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31 01:01 作者:衣服架
股权收购梅开二度,国有化救得了美国吗?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8月26日,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在接受CNBC采访时公开透露,特朗普政府军方领导人正在“考虑”收购洛克希德·马丁等顶级国防承包商的股权。
当然,这项行动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就在几天前美国政府以约9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10%股份,特朗普为此吹嘘:“我会整天为我们的国家做这样的交易”,并将质疑者称为“愚蠢的人”。
这次对军工企业的收购,是特朗普政府对企业国有化战略的全面扩展。
要知道在美国这种冥顽不化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国有化一直被视为“洪水猛兽”。多年来,美国一直指责其他国家通过国有企业“扭曲市场”。肯塔基州共和党参议员兰德·保罗甚至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社会主义是政府拥有生产资料,那么政府拥有英特尔的一部分不是迈向社会主义的一步吗?”
那为什么懂王特朗普要冒美利坚之大不韪,强力推行国有化呢?难道真的像网友玩梗的那样成为了“川建国”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了解特朗普这届政府施政方针的网友都知道,无论是关税又或者是大而美法案所针对的重点核心项目都是美国债务的无底洞。
美国联邦债务已达到37万亿美元的历史高位,相当于美国每个家户负担28.5万美元。更令人震惊的是,债务利息支出在2024年将首次超过国防预算,达到惊人的1.1万亿美元。
面对这场迫在眉睫的财政灾难,特朗普政府为此推出了这套“国有化”方案。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政府入股企业,将未来的企业利润转化为政府收入,从而缓解债务压力。
但这所谓的入股不是真正的注资给钱,比如声势浩大的收购英特尔股份的行动,就是将之前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和“安全飞地计划”授予英特尔的补助金,转换成公司股份。特朗普称“美国没为这些股份花一分钱”。其本质就是借纳税人的钱来填国债的天坑,还不需要经过纳税人的同意,活脱脱的空手套白狼。
除了想通过国有化私企来解决债务的燃眉之急,特朗普政府还给出了其他解释,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8月22日直言,国家安全是收购私企股份的关键动机。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则表示,此举是美国政府整体战略的一部分。
就拿英特尔举例子,如今全球AI竞争白热化;芯片需求增加,但主要代工地点都在亚洲;而英特尔又是唯一一家在美国进行尖端研发和制造的半导体公司;况且高端芯片本身就是美国国家战略的一部分,这些理由作用下,特朗普认为有必要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同时还符合他制造业回流的战略。
但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
想通过国有化来遏制美债,基本上如同空中楼阁。实际上,如今的英特尔被英伟达远远甩在身后;在核心的CPU领域,也持续受到AMD的蚕食。财报显示,英特尔2024年188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是自1986年以来首次,全年公司股价也大跌60%,英特尔本来就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政府入股后不仅难获分红,还需持续注资。
而这次收购军工企业同样面临此种问题,2024年度美国的国防采购总额高达9000亿美元,即便全部转化为股权收益,甚至都无法偿还当年债务利息的,更无从谈起解决债务问题。
在市场得到消息之后,如洛克希德·马丁股价大跌2.4%,为此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只得加快与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在德国北部建立导弹生产线的合作。当美国政府大谈国有化之时,美国企业却在按全球市场逻辑运作。
当然了,特朗普并不会在乎这么多,特朗普高举“国有化”大旗,声称国有化解决美债,实现制造业回流,保护国家安全,也不过是他摆在台面上迎合红脖子MAGA党的说辞。
国有化私企表面上是为了国家利益,实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财富转移游戏。所谓的国家入股,不过是把纳税人的钱通过政府渠道输送给私人巨头而后从中分红的新借口。
拿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来举例,其97%的收入来自美国政府,这本就相当于一家准国有企业。但现在政府还要进一步“入股”,现在政府还要成为股东,这意味着公司的亏损将由纳税人双重买单——一方面作为客户支付过高价格,另一方面作为股东承担损失和风险。
特朗普的私企“国有化”不过是给私人资本戴上国家面具。巨头们欣然接受这一安排,因为他们清楚:国家作为股东不会要求裁员增效,不会削减高管天价薪酬,更不会打破垄断地位。相反,政府入股后将更加依赖这些“国家队”企业,给予更多订单和优惠政策从而中饱私囊。
特朗普入股私有企业的计划,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实质上是政商、军工复合体对公共财富的又一次赤裸掠夺。这套“国有为假,私有为真”的骗局,将私人利润最大化、社会损失最大化的资本主义逻辑发挥到了极致。
这种伪国有化救不了美国,更不是重振美国实力的良方,只会加速美国的衰落,成为美国霸权终结的又一页篇章。
图片源自网络
点击「有理儿有面」阅读原文
1、为什么“上海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持久生命力?一起在双边会见现场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