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郁:微妙的变化
刘郁、王小艺、洪青青(刘郁系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8月21日,股市情绪微妙变化,大盘品种相对稳健,中小盘开始调整;股债跷跷板下,债市收益率顺势大幅下行,30年国债下行3.15bp。
央行连续呵护下,资金面压力缓释。税期资金面超预期收敛,央行持续呵护流动性,今日继续净投放1243亿元。15日以来,央行累计通过逆回购净投放1.36万亿元资金。在此背景下,日内资金面由紧转松。非银隔夜利率开于1.60%-1.65%,央行净投放之后,资金情绪边际回暖,隔夜资金价格连续下台阶,尾盘收至1.48%-1.50%。全天加权,R001、R007较昨日下行5、4bp,分别至1.51%、1.54%。不过,存单一级市场仍在提价,据各银行8月22日招标结果,国股行各期限存单加权发行利率升至1.63%,前一日为1.60%。
长端利率一扫前些日的阴霾,走出了大幅下行行情。一方面,股市行情由小微票转向大票,显示出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对债市情绪的压制减弱;另一方面,伴随近期债市收益率连续调整至高位,多头反攻情绪显著变强。之前跌幅较大的品种,比如10年国开和30年国债,下行幅度更大。
往后看,22日不免税的10年和30年国债首次上市,其中10年新发1540亿元,较7月4日的续发规模(1310亿元)增大,30年规模830亿元,之前持平。预计央行会继续呵护资金面,为国债发行保驾护航。
对于长端来说,多头反攻情绪崛起,这一轮调整的顶部或已形成。不过当前债市仍然没有摆脱股市的情绪压制,伴随股票走势的涨跌起伏,长端利率可能仍有颠簸。后续如果债市主线转向降息预期发酵,则有望走出独立于股市表现的行情。
权益行情震荡,万得全A下跌0.13%,全天成交额2.46万亿元,较昨日(8月20日)小幅放量119亿元。日内来看,行情一波三折,上午走强,下午回调,最后尾盘反弹。回顾周一以来的行情,市场博弈难度增大,经常出现先走强后调整,然后再拉升的情况。换言之,行情节奏与此前的稳步上涨相比已有所区别,其中成交缩量或是主要原因。周一成交额创全年记录(2.81万亿元),在没有重大利好的情况下,后续成交难免缩量,同时行情上涨的流畅度随之下降。不过,成交额的绝对值仍处于年内相对高位,指向资金参与情绪相对积极,仅通过半日的调整来推测行情是否会趋弱,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股票型ETF资金大幅流出,8月20日净流出68亿元,表明机构资金兑现倾向较强,这与8月15-18日“越涨越买”的情况明显不同。同时,融资余额进一步增长,8月20日融资余额增加154亿元至2.13万亿元,符合杠杆资金高风偏的特性。此外,市场隐含波动率下降,沪300ETF IV今日下跌1.20%。近期隐含波动率忽上忽下,主要反映市场投机情绪反复波动。不过,该指数并没有呈现趋势性的变化,提供的信息比较有限。
板块补涨行情延续。红利品种走强,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资金暂时避险,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资金高低切。在6月23日以来的行情中,SW银行和电力指数的涨跌幅仅为-0.83%和2.43%,在白酒的补涨行情发生波动后,银行&电力接力,同样是补涨行情的延续。而高位的科技品种集体回调,Wind人工智能、SW半导体、SW机器人指数分别跌0.44%、0.50%、1.51%。此外,稳定币走强,Wind稳定币指数上涨2.73%,或与昨日晚间“中国正在考虑首次允许使用人民币稳定币”的消息相关。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分别下跌0.24%和0.77%。AH股溢价指数(HSAHP.HI)上涨0.23%至124.34,仍处于2021年以来相对低位。南向资金净流入74.61亿元(港元,下同)。从活跃个股来看,腾讯控股、美团、小米集团分别净流入18.71亿元、13.91亿元、12.74亿元,而阿里巴巴净流出2.82亿元,体现出资金对不同互联网品种态度的分歧。中兴通讯上涨5.38%,南向资金净流入6.30亿元,或出于资金的追涨情绪。
整体来看,缩量状态下,行情上涨的流畅度下降,但还难以判断是否为趋势性走弱。补涨行情延续,但在低位板块间轮动,由白酒切换到了红利。往后看,继续关注股票型ETF资金流动和融资余额变化,特别是其中体现出的资金态度。同时,关注行情调整是否会破位(加速),如果没有明显破位,则可能会吸引资金继续流入,带动新一轮反弹。
利率债跟踪
2、百度Ai问答:现代科学是“意识”的产物,人体科学是“潜意识”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