他自己看过二战结束时的纪录片,苏联红军与盟军会师时,大家都兴高采烈,但很快就进入了冷战时期。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传统的人本来完全可以共同分享喜怒哀乐,但西方很多人就是把我们想象得非常坏。他们甚至阻止其他国家领导人到俄罗斯参加战胜法西斯80周年的纪念活动。
今天的俄罗斯和2022年2月之前的俄罗斯已经不一样了。西方一些人认为,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最终会一切如旧,其实已经不可能了。今天,西方许多公司想返回俄罗斯,但突然发现,它们原来享有的领域早就被别人替代了。
同样,中俄两国都是文明型国家,具有深厚的文化(deep culture)和深厚的人民(deep people)。我还加了一句,中国现在还有DeepSeek,下边热烈鼓掌。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优势互补,使中亚地区从所谓的“地理诅咒”开始转向“地理福祉”。整体来看,包括中国、东盟、中亚国家、俄罗斯在内的欧亚板块呈现了整体性崛起。我相信,处于这个板块两端的许多欧洲国家,以及东亚的韩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最终也会被我们吸引过来。
在另一个名为“世界2050”的分论坛,我也做了一个主旨发言。我说,这个论坛的名字使我想起了苏联时期的规划传统。中国借鉴了苏联模式的有益部分,并根据中国国情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大胆创新。中国今天的规划不再是规定一个企业每年生产多少双鞋子,那是行不通的。我们实行的是国家战略方向的规划,比如确定是否要发展人工智能产业、重点突破人工智能产业的哪些细分领域、是否发展电动车产业、聚焦电动车哪条技术路线等。我们还鼓励国内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进行多元化探索和良性竞争,让市场机制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我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欧洲绿色转型协议》,欧洲曾对此大肆宣传,但迄今许多东西仍停留在纸面上,而中国则基本实现了绿色能源转型,这至少是连续四个五年规划的结果,也就是2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说,西方模式能够连续20多年推进一个规划吗?
之后,我也简单介绍了中国的2035规划和2050规划,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这次论坛上,我还遇到了一位特殊的嘉宾——南非企业家埃罗尔·马斯克,也就是埃隆·马斯克的父亲。论坛组委会安排我们俩坐在一起,我们交谈甚欢。埃罗尔对我说,他自己的家庭氛围是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大胆探索未知的未来。他说,这与本次论坛精神十分契合。他希望外界不要过多关注他儿子埃隆·马斯克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分歧,他说,一切都会过去的。
埃罗尔在论坛上也发表了一个演讲。他说,西方需要改变对俄罗斯的看法。俄罗斯从拿破仑和希特勒铁蹄下两次拯救过欧洲,却受到欧洲这么多国家的排挤,被当作敌人对待。他还提到,西方媒体一直在丑化俄罗斯。尽管这是他首次访问俄罗斯,但莫斯科的壮观美丽和人民的亲切友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时还有一位发言给我印象很深,她是已经在俄罗斯定居的奥地利前外长卡琳·克奈斯尔女士。她从文明角度谈到西方社会对俄罗斯的歧视。她说,这种歧视源于西方天主教、新教文明与俄罗斯东正教文明上千年的对立。她提到自己小时候在奥地利念中学,历史课本上有两点给她印象特别深刻:一是欧洲人必须感激美国,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拯救了欧洲;二是斯大林是比希特勒还要坏的人。但她说,大多数俄罗斯人认为斯大林是功大于过的领导人,尤其是他为世界赢得二战胜利和苏联实现工业化作出的贡献。
她说,早在俄乌冲突爆发前的2020年,她就选择离开奥地利。她还指出,俄罗斯知识界许多人迄今对欧洲还有太多的浪漫幻想。其实中国也有这种情况,好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年轻一代已经觉醒。
在参加论坛期间,我还接受了塔斯社、《今日俄罗斯》、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采访。他们聚焦的问题是“中美关税战”“台湾问题”和突发的“以伊冲突”。
关于“中美关税战”,我说它会继续下去,用中国话讲,就是“谈谈打打”“打打谈谈”。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美国迄今无法接受中国崛起,总想阻挠中国崛起;二是美国这个国家缺少自我反思的习惯,遇到失败不是反思自己的问题,而是甩锅他人。但我说我们早在2018年就预测美国将彻底输掉对华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因为美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早就超过了中国对美国的依赖。没有中国的产品,美国超市一半的货架将空空如也。
记者还问及美国对中国新能源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的问题。我说,中国今天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和产能方面都领先全球,无论是太阳能、风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还是电动车、锂电池、光伏产品都是如此。美国拒绝中国的产品和技术,就是拒绝最先进的生产力,最终受害最大的肯定是美国自己。世界可能会形成一个不包括美国的超大规模绿色经济带。
在问及中美贸易摩擦是否会触及台湾问题,我说,台湾问题与关税战无关。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统一的条件日益成熟。不管谁担任美国总统,中国都将按照自己的意志和节奏完成国家统一。我个人认为,美国不会军事干预中国统一,它今天已经没有这样的能力。我还补充了一句,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不久前公开承认,如果万一发生军事冲突,中国军队有能力在半小时之内摧毁美国所有的航空母舰。
让我们回到多极化世界的问题。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普京总统对此有一番生动的论述。他说,新的世界秩序正在自然而然地形成,如同日出一般无法回避。俄中两国并没有在构建新的世界秩序,而是在帮助塑造它的轮廓,在为这一进程铺平道路,使其更加平衡、更加文明、更加符合绝大多数国家的利益。
普京指出,考虑到世界发展的趋势,俄罗斯已经转向亚洲,这一选择具有客观性。当然,他说,俄中两国的关系不针对第三方。
好,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这些。谢谢大家!
1、开拖拉机的姑娘,执掌千亿商业帝国,开拖拉机的女人搞笑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