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考验海信家电高玉玲的时刻到了,海信 高玉玲

时间:2025-08-05 02:12 作者:廿晓姜

考验海信家电高玉玲的时刻到了,海信 高玉玲

作者丨丁茜

出品丨牛刀商业评论

现年44岁的高玉玲执掌海信家电董事长终于交出了第一份半年报答卷。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为493亿元,同比微增1.44%;净利润达20.77亿元,同比增长3.01%。

(图源:财报)

虽然看似海信家电的业绩发展平稳,无论营收还是净利润都保持增长状态,但其实背后却暗藏着增速放缓的隐患。

作为家电行业巨头,海信家电的一举一动都备受业内外关注。海信家电还官宣了一系列人事变动。

公司董事、总裁胡剑涌因个人原因辞去全部职务,董事朱聃也宣布辞职。与此同时,海信家电董事长高玉玲将兼任总裁一职,方雪玉、殷必彤补选为新任董事。

从新任董事的公开履历上看,空调与海外两项业务或将成为海信家电未来的发力点。

不可否认,财务出身的高玉玲,显然更擅长“买买买”,但面对海信家电存在的业绩困境,改善却并不明显,考验她的时刻到了。

“买买买”成海信的舒适区

天眼查APP显示,在高玉玲上任董事长之前,海信家电在2023年和2024年财年营收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0%以上,净利润的增长幅度更夸张,其中2023年达到了56.11%。

比起主营业务,海信家电最近在理财方面的举动显然更惹人注目。

6月30日,海信家电披露的公告显示,其及附属子公司空调公司共同认购了西部信托的理财产品,涉及的金额分别为5.87亿元、3亿元、3亿元、2.7亿元和4.13亿元,共计花了18.7亿元。

根据其与西部信托签订理财协议披露的信息,此次所认购的产品是西部信托“永宁1号”债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属于固定收益类,而且风险评级为中低,表明海信家电在投资方面谨慎的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这其实已经不是海信家电首次涉足信托理财。

在此之前,海信家电就已经多次进行购买不同信托公司的理财产品,累计规模已超过百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在2024年9月10日至2025年6月26日期间,公司及附属子公司已认购重庆信托3款集合信托产品,认购金额为17.48亿元;而在2025年2月27日至3月18日期间,海信家电还花费26.10亿元,认购金谷信托的“信远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从2023年到2025年4月期间,海信家电认购了中粮信托的产品,认购金额分别为19亿元、16亿元和18.95亿元。

可以看出,海信家电在理财投资方面,出手越来越大方,处于逐年攀升的状态。

2023年时,海信家电认购信托规模为68亿元,到2024年时认购规模已经提升到了111元。而今年,海信家电的理财布局明显更积极,才不过半年时间,公告发布的认购规模就已经突破了124亿元。

海信如此积极认购,显然与其新掌门人高玉玲密不可分。

公开资料显示,出生于1981年的高玉玲,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管理学硕士,曾经担任过海信视像财务副总监、集团副总会计师,属于根正苗红的财务出身。

此前,高玉玲还牵头主导海信集团多项海外并购业务,推动海信家电海外营收占比突破40%。

而在去年接替代慧忠,成为海信家电董事长后,高玉玲就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收购并购,成本管理上精打细算。

现如今,尽管低利率环境拉低了银行理财收益,且权益类资产波动加剧,上市公司仍将信托理财视为资产配置的重要选项。

这看似偏离主业,实则是通过金融手段为主业增效——其创造的每1元收益,等同于增加3台冰箱销售的利润。

显然,高玉玲正靠着自己在资本运作和并购、收购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努力为海信家电筹谋更多的底气和信心。

表现不如人意的业绩

但事实上,虽然海信家电理财表现不错,但其主营业务业绩表现却很不尽如人意。

与2023年和2024年同期相比,当时海信家电还分别保持着营收12.10%和13.27%的稳健增长以及净利润141.45%和34.61%的亮眼增长。

但如今,海信家电不但其营收增速降至自2020年以来的中报历史最低水平,而且利润增速也滑落至近三年中报的谷底。

可以看出,海信家电的财报数据直观反映了公司正面临的业绩困境。

在前几年时间里,海信家电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都保持在双位数以上,但如今却回落至个位数增长,业绩增速放缓非常明显。

在此背景下,资本市场也传递出审慎态度。

美银证券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海信家电在第二季度的营收未能达到市场此前的预测值,基于这一判断,美银证券决定将其投资评级从“买入”调整为更为中性的“中性”,同时,也将目标股价从原先的30.4港元下调至24.9港元。

海信家电除了要面临经营压力,其还存在盈利能力下滑、短期债务承压等危机。

从盈利能力方面看,公司的毛利率也略有下降。

2025年上半年,海信家电的毛利率为22.66%,相较于上一年同期,降低了0.01个百分点。

再把时间线拉长到2024年全年来看,其毛利率为20.78%,同比下降幅度达到了1.3个百分点。

此外,海信家电的销售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也都明显低于行业中位值。

在2024年时,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0.78%、5.53%,但行业销售毛利率与净利率中位值分别为23.03%、6.45%。

(图源:财报)

从侧面反映出,海信家电在实施的营销策略更多是通过价格换取数量。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海信家电的总负债为 552.98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3.91%,远高于家用电器行业45.88%的中位值。

其中流动负债高达528.44亿元,而账面货币资金仅51.57亿元,现金对短期负债的覆盖率仅为9.76%。

流动负债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从近5年的中报数据来看,二者双双呈现出持续上涨的明显趋势。

(图源:财报)

不可否认,海信家电在短期内偿债压力不容忽视。

积极战略转型才是王道

归根结底,海信家电的症结不在于财务问题,而在其经营战略问题。

作为一家老牌家电巨头,海信家电一度非常辉煌。

但在战略转型方面,海信家电却存在行动迟缓、落后于行业的问题。

当下,伴随居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正发生深刻转变 ,大众不再满足于产品的基础功能,而是更加强调个性化体验、品质质感以及对自身真实需求的精准适配。

在这样的市场趋势下,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个性化诉求日益凸显。

这就要求家电品牌必须跳出传统的产品思维,转而深耕不同消费群体的细分需求,通过技术研发、功能迭代等产业创新举措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实现突围。

但无论产品端还是消费者端,大众层面对海信家电的认知层面却仍停留在老旧品牌的印象中。

主要原因在于海信家电的资源投放重心聚焦于高端市场,但实际上低端产品线的升级进程相对迟缓,市场对这些新技术的认知还存在明显滞后,这使得海信家电的技术优势难以有效转化为产品定价权。

例如高端旗舰璀璨C3Pro系列便创新搭载AI空气管家功能,实现 “一机替代六机” 的全能体验,但核心技术 “星海大模型” 的覆盖范围仍局限于高端机型,中低端机型没能用上。

而在营销层面,海信家电也很守旧,其营销模式多停留在传统投入层面,典型如世界杯期间的大规模更多是 “砸钱换曝光” 的粗放玩法;即便启用林更新担任品牌代言人的广告投放,也未能形成类似的破圈效应,未能有效触达核心消费群体的心智。

反观海信视像,比海信家电更懂得赢得年轻人的心。

海信视像的核心策略始终围绕抢占年轻消费群体的心智展开:那句 “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的广告语,既彰显了技术底气,又凭借鲜明记忆点深化认知,直接推动其在 Z 世代群体中的偏好度达到 46.4%,稳居行业首位。

海信家电在高玉玲的带领下,更精于财务管控,堪称家电行业的“现金牛”。

然而,在存量市场中激活增量空间,海信家电自身还要面对当下经营困境。

毕竟,作为一家家电巨头,在追求效率的“守财”的同时,业务才是立足市场的基本。

Top

1、日本男人,越来越矮了?,日本男性为什么矮

2、北京全市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北京防汛预案

3、我家本地的最大寺院,不收门票,上香免费领取,我感觉这才是比较正规的寺院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BOT/detail/ffsofo.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廿晓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