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5 19:12 作者:私私私私私欲
校园霸凌、原生家庭,满分制作的新番唤醒了东亚小孩的内心恐惧,校园霸凌动画片治愈
作者 / 这猫
编辑 / Pel
排版 / Rinz
“我们原本被大雄那被秘密道具反复实现的、近乎永恒的欲望刺激了想象力,应该能做个好梦。但是,当焦点对准大雄真实人生的瞬间,梦就枯萎了。”
《章鱼噼的原罪》改自タイザン5在“少年Jump+”上连载的漫画,于6月28日午夜在Netflix、Amazon Prime Video、ABEMA等平台上线。
原作是关于“来到地球的外星人章鱼噼与从不微笑的女孩久世静香相遇,并用神奇的快乐小工具让静香重拾笑容”的故事,但表面的童真下隐藏着家庭暴力、校园欺凌等沉重话题,被称为“暗黑版哆啦A梦”。虽篇幅不长,却很受欢迎,总发行量超过145万册。
第一卷在发售后的第二天就售罄了
动画制作由TBS电视台负责,制片人須藤孝太郎在幕后访谈中提到,原作所具有的“煽动性”可能为它的传播带来危险。但TBS决定不删减或隐藏任何敏感场景,并调整长度以适应原作叙事节奏(不强行纳入12集框架)。同时放弃独家发行,转而登陆流媒体平台来向世界传递内容,一切都以达到作品的最佳状态为目标。
承接具体的制作工作的ENISHIYA也很给力,这是他们首次负责完整的动画剧集制作,倾注了很大的热情。执导过《石纪元》的飯野慎也担任监督,前京都动画员工長原圭太为作画把关,片头片尾曲分别由ano与Tele制作,間宮くるみ将为章鱼噼配音(也是哈姆太郎的声优)。
長原圭太修正的作画,很好地贴合了原作画风
在这样的决心下,动画几乎完美复现了漫画的内容,“藏住一切”的pv和轻快的主题歌《Happy Lucky Chappy》还原着章鱼噼的视角——带着天真的眼光走入沉重的生活日常。
单看画风似乎是夏日治愈番,而被pv吸引来的朋友直呼堪比诈骗
没有处心积虑的深仇大恨或变态杀人狂,只是一群懵懵懂懂的小学四年级学生,但命案就这样发生了。
在“风平浪静”的夏日下,我们将会看到无数“小伤害”是如何在紧密的人际关系中被嵌套、放大,最终导向无法挽回的恶果。
*下文包含剧透
01
作品解析
(1)童话的开头
来自快乐星球的外星人章鱼噼降临在地球,遇到了善良但闷闷不乐的女孩——久濑静香。章鱼噼决心要为她带来快乐,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开头。然而仅在第一话,静香就去世了。
原来,静香一直在家庭、学校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如果帮她解决这些烦恼,能避免这一切吗?章鱼噼使用快乐相机回溯时间,但仍然改变不了女孩死去的结局。
消失的爸,疲惫的妈,冷漠的同学,破碎的她
(2)“反派”消失,就万事大吉了吗?
直到一次冲突中,章鱼噼失手杀死真理奈(欺凌静香的同班同学),时间终于开始流动。
案发现场被同学东直树撞见,这个在打压式教育下长大,缺少认可和成就感的新角色,完全无法拒绝静香的请求,于是也加入故事主线。三人组达成一致,开始了“夏日作战”——一边藏尸,一边计划着前往东京寻找小狗Chappy。
仿佛“真理奈之死”让一切复原到“童话”中,诡异又温馨
欺凌者的离去,使静香第一次露出了轻松的笑容。然而,随着章鱼噼的扮演,视角转移到真理奈身上,她的死亡真的应被庆幸吗?
从这里开始,角色位置逐渐倒置,真理奈的遭遇逐渐被揭示,静香也从受害者走向加害者,被卷入案件的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鱼眼透视下,东似乎被目光包围
独自前往东京的静香见到了父亲,但父亲已经有了新的家庭。
动画中详细铺垫了东京之旅中的细节(漫画中只有简单几格),并以此代替片头。这是一处很巧妙的改动,伴随着旋律欢快的主题歌,章鱼噼眼中的静香是明亮且充满活力的。但当视角切换到父亲时,梦境坍塌了。
(3)暴力的传递
遭到拒绝的静香将绝望发泄在章鱼噼身上,章鱼噼也在此时恢复记忆,这不是它第一次来到地球。
这条暗线一直隐藏在章鱼噼的名字里——“んうえぃぬkf”,罗马音是“nueinukf”,向后推6个字母(对应故事从2022年到2016年的时间差),则为“takotaql”,其中“tako”意为章鱼,“ql”可能是“QuantumLeap”(时空怪客)的缩写。
用来装载真理奈尸体的回忆箱中曾有一朵很像春紫苑的花朵,章鱼噼在遇见静香时已经超过了春紫苑开放的季节,说明这朵花来自另一段行程。春紫苑的花语是“不会忘记你”,在最初的时间线上,章鱼噼的目标是拯救真理奈,穿越时空也是为此,但当章鱼噼想起这一切时,真理奈已被失手杀死。
加上这条的时间线,我们找到了暴力的源头:真理奈的父亲会将生活压力发泄到母亲身上,母亲在受气之后会殴打真理奈,而真理奈也以同样的方式殴打静香。
环环相扣的暴力延续实在太让人窒息了
(4)历尽千辛,勉强包上了饺子
暴力无法带来任何好的结果,好好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恍然大悟的的章鱼噼不再执着于“杀掉谁”,而是以最后的力量修好时空相机,将大家送回那个尚未发生悲剧的夏日。
静香与真理奈因对章鱼噼的共同兴趣而放下芥蒂,东也稍微走出来母亲和兄长的阴影,不再以草率的“爱情”来对抗焦虑。创伤仍在,但三个孩子终于开始走向自己在家庭之外的人生。
静香与真理奈成为朋友的情节使很多人费解,不过,タイザン5早已用多处相同的分镜暗示两人的处境是相通的。
新的篇章刚开启,故事就戛然而止,总感觉意犹未尽。
只有上下两卷,保持精彩和刺激,在恰当时间结束,迅速在sns上引起热议,这很像《蓦然回首》的路径。评论家成馬零一觉得,周刊连载是“看不到尽头的长跑”,但《章鱼噼的原罪》更像设定目标一口气冲刺。以吾峠呼世晴的《鬼灭之刃》(全23 卷)为首,近年来 Jump 漫画的连载周期比以前越来越短,就连人气作品也不再拖沓,商业漫画的制胜法宝似乎在悄然改变。
02
痛,但到底在痛什么
集英社的新人访谈中,タイザン5说起自己的创作起源:重松清、伊坂幸太郎和浅野一二〇都是对他影响很大的艺术家,最喜欢的作品是《晚安布布》,最喜欢的电影是《Trainspotting》。创作《章鱼噼的原罪》的灵感,是“想画‘哆啦A梦’和穿越时空的故事”。
能够掏出各式法宝的神奇生物,一个与成人隔离的儿童世界,相似的角色名字和场景,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氛围。
在《哆啦A梦》中,每个人都面对着来自家庭、人际的困扰:大雄总被胖虎欺负却无力反抗,小夫家境殷实却敏感胆怯,静香无力摆脱母亲的过度控制和沉重的课业安排,只是这些情节总是在单元剧的重复中被“一键归零”。
在《章鱼噼的原罪》中,现实生活的焦虑被提到了台前——当孩子们不得不担负起自己的人生时,会发生什么?
破碎的家庭、校园欺凌、朋辈压力,这些我们熟悉的“创伤全家桶”似乎也是タイザン5的“题材舒适圈”。2021年后,他作品中总能看到相似的生存危机。
▼出轨的父亲
《一之濑家的大罪》(实则并未出轨只是误解)
▼混乱的母亲
《想亲吻的男孩》
▼无法摆脱的校园欺凌
《一之濑家的大罪》(后来发现主角也有错在先)
▼贯穿终生的同辈压力
《英雄情结》(左)
《分开的二人》(右)
▼有辜的受害者
《一之濑家的大罪》
被母亲抛弃的健一实则是问题少年(事实上是离家出走,并非抛弃)
▼一念间的恶意
《一之濑家的大罪》(试图拐走丈夫在新家庭中的孩子)
尽管都是以青少年创伤为主题,不同于“混沌少年时”或“youth adults”,这些作品中没有战争、疾病、网络媒体、种族冲突、帮派斗争和毒品......这里社会结构稳定,没有什么新鲜事发生,伤害发展于缺少沟通带来的间隙。
03
失去想象力的世界
“即使能在天上飞,也什么都改变不了”
“啪嗒啪嗒翅膀”是章鱼噼送给静香的第一件道具,它具有和竹蜻蜓类似的功能——短暂地带人飞到天上,但静香直接无视了它。
在生活的重压下,主角们已失去了好奇心。
评论家宇野常宽在2022年的座谈会上说起对《章鱼噼的原罪》的感想:“作者只对‘人生’感兴趣。”
“真正构成《哆啦A梦》魅力的地方在于——即使前一话中发生了温情动人的故事,大雄似乎‘成长’了,下一话又会‘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被重置,继续作为那个懒惰软弱的少年哭着向哆啦A梦求助。正是这种循环,使幻想的冒险得以成立。
大雄‘从不成长’,正因如此,哆啦A梦才一次又一次地取出道具。我们原本被大雄那被秘密道具反复实现的、近乎永恒的欲望刺激了想象力,应该能做个好梦。但是,当焦点对准大雄真实人生的瞬间,梦就枯萎了。
如果是安妮·雪利(《红发少女安妮》)与章鱼噼相遇,会发生什么呢?大概会从改一个‘科黛莉娅’那样浪漫的名字开始。可是,静香和真理奈却只想把章鱼噼的力量用在‘改善人生’上,就像想象力已经枯竭的大人一样。
当人类直面现实的残酷时,确实会试图改善自己的人生,但也会尝试逃入想象力的世界,后者正是使世界变得丰富的原因。
《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真嗣的反复挣扎之所以能成立,是因为背后有‘少年被强行要求操纵秘密兵器’这种极端的异常事态作为支撑。但章鱼噼的到来并没有创造出这样更具冲击力的情境,不论是兄弟间的家庭纠纷,还是少女之间的姐妹情,都不依赖章鱼噼的介入来推动,它的存在对于剧情来说似乎是可有可无的。
当然,也有一些作品在极度专注个体人生的基础上,展开了极其精彩的想象力冒险。遗憾的是,《章鱼噼的原罪》并不是这样的作品。这部作品因为作者被‘人生’所束缚,最终呈现出来的就只是一种在别处也见过的情感样板戏,以及对流行趋势的生硬模仿。”(很残酷的评价了)
快乐相机充当了板砖;用来保存礼物的胶囊变成藏尸工具;变身板也被用来诱拐小孩
尽管宇野常宽对《章鱼噼的原罪》无感,却也无可否认这些将目光局限在“门前一亩三分地“的作品同样吸引人。作为“人生问题”的内在根源——童年早期的家庭环境,本身已成为可以逐级探索、改造的一方天地。
在タイザン5最喜欢的《晚安布布》中也能看到相似的构造,
父母的缺位是布布混乱的主要原因
我们对家庭失调的关注是从何开始的?
大约200年前,我们还在用颅骨形状解释人的性格、行为差异。20世纪后,环境影响和社会学习成为更先进的归因方式。家庭是成年前的主要生活场所,似乎是人格形成的首要影响因素。
1977 年,Katharina Rutschky提出“有毒的教育学”,用来批判压迫性的、暴力性的育儿方式。1989年,Susan Forward 写了一本讨论家庭创伤的书《原生家庭》(有毒的家长,Toxic Parents),主张有毒教养不仅仅是个别错误,而是以“系统性家庭规则和角色”形式存在,深刻影响儿童后续的情感与人格发展。再后来,这个概念被泛化,几乎所有的负面人际关系都可冠以“Toxic”之名。
左两本是《Toxic Parents》和原作者写的另一本自助书
右两本是以案例讲述不良教养的后果
时至今日,“Toxic Parents”已成了一种广泛的担忧(此前也不乏讨论),我们很容易在任何论坛上找到相关的主题帖,几乎每个人都曾检视自身,以防成为“Toxic Parents/Friends”,或被“Toxic Parents/Friends”所伤,タイザン5也意识到了这种舆论环境。
《一之濑家的大罪》中也复现了sns上对教养方式的讨论
在《章鱼噼的原罪》阶段和《一之濑家的大罪》的前中期,家庭伤害是一切的始作俑者。
静香父母的缺位致使她孤立无援,最终自杀;真理奈被母亲控制,不理智地仇恨着静香一家;东母亲的严苛导致了他委曲求全。孩童们被上一代的纠纷裹挟。在《一之濑家的大罪》中,这种对代际的追溯延续到了爷爷辈。
《一之濑家的大罪》父亲的挫败源于爷爷的忽视和偏心
然而,专注于对某类负面形象的批判,实际上是对社会调适功能的否定和不信任。
把问题锁在极为个人化的“原生家庭”中,似乎让人安心——不用再去质问为什么静香的父亲能逃离抚养义务、校园欺凌在众目睽睽下发生、单亲母亲总是陷入经济困境......外部的问题是复杂且陈旧的。
04
结语:不止于“宿命论”
溯源家庭区别于归咎自身,虽然最后都是把一切责任都放在个体身上(而不是社会),但归咎于家庭意味着自我的妥协——一切事出有因,我已经尽力了。
“作为一个可以被责怪的地方”,家庭恰恰在此发挥它的功能。在Melanie Klein的客体关系理论中,婴儿早期会将对世界的不安和敌意投射到照顾者身上(一般是母亲),而照顾者若能稳定地提供关爱,孩子才能逐渐整合“好”与“坏”的体验,形成更成熟的客体关系。
即使在成年之后,整个家庭系统也将构成一个“缓冲空间”,把家庭内部及外界(他者)的冲击隔离、分担和整合,帮助个体维护稳定的自我边界(Murray Bowen)。
在Bowen的理论中,家庭被视为一个复杂的情感系统,成员的变化从不孤立发生
“同住一个屋檐下,即使是陌生人,也会成为家人,而一旦成为家人,就无法避免纷扰。”
“翼君,你把‘家庭氛围’看得太重要了。”
没有天生的坏人,只要好好沟通,都能成为朋友/家人。这些在《章鱼噼的原罪》中笃定的答案,到了《一之濑家的大罪》中,又受到了质疑。
反转、循环、自相矛盾,似乎タイザン5也陷入了犹豫,“改善关系”的尽头究竟在哪里?《一之濑家的大罪》的故事变得冗长又复杂,最终草草收尾。作为《章鱼噼的原罪》之后的首部长篇,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结果。
但这个仓促的结局,也许就是タイザン5为原生家庭问题找到的最终答案:结束在亲密关系中的内耗,然后去探索更大的世界。
参考资料:
タコピーの原罪:アニメ化の舞台裏 テレビではなく配信の理由 須藤孝太郎プロデューサーに聞く
https://mantan-web.jp/article/20250626dog00m200094000c.html
【第86回】『タコピーの原罪』タイザン5先生インタビュー
https://rookie.shonenjump.com/info/entry/202203_blog
『タコピーの原罪』論ーー「人生」にしか興味のないことのつまらなさについて
https://note.com/wakusei2nduno/n/n18b2563bc83f
批評座談会〈タコピーの原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yh1qeNB3BE
作者・タイザン5が明かすタコピー誕生秘話。最終話は1日で350万閲覧、SNS時代の超ヒットは「まったくの想定外」
https://shueisha.online/articles/-/4441
『タコピーの原罪』はなぜヒットしたのか? 短くも完成度の高い作品が伝えたメッセージ
https://realsound.jp/book/2022/04/post-1008489.html
1、人性和心态的大较量:中国在抢占未来,美国陷入了焦虑与退缩|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