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我已经“勿忘国耻”了,但“勿忘”之后我还能做什么?|1959
其实,“勿忘国耻”是半句话,更代表我们中国人“不敢”说出后半句——我为什么不能说呢?
我也是跟着网上的热议,可以说“被迫”——不得不一回到北京就去看了那部《南京照相馆》——说实话,其实我内心并不太想看这部电影,准确地说是不太想看这个题材的电影了,这有可能是当年陆川拍的《南京!南京!》造成了隐隐的心灵创伤,真有可能是心灵创伤,那部电影差点儿当时就把我看吐了,当年在南京,中国人被屠杀了30万,鲜血染红了长江,然后中国人拍的电影里的主人公之一居然是一个有良知的日本士兵,电影试图由这个人带着我们这些几十年后的中国观众们一边看着前辈们的惨死,一边还要自己去“反思”,去为某一个侵略者的命运去感伤,这就用所谓的反思压抑仇恨,这就是心理病态。
其实,新中国以来的抗战影视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经典之作,所谓的经典之作,一定是要振奋人心,一定是要给人以力量,而且毋庸置疑这样的作品还是以毛泽东时代居多。而在毛泽东时代之后,也出过像《血战台儿庄》这样的好作品,但是到了姜文的《鬼子来了》和陆川的《南京!南京!》,看了之后却让人无心再想多看抗战题材电影了,因为每看一次都是对心灵的煎熬,尤其是这部《南京!南京!》。
《南京!南京!》
《南京!南京!》是想告诉你“侵华日军里有好人”——至少客观上它做到了这一点
因为我发现,我们中国的电影在南京大屠杀这件事发生了几十年后,仍然以极为侏儒的眼光描述着当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受侵略迫害的故事——而之所以如此,是这种电影拍出来并不是想告诉你,我们后人要淋漓尽致地记住仇恨,要热血贲张地誓言去报仇,而是夹塞了许多的忍让和麻木,夹塞了许多的反思和包容,这实际上是对人性的进一步伤害。
难道这种人性上的心灵上的受伤害不应该由日本人来承担吗?为什么几十年后仍然还由中国人承担呢?问题正在于此。
其实,在看了这部《南京照相馆》后,我认为这部片子也并没有达到何等的高度和深刻,甚至还相距甚远,电影只是如实地描述了那场浩劫,只是让我们能挺起腰杆来大大方方地说,我们要记住国仇家恨,难道不应该吗?但记住国仇家恨之后要干什么?其实电影仍然没有给出答案,因为在当下的中国电影里,也没办法给出答案,你知道的。
但是,这部电影能做到这些已然不错了,能做到这些,它在中国电影里现在已经算是相当另类了。
其实一部电影,或者所有的中国电影都改变不了的一件事是,我们中国人对南京大屠杀,和在抗战中中国人遭遇到的所有屠杀,难以得到符合人性需求的补偿和呼应,这并不在于电影,而在于现实里中国对待日本这个国家的某些策略,是现实里的一些扭曲一直沉重地折磨着中国人,这些扭曲必须给它们扳正过来。
比如,南京大屠杀的最大刽子手是谁?还用问吗?其实就是日本天皇和日本皇族,如朝香宫鸠彦亲王,他当时正是日本军队攻占南京的临时总指挥官,在《南京照相馆》里这个人物也没有出现,但是,他们原本在东京审判时就该被吊死或者被斩首,但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最终却逃过了历史惩罚。
与此相反,希特勒和他的政府,还有军队,墨索里尼和他的政府,还有军队,都完全被推翻了,这实质上已经大半治愈了欧洲和苏联,以及俄罗斯人民所受到的二战创伤。
日本国的这个罪恶国家体制不倒,当年的刽子手和他的继承人只要在位子上一天,中国人内心的创伤就永远不会痊愈的,这甚至是大部分中国人都已经迷失了的历史记忆。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现实层面,在二战之后经济上重新崛起的日本,其实是当年侵华的日本鬼子的衣钵继承者,当他们还虚弱时或可以对中国示弱,或可以表现出诚意,表现出睦好,但当他们强大时,则根本就不会示弱和睦好了,明白吗?因为他们本来就是罪恶的后代,越是罪恶的后代就越怕被指认他们的长辈有罪。
参加侵华战争中的小津安二郎早就应该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但中国电影人也在纪念小津安二郎诞辰——如此中国电影人又能拍出怎样的电影呢?
二战之后当过日本首相的人,大部分人,他们不是二战时期的日本军人,就是那些曾经侵略过中国的日本鬼子的后人,大家可以查一查,刚刚我还听说,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这是一个在中国拥有大量支持者的日本导演,其实他年轻时代就是一个侵华的鬼子头,是杀过许多中国人的,手上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
再比如,中日两国政府之间关于靖国神社上的矛盾冲突已经持续几十年,对中国来说,如鲠在喉啊,思来想去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这并不完全在于日本人,而部分地在于中国人自己——在靖国神社里被祭祀的那些个日本侵华战犯,是不是在某些由中国人主导的场合,可以成为一排排一列列跪在中国人脚下的犯罪分子呢?
比如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现在只有一份数十万的受害者名单,却缺少更全面的刽子手档案,其实,现在这件事仍然来得及做,我建议中国政府能制作出一份当年侵华的全部日本刽子手及其后人的大档案,而且要持续通过各种方式向日本追责,我在这里再说一遍,这不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心眼狭小,而是因为现在的日本国和日本政府,就是当年的日本国和日本政府。
德国和意大利的情况是,杀人犯虽然杀人了,但他已经被判处了死刑,被处死了,而日本的情况不同,杀人犯虽然杀人了,虽然被判了刑,但没有偿命,关了一些年头假装赎罪,竟然给放出来了,所以他们现在才不断地想抹平过去的罪恶历史记录,这个比喻大家好好想想。
南京大屠杀头号战犯,朝香宫鸠彦亲王
日本战犯天皇,裕仁
所以,说到底,要想让现在中国人的这份心灵创伤受到补偿,我觉得必须有一个通盘计划,就是要重新启动对日本侵华战争罪行的种种追责——我们也不要管你日本还侵略其他国家,还犯了什么罪,就追究他们在侵华战争14年里的罪责,而且不惜打破和推翻中日间现在既有的外交和经贸关系,从而重新对日本建立起另一种国家关系,其基础就是,日本必须对中国实施足够的赔偿和赎罪。
比如,从此之后,“日本天皇”这几个字将在中国民间和官方的叙述中消失,代之以“日本战犯天皇”。
我们中国人如果不能在现实层面彻底把日本这个国家历史上那些罪恶的人和力量打到十八层地狱里去,我们拍出像《南京照相馆》这样的片子,也永远会给自己的心灵创伤增添新伤口,所以,我很欣赏著名导演冯小宁先生在看过这部片子只后的4个字简评:血海深仇。
而面对此等血海深仇,任何华丽和矫情都是再一次的伤害,最终还是要实现复仇。
我们中国人的心灵真是太好了,所以,我认为中国在过去处理对日本关系上有一处失误,就是没有把追讨“日本战犯天皇”及“日本战犯皇族”的罪恶作为中日正常关系的前提,而事实已经证明,这样的历史痛苦根本就无法逾越,而且时间越长反倒越痛苦,反倒带来现实中的种种困境。
我认为,中国现在至少应该对日本的“战犯天皇制度”和“日本战犯皇族”实施法律上的追责,我们不去占领你的领土了,但法律上还是要追责,就是要在全世界人面前让日本人出大丑,要让全世界人都知道现在的日本仍然是一个魔鬼的制度和魔鬼家族在统治,在作为国家象征——尤其是要让每一个普通的日本人民知道他们的老天皇是战犯,是魔鬼,新天皇就是战犯和魔鬼的后代。
三国版占领东京:是时候让你尝尝历史的旧味道了
最后,我给大家介绍一部由AI技术制作的短片“三国版灭日”,这才代表了中国人对日本的真正心声,某年某月某日,中国终于派出了诸葛亮和关羽、张飞,率领大军直捣东京,直捣靖国神社——用短片里的话说:我们必须铲除这座神社!
其实呢,这只是为另一部抗战题材的电影《731》制作的AI宣传片,短短几十秒,大家自己去体会一下,这短短几十秒是不是更能代表中国人的心声呢?
但是,我还想问,这样的片子用AI制作也就制作了,真正想拍成一部科幻战争电影,中国电影人能创作出来吗?中国的电影审查机构能放行吗?
日本国,这个以“战犯天皇”为国家象征的国家体,在曾经的14年里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在人类历史中都是极其罕见的,但犯下这样罪行的国家体居然几十年后仍然可以与中国平起平坐,仍然可以与中国和平共处,这是有问题的,是有大问题的。未来的日本,或者干脆推翻“战犯天皇制度”,挺起腰杆重新“做国”,或者就此变成一个见到中国人就矮三分,事事都要请求中国,事事都要绕着中国走的那么一个国家,那才是最正常最正确的。
1、中国应该敢于对外否定西方政治体制,如何看待中国的对外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