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帮助尼泊尔改善空气质量,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新希望”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尼泊尔电动汽车市场近年来爆发式增长,2023至2024财年进口的电动汽车中76%来自中国。中国车企还投资电动公交车和充电站建设,解决了此前制约普及的基础设施瓶颈,深化了在南亚的影响力。
由于尼泊尔是一个面积较小的山地国家,公共汽车、摩托车、卡车和出租车等车辆排放的尾气一直困扰着当地民众,加剧了该国面临的空气污染问题。但如今,尼泊尔正积极推动转型,过去一年里电动汽车占到尼泊尔所有乘用车销量的76%,占到轻型商用车销量的一半。
尼泊尔海关总署署长马赫什·巴特拉伊(Mahesh Bhattarai)表示:“对我们来说,使用电动汽车是一种比较优势。这对我们有好处。在全球市场上,中国电动汽车正在扩张,尼泊尔也在经历同样的情况。”
2015年尼泊尔和印度围绕边境问题发生争执后,印度收紧了边境管控,尼泊尔的石油进口锐减。为了解决能源问题,尼泊尔政府此后大力投资水电和电网基础设施,逐步为民众提供廉价、无污染的电力。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力潜力,尼泊尔需要将其应用于交通运输。
但在经济并不发达的尼泊尔,电动汽车价格仍过于昂贵,难以普及。因此,尼泊尔政府动用了一系列政策工具,为电动汽车提供激励措施,例如在2021年将电动车的关税和消费税的总税率定为40%,燃油车总税率则高达180%。
尼泊尔电力局在首都加德满都及全国高速公路沿线建设了62个充电站,尼泊尔政府还允许任何人建设充电设施,把对进口充电设备征收的关税降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水平。同时,尼泊尔政府将充电设施的电价设定在低于市场价的水平,这使得在尼泊尔给一辆燃油车加油的成本达到了给电动车充电成本的15倍。
什雷斯塔说,当时许多人都在推动化石燃料,但没有多少人提倡电动汽车。不过,在比亚迪推出续航能力更强且能够适应尼泊尔崎岖道路的车型后,什雷斯塔的公司开始腾飞,现在她拥有18家经销店,预计2025年可以售出4000辆汽车。
尼泊尔的一些印度汽车经销商也坦言,他们难以与中国制造商生产的物美价廉的电动汽车竞争。
尼泊尔在引进电动汽车方面的努力,与美国和欧洲的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美国和欧盟正试图打压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对于那些寻求在避免严重污染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尼泊尔的经验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国际能源署估计,到2050年,全球将增加10亿辆汽车,其中绝大多数都将位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这些国家采用多少电动汽车可能影响未来的空气污染和碳排放水平。
今年1月,中国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2024年,中国绿色贸易领跑全球,电动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中国绿色产品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潮白新河洪峰抵达天津,里自沽蓄水闸已将18孔闸门全部开启,潮白新河水质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