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5 15:03 作者:原汁化原食
刘强东别无选择,京东必须放手一搏,刘强东对京东有绝对控制权吗
刘强东重回一线,四面出击
俗话说,“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通过先发制人的进攻,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往往就能够打乱对手的计划、削弱对方的实力,从而保护自己、壮大自己。
这一点,显然被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玩明白了。
今年以来,京东主动出击,在多个领域展开布局:外卖、酒旅、家装、汽车、短剧、AI、机器人……
显然,51岁的刘强东依旧野心勃勃,带领着京东四面征战,不断扩大京东的事业版图。
今年2月,京东杀入外卖市场。作为创始人的刘强东亲自上阵,剑指多个行业痛点。他高举高打的操作,也让京东外卖名利双收,出尽风头。
图源:微博
而既然已经啃上了“外卖”这块高频流量低利润的硬骨头,那么作为本地生活市场“利润奶牛”的酒旅业务,京东自然不会放过。
618前夕,京东举行内部分享会,会上,刘强东亲口宣布:京东将进军酒旅行业,并为酒店、餐饮成立了新通路事业部。
果然,京东很快就正式发布公开信,邀请酒店商家参与“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并给出了最高三年0佣金的福利。
图源:京东黑板报
这个通知一发,无异于“广发英雄帖”,两天内入驻京东的酒店商家数量迅速超过5万。
除了外卖和酒旅,刘强东在分享会上提到过的“医美的供应链”也初露头角。
7月,京东入局线下医美,旗下首个线下医美自营诊所在北京亦庄开业,同时接入京东APP的医美频道,并在微信渠道开设了小程序。
近日,这家京东医美自营店还上线了美团APP,并推出了补贴活动。店铺名称为“京东自营美容皮肤科(亦庄店)”。
图源:美团APP
如果说,这几次布局还在许多行业人士的预测之中,那么京东还有一些动作,就显得比较出人意料了。
例如今年6月,京东旗下的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成功收购了四川生活家家居集团有限公司股权。这意味着京东正式完成了对国内头部家装企业的整合,在家居版图上又落下关键一子。
又如7月,京东大力进攻短剧行业,并拿出重金招兵买马。其中,为了吸引行业优秀人才,京东给短剧内容策略运营岗位开出了45k-70k、20薪的工资,算下来年薪高达140万。
此外,京东还在汽车领域深入布局。毕竟,智能汽车已经成为时下最喷涌的风口,就连雷军、李彦宏等互联网大佬,也纷纷扎进跨界造车的浪潮。
在这一背景下,早就对汽车行业青睐有加的刘强东,自然也免不了想分一杯羹。
今年5月,京东集团旗下子公司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已于近期提交了多个“Joyrobotaxi” 商标注册申请。这一动作被业界普遍解读为京东正式布局自动驾驶出租车赛道的信号。
图源:微博
7月初,京东物流还发布了首款自研L4级无人轻卡,进入无人驾驶汽车领域。
前不久,京东汽车与比亚迪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深化了京东在汽车后市场的布局。
图源:京东养车直通车
除了这些较为引人注目的动作外,京东还在今年上线了打车业务,在京东家政方面发布十万人招募计划……可以说真是“无孔不入、遍地开花”。
虽然说,真正的强者,常常奔赴在突破边界的路上。但这一通堪称“大规模扩张”的动作,难免还是令人侧目。
有人认为,是因为刘强东重回一线,稳定了军心,京东才会进入这种状态,这是京东重新焕发活力的表现。
但也有一些网友提出质疑,如“京东怎么什么都想做” “看到什么赚钱就想去掺和一脚,完全没有战略” “样样做,样样不精”等。
那么,为什么京东要在这么多领域都表现得如此活跃?这么做会不会面临什么风险?底气又在哪里?
事实上,京东这种大胆的扩张并非无的放矢,背后有其深刻的战略考量和商业逻辑。
刘强东正在下一盘大棋
在“618”前夕的分享会上,刘强东的话语始终不离“创新”这个话题。
他因此对过去五年的京东进行严厉的自我批评,形容那是“失落的五年,走下坡路的五年,没有创新、没有成长、没有进步的五年”。
当时刘强东还透露,这一年半的时间,京东集团大概还有6个创新项目。
他表示:“对餐饮的供应链、酒店的供应链,未来我们还有美容的供应链、医美的供应链、医院的供应链,还有你在马路边看到所有的捏头洗脚的各种业态的供应链,我们都会用新通路的方式给它们提供供应链服务。这跟我们整个京东集团只做供应链的一切职能一脉相承,这是我们的逻辑。”
可见,京东今年进行了很多新的布局,但其有着清晰的战略焦点,始终围绕供应链展开业务。
例如和美团的外卖竞争,刘强东就表示:背后同样是为了生鲜供应链,还称“前端卖饭菜永远不赚钱,我要靠供应链赚钱就可以了。”
图源:新浪科技
当时刘强东还透露,“再过一个月之后,今天在座的各位都能看到,我们外卖很快就会出来一个跟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
近日,京东旗下首家合营外卖门店“七鲜小厨”在北京开业,主打“外卖+自提”的无堂食模式。
据悉,京东将在3年内投入超百亿元资金,在全国范围建设超10000个“七鲜小厨”。
同时,京东还砸出10亿元现金,为1000道招牌菜寻找菜品合伙人。在整套模式中,由合伙人提供菜品配方,并参与合作研发。研发出的每道招牌菜立奖100万保底分成,菜品销量分成上不封顶。
图源:京东黑板报
菜品敲定后,则由“七鲜小厨”承担现炒制作及严格品控。据了解,“七鲜小厨”采用透明厨房和机器人炒菜技术,强调现炒现做、无预制菜。
图源:京东黑板报
京东认为,“七鲜小厨”可能是餐饮外卖市场15年来最大的供应链模式创新。
多年来,京东凭借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了高效的物流配送、精准的库存管理以及优质的商品供应,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也成为京东难以复制的生态壁垒。
目前,京东对供应链的加码也是不遗余力,无论是做餐饮、做酒旅、做医美,背后都是沿着把供应链做深的思路在布局。
可以说,京东的四面出击,本质就是通过拓展新业务场景,将京东多年积累的供应链优势向其他领域延伸,最终实现全产业链的无缝覆盖与协同共赢。
因此,哪怕这些动作或许会导致短期的亏损,但只要对京东的核心战略和整体生态有利,能够促进京东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有其意义。
互联网巨头们,正在 “二次创业”
值得注意的是,这放手一搏的架势,显然是在贯彻创始人刘强东的意志。在灵魂人物坐镇的情况下,平台也确实往往更能焕发激情与活力。
而这种情况,京东也并不是独一份。今年以来,我们看到不少企业都拿出了近乎“二次创业”的激情,而曾经放手大权、隐身幕后的一些互联网大佬,也正以各种形式重回战场。
有消息称,过去一年来,在阿里内部,“创业”已经成为一个高频词。
之前,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还现身阿里总部的复刻版“创业公寓”湖畔小屋,现场鼓励员工们要坚持创业精神、不断创新。
图源:微博
在阿里2025财年年报的致股东信中,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和CEO吴泳铭也强调,阿里要秉持“创业者的姿态”,还表示:“阿里的基因里没有守成,只有创造。”
可见,随着互联网行业进入下半场,竞争彻底白热化。同时,AI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推动着竞争维度持续升级,进一步加大了传统大厂的守擂难度。
因此,在增长焦虑下,巨头们只能拿出决心放手一搏,甚至不惜使出雷霆手段,背水一战。
种种动作背后,是企业们在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团队的战斗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调整,突破原有的生态壁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新的增长点。
而对消费者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适当有序的竞争是行业的活水。有摩擦才会有火花,巨头们的活跃,或许会带来更多值得期待的变化。
作者 |杨子
3、夜游激活山西文旅新引擎山西夜间旅游蓬勃兴起,打破“流量”难变“留量”瓶颈,夜游、夜食、夜购,消费场景不断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