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南京照相馆》票房突破17亿,却引来了熟悉的阴阳怪气?这股“皇汉”言论用心险恶!

时间:2025-08-07 00:17 作者:蔡晋

《南京照相馆》票房突破17亿,却引来了熟悉的阴阳怪气?这股“皇汉”言论用心险恶!

2025年暑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伟大节点即将到来之前,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南京照相馆》,让我们回忆起1937年底那个充满了苦难的南京,在无数观众心里引发无限共鸣和追思。

果然不出意外,对岸的资通电军部队、日本的外务省,又在宣传平台上行动起来了。对电影的主创人员造谣污蔑,虚无化“南京大屠杀”这段民族的苦难史,攻击电影在搞“仇恨教育”,其行为已经超出了人类的底线。

但是这也给了我们一个警醒——舆论阵地如果我们不去占领,会有大量敌对势力试图占领。舆论斗争如果不天天讲,自然会有敌对势力来日拱一卒。在大国斗争决出胜负之前,这种舆论话语权的斗争,必然是长期的,全方位的,全层次的,全过程的混合式的斗争。

不过,在敌对势力集体攻击、污蔑《南京照相馆》,大搞历史虚无主义,泥沙俱下的洪流中,一股杂音引发了大伊万的关注——“皇汉”或者说“汉民族主义”这个群体又开始探头探脑地出来了。

“皇汉”群体我们多年前关注过,但拜登政府上台后,对我舆论认知战焦点转移,且国际斗争形势发生变化,“皇汉”群体有所式微。今年初特朗普政府再度上台后,“皇汉”群体又冒出来了,连续制造多个热点议题引发高度关注。

《南京照相馆》剧照

这次在《南京照相馆》电影中也不例外,用的话术也不稀奇,又将“日本侵华”和“满洲入主中原”强行捆绑,搞非此即彼的“绑架式攻击”——如果你反对日本侵华,那就必须反对满洲入主中原?如果你拍了日本侵华,却不拍满洲“侵华”,那么你这导演就是双标?这种舆论战的手法说真的,不算奇怪。

如何反驳皇汉群体

如何反驳皇汉群体又开始鼓噪的“日本侵华等同于满洲入主中原”呢?其实,咱们早在几年前的文章中,就已经说的非常明确,论述的非常清楚了。

古代中国的国家建构和近代民族国家建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中国由于在地缘上处于东亚大陆“一超无强”的格局,我们的国家建构是一套非常特殊的、不存在固定边境线、也不非常强调民族划分的“天下体系”:

从天子直辖、位于统治核心区域的“编户”;到定期向“天子”派遣使臣、缴纳贡品、参与礼仪活动、同时君王合法性必须得到“天子”背书的“内臣”;

到受中央王朝的影响相对较小,需要承担的义务也不明确,不定期地向“天子”入贡或请求和亲,部分参与中央王朝的礼仪活动,遥领“天子”赋予的象征性职务并名义上尊奉“天子”的“外藩”;

到距离“天子”路途遥远,受到中央王朝的影响更小,仅仅是不定期地向“天子”入贡以示尊奉,并笑纳“天子”恩赐的“朝贡”;

再到这三种古典类型国家之外、位于化外之地的“蛮夷”,完全是按亲疏远近排列。

因此,古代中国从广义上来说,其实是这样一种极为特殊,和现在我们认知的民族国家结构完全不同的“圈层式结构”。所有圈层内的古典国家和民族,广义上来说都是“中华”的范畴。

距离越近的古典国家和民族,“中华”的宣称也就越强。比如最典型的越南,人到现在还动辄自诩“小中华”,腰杆硬了的时候,还写过什么“南国山河南帝居”这种打油诗一样的作品。说到底,这就是古典中国圈层式国家体系带来的结果,古代帝国的内臣和外藩,到了现代民族国家,还是摆脱不了古代国家建构的痕迹,还以“小中华”自称。

所以,从古典中国国家建构,朝代更替的角度来说,满族的祖先是居住于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其历史可一直追溯到三千年前的肃慎人。早在周武王时代,肃慎人就曾对西周进贡,因此周王认为:“肃慎吾北土也”。(《左传昭公九年》)

挹娄、勿吉、靺鞨、女真,这些都是肃慎系民族在不同时期的名字。建立渤海国的粟末靺鞨、建立金国的女真人,都是一脉相承的同一个族群。即是说,满族的祖先是世世代代居住在中国东北大地上的土著民族。而到明初,女真又被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其中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的政权,清朝的前身。

女真各部与明帝国关系非常密切,不仅与帝国本部互市贸易频繁,更是参加帝国军队。如努尔哈赤甚至直接获得明廷授予的武职,随明军辽东总兵李成梁作战。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建州女真与随后形成的满洲和明帝国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属于内臣到外藩这一高度亲密的关系。

以古代中国国家体系的建构角度,明清战争,毫无疑问属于古代中国国家体系内部正常的朝代更替的内战。

日本和古代中国的关系

那么,和与明帝国关系亲密的建州女真相比,日本和古代中国的关系如何,在古代中国国家建构内处于何种圈层呢?

“汉委奴国王”金印

从有历史记载起,他们就一直生活在日本列岛上,和中原并无往来。一直到东汉时,才有当时日本“百余国”中的一个小国派来了使者,东汉光武帝给了其一个印绶,这就是后来引起很大争议的“汉委奴国王”金印。后来三国的时候,又有日本的邪马台国使者出使曹魏,魏明帝也给了其一个印绶(就是至今未见实物的“亲魏倭王”金印)。

有人认为,这两个金印可以证明日本古代也臣服于中国,可以算中国的一部分,其实这是非常站不住脚的。且不说这两个金印的时代里实际上还没有“日本”这个国家,也没有“大和”这个民族。就说这两个金印本身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为接受金印的日本政权首领并不需要汉魏皇帝的册封,最多只是说明了当时他们对大陆中原政权的仰慕而已。

隋炀帝时期,日本国第一次派出使者出使中国,国书上赫然写着“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俨然与中国平起平坐,引起隋炀帝不快。唐太宗时,日本第一次派出遣唐使出使唐朝,就与迎接他们的唐朝官员发生了关于礼仪问题的争执。唐朝对他们以前来进贡的臣属国之礼对待,日方却坚决不肯。

此后日本派出遣唐使,也始终是以外交使团而非称臣纳贡的藩属国名义,唐朝从未册封过日本君主,日本也从未向唐朝称臣。尽管日本如饥似渴地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但在唐朝面前始终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最多只是唐朝的一个“迷弟”而已。而唐亡以后,日本更是连遣唐使那样的的外交使团也不再对中国派出了,两国官方交流基本断绝。

由上面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自有“日本”这个国家以来,它就一直是独立与中国的外国,连中国的藩属也算不上。自古以来一直是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外国民族,同中国历史交集很少,基本不属于传统中华体系的范畴之内。

而到了清帝国末期,从古代国家到现代民族国家过渡的过程中,日本更是率先形成了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了近代民族共同体意识,拥有了自己的固定国境线。此时的日本相对于中国,已经到了我们现在认知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了,故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自然也就不再是古代中国王朝更替战争的范畴,而是现代民族国家之间侵略和反侵略战争了。

《南京照相馆》剧照

事实上,由于近代中国在政治学、历史学研究和相应建构上的落后,我们还没研究明白日本和清帝国之间的关系,人日本已经开始逆练了——如1921年京都大学教授矢野仁一发表的《中国无国境论》中,矢野明确指出,“中国没有国境”、“西藏、蒙古、满洲是假国境,不成为中国的领土”。

1933年在伪“满洲国”建立一周年之际,矢野仁一出版《“满洲国”历史》,明确指出,“满洲自古以来就不是中国领土”,“清朝不是中国的王朝帝国,而是以满洲为核心的、满洲人的帝国”。

各种伪满洲国的宣传单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白鸟库吉也出版《从历史上看满洲国》,指出“中国人对于满洲,就如西域、蒙古一样,将其视为塞外或者关外,漠然将其视为中华世界以外的土地”。松冈洋右也提出,中国涉及到满蒙地区的主权“完全不被认可”,因此满蒙历史上本来就不是中国领土。

所以你看,我们还没研究明白古代中国国家建构了,人日本已经开始拿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来生搬硬套古代国家建构,然后给你推出一个“满蒙非中国论”然后开始为侵华战争服务了。

《南京照相馆》剧照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更可以看出皇汉们现在操弄的“满蒙非中国”论,把日本侵华和满洲入主中原相提并论有多荒唐了——这不正中人日本帝国主义的下怀吗?!

Top

1、伪史论者最怕的镇妖石----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

2、社保新政9月1日全面落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迈出关键一步,关于社保2020年9月1日以后的新政策

3、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今晚开播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BDH/detail/wfrihy.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蔡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