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涨价,也没让李宁缓口气,李宁羽毛球线涨价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王言
在361度、特步等国产体育品牌业绩纷纷报喜时,李宁的脚步却慢了下来。
8月21日,李宁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上半年,李宁实现收入148.17亿元,同比增长3.3%;净利润17.37亿元,同比下降11%;毛利率下降0.4个百分点至50.0%。
截图来源于李宁财报
此前在营收规模上,李宁已被安踏集团大幅拉开差距——2024 年安踏集团营收突破700亿元,而李宁同期营收不足300亿元。如今李宁增速进一步放缓,这使得其在市场份额争夺中面临更大压力。
而近年来,虽然一直坚持单品牌战略布局以实现内生式增长,但李宁也在做出调整,一方面,其不断加码羽毛球、户外、跑步等产品,拓宽业务品类,另一方面,李宁家族则通过投资策略,尝试并购一些海外品牌。无论如何,李宁需要做出改变。
01
渠道结构影响盈利能力
李宁的增长放缓,与其渠道停滞的态势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在财报中,李宁表示,零售渠道表现承压,直营店铺布局调整和消费场景转移,收入同比下降3.4%。
截至2025年6月30日,李宁销售点(包含李宁品牌及李宁YOUNG)数量为7534家,较2024年末净减少51家。其中,与去年末相比,特许经销商数量由4820家净增长一家至4821家;李宁YOUNG销售点数量共计1435家,较去年末净减少33家;直接经营零售点也从去年末的1297家净减少19家至1278家。
截图来源于李宁财报
8月22日,2025年中期财报会上,李宁CEO钱炜表示,能感受到线下客流减少带来的压力,体育运动品牌的内卷会越来越激烈。下半年,集团已做好面临更大挑战的准备,相信消费者对于体育运动的爱好不会减弱。
相比阿迪达斯、安踏、昂跑on等品牌,李宁的渠道结构相对传统。
近年来,前述体育品牌都在发力DTC(Direct to Consumer直接触达消费者模式)改革,以解决了渠道库存等问题,同时稳住了产品价格,推动了品牌的高端化,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当然,直营化比例的增长,自然也会带来物业、人力、管理等成本增长的压力。
相比之下,依靠经销商渠道这一相对传统的模式,优势在于品牌方可以将库存、房租、人力成本等压力转移给经销商这个蓄水池,但另一方面,其经营利润也要为经销商分流,盈利能力提升有限。
截图来源于李宁财报
财报数据也反映出李宁渠道存在的问题。2025年上半年,李宁毛利率为50%,去年同期为50.4%;经营利润率由16.7%同比下滑至16.5%;净利润率下滑幅度最大,从13.6%降至11.7%。
而李宁也在有意地调整渠道结构。在业绩会上,钱炜表示,线下客流的同比减少,这带来了一些生意流水上的压力和挑战。但他也指出,李宁目前没有库存的压力,公司已建立了动态库存管控的体系,未来仍会以50%的毛利率为核心目标,并不断进行线下渠道的结构性优化。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李宁开始选择放低身价,加大折扣力度,这一也定程度上影响力公司的盈利能力。
根据业绩推介材料,上半年李宁线下折扣加深小于1个百分点,平均件单价下降低单位数,电商业务零售折扣则加深约1个百分点。
钱炜还透露,目前,李宁已完成了超级奥莱和奥莱大店的初步建设。
近年来,国内不少奥莱项目积极引入运动品牌门店,以提升商圈吸引力。耐克、阿迪达斯等头部运动品牌已是标配。李宁等国货运动品牌加速涌入奥莱业态,也是在当前消费分级的情况下,寻求覆盖更多元的消费需求,同时消化库存的举措。
但需要指出的是,频繁且大幅度的折扣促销是奥特莱斯的特点,与李宁品牌高端化战略相悖。此外,如果在产品品类上无法与其他渠道形成明显区分,奥莱模式也可能造成价格冲突,扰乱品牌价格体系。
对于全年业绩指引,李宁预计全年收入将保持持平,公司通过优化库存与渠道效率抵消短期消费环境的影响;预计全年净利润率维持在高单位数水平,但下半年费用压力可能进一步影响利润表现。
02
羽毛球成亮点
此次李宁财报的一大亮点,是羽毛球所属的器材及配件类产品。
截图来源于李宁财报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李宁鞋类产品上半年同比增长4.9%,服装产品下滑3.4%,器材及配件类产品则增长23.7%。
目前,李宁器材及配件类产品包括羽毛球、网球、乒乓球和匹克球等产品。而这些品类正好切中了当前中国消费者的运动风口,在全民健身热潮下,这些运动项目热度飙升,成为大众日常健身与社交新宠。
其中,羽毛球业务是李宁发力的重点。在财报中,李宁表示,集团持续优化羽毛球拍进攻、控制、速度三大系列的产品线,上半年新推出“雷霆80 Light”“雷霆90NEW”,以及延续款“雷霆80”“战戟8000”等专业产品,品牌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营销方面,李宁羽毛球以“好产品,李宁造,中国造”作为品类传播主题,以专业性为核心,围绕赞助资源、国际重点赛事、品牌活动等宣传及产品上市推广,并整合媒体平台。
在业绩会上,李宁执行董事及联席行政总裁钱炜表示,目前李宁球拍和拍线销量保持高增长,专业级高端球拍月销量达到10万支。
据了解,目前羽毛球业务占李宁整体收入的7%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来,由于鸭鹅养殖数量减少,可用于制作球翎的刀翎稀缺,羽毛球曾经历多轮涨价。甚至有消费者因为羽毛球价格不断上涨,将矛头直指李宁、尤尼克斯、亚狮龙等体育品牌。
截图来源于小红书
而在羽毛球热度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今年来,李宁与国际羽毛球龙头尤尼克斯展开抢人大战。据媒体报道,李宁为世界第一女单选手安洗莹提供了每年高达35亿韩元的天价合约,同时为徐承宰、金元浩等提供丰厚待遇,这推动尤尼克斯为了成功签下这些选手,最终不断加码合约数额。
如果按照7%的收入占比计算,上半年李宁羽毛球业务的营收大约为10.37亿元。
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12个月2025财年,尤尼克斯净销售额同比增长18.8%至138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0亿元),创历史新高;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2.1%至14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亿元)。
此外,尤尼克斯有接近50%的海外销售来自于亚洲市场,这其中,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市场占据了重要份额。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不论是在产品,还是营销代言上,李宁和尤尼克斯的竞争将变得更为激烈。
03
单品牌下的多品类策略
在过去几年凭借“国潮“出圈后,李宁业绩持续增长。但当消费热情退却后,其增长后劲不足。如何脱离营销表象,回归并运动本质,是李宁需要思考的问题。
目前,虽然李宁坚持单品牌策略,但李宁正在持续扩张产品品类,并直接对准当下最热门的运动品类。
这其中,跑步产品一直是李宁的强项。近年来,国内跑步运动热度持续攀升,带动相关鞋类品牌普遍迎来增长。而今年上半年,李宁跑步品类的零售流水同比增长15%。
李宁线下门店的部分跑鞋展列
业绩会上,李宁集团执行主席兼联席行政总裁李宁表示,上半年全渠道李宁专业跑鞋销量突破1400万双,其中以“超轻”“赤兔”“飞电”三大系列为核心的跑鞋矩阵展现出强劲的产品竞争力,三大核心系列跑鞋上半年总销量突破526万双。
而作为李宁很长一段时间的优势类目,李宁的篮球产品表现依然低迷。今年上半年,篮球产品零售流水同比下滑了20%,仍处在调整期。
在此之外,李宁还瞄准了一些高增长潜力市场,比如突破女子运动、户外装备及青少年体育用品三大新兴赛道。
在安踏系几乎主导了中国户外品牌市场的话语权的情况下,不论是李宁集团还是李宁家族,都在尝试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赛道。
2024年6月,李宁家族通过非凡领越等公司的投资,引入了瑞典户外品牌Haglöfs火柴棍。此外,李宁集团也在推出相应的产品,比如针对越野跑步人群的细分赛道推出了“川山甲”越野跑冲锋衣等。
而在女子运动和青少年领域,李宁也在通过推出新品李和布局Young品牌实现进一步渗透。
整体来看,跑步品类的稳健表现,以及羽毛球等器材及配件类产品的快速增长,标志着李宁在产品多元化布局上已初见成效。但与此同时,如何推动篮球业务实现复苏,并让户外、女子运动及青少年领域在红海市场中突破重围,始终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2、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赴雪域高原 描绘新时代西藏发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