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WAIC直播实录:AI大潮下的具身和人形,中国在跟跑还是并跑?,观察者网bbc
当特斯拉Optimus再度更新、波士顿动力Atlas秀后空翻,全球目光再次聚焦“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观察者网在2024 WAIC现场邀请智源、美的、格灵深瞳、真格基金四位一线操盘手,追问一个核心命题:在AI大潮奔涌的当下,中国究竟是在“跟跑”美国的脚步,还是已经与之“并跑”甚至准备“弯道超车”?从电机供应链、强化学习算法,到落地场景与资本路径,这场一个半小时的尖峰对话给出了答案——也留下了更大的悬念。
以下是7月27日上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赵仲夏、美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主任奚伟、格灵深瞳技术副总裁兼算法研究院院长冯子勇、真格基金投资经理陈勉诺在观察者直播间的对话实录:
从左至右: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赵仲夏、美的集团奚伟、格灵深瞳冯子勇、真格基金陈勉诺 (点击观看直播回放)
赵仲夏:各位线上的观众大家好,欢迎来到 WAIC 观察者网直播间,现在我们在 WAIC 的现场,看到进场的时候会有一个镇馆之宝,是我们的人形机器人。我们本次直播的主题是“具身向左、人形向右——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将走向何方?”,首先我们来问一下奚老师。我们知道在大众的理解中,美的是一个家电或者是一个智能硬件的品牌,我想知道为什么美的要去做人形机器人?做人形机器人的初心是什么?
奚伟:大家对于美的可能一开始的印象都是家电行业,包括我加入美的之前,也对美的业务并不了解。但事实上,美的在 2016 年开始就开始做一些全球化的布局,包括To B的转型,从2016 年开始收购包括库卡机器人相关的机器人的领域,目前美的To B领域有四大板块:第一是楼宇科技,借助美的在暖通上面的积累,把技术应用在楼宇相关领域,尤其商业楼宇;第二个是工业技术,也是美的在核心零部件上对整个工业进行赋能,包括电机、减速机相关的一些产品;第三个就是机器人与自动化,是在 2016 年收购库卡之后建立一个新的业务板块;第四个是正在建立的一些新业务板块,包括美的医疗、美云智数等一些新的 AI 的技术。
人形机器人是我们去年才开始做规划的,我们认为美的进入人形机器人是有天然的优势的:第一,我们在零部件上有已经有一些技术的一些积累;第二,在整机上我们已经开始有完整的产品线,人形机器人作为下一个阶段的一个新赛道,我们应该当仁不让,要去切入这个赛道。所以说从去年开始,我们在人形机器人上去做一些尝试,通过一些项目去积累技术。今年,我们开始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相关的一些产品,包括应用的一些尝试。
奚伟:库卡机器人在服务的行业有很多,目前主要集中在是汽车制造,同时也在像3C、船舶、飞机制造方面以及一些相关拓展。除了库卡机器人之外,我们还有其他的一些行业,比如物流、电商相关行业,美的服务的行业跨度是非常大的。另外,美的本身也在制造行业,也需要很多机器人的支持,所以库卡机器人在我们所有的美的灯塔工厂,应用量也非常大。
赵仲夏:太棒了,汽车制造、船舶,都是中国制造业最关键的行业。然后我们来问一下冯院长。我们知道格灵深瞳应该是中国第一家 AI 领域的计算机视觉公司,也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 AI 领域的计算机视觉公司。能不能跟我们介绍一下格灵深瞳和您这边所在研究院?
赵仲夏:对,在产学研端的话投资是必不可少的。那我们就进入到人形的话题,奚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人形机器人这个品类?人形机器人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它主要在做什么?
奚伟:好的,人形机器人一直是一个大家关注的热点,最近可能更热一些。其实早在 70 年代,人形机器人就开始发展了,中间也发展了很多代。但我觉得比较有特色的就几个。一个是 2000 年的时候,本田出的阿西莫机器人,2011年又做了一些改版。然后是波士顿动力的Atlas,都是一个标杆性的产品,但从我们历史发展来看,之后到 2022 年,特斯拉发布了 Optimus 之后,把人形机器人带到了一个新高度。
我觉得中国中间的过程主要是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机电系统没有那么强,学习能力、对机器人的控制能力也不够,就导致了机器人发展一直在停滞不前。随着如今强化学习、具身智能、大模型的一些突破性进展,让人形机器人得到了一个巨大发展。人形机器人,顾名思义就是像人一样的机器人,它的复杂度在于,如果像人一样去做,我们知道人大概身上有 200 多个骨头,所以就有 200 多个关节。如果做这么复杂、精密的系统是非常困难的。
目前我们的人形机器人大概平均在 40 个左右的关节,包括手的关节,如果是全身的关节大概是在 30 个左右,控制这样复杂结构的系统,如果用传统的基于模型计算方法是不太容易实现的,但现在引入了强化学习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炫技视频越来越多。核心原因是,因为强化学习的出现,使得将调试机器人变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工作,另外就是仿真的一些能力。此外,因为有AGI等技术,机器人的操作能力方面也得到了一个巨大进步。
从应用角度来去看,现在人形机器人是有一定瓶颈的,大家还在探索阶段。最近看到有几个新的投资事件,比如上汽要引入 500 台人形机器人,真正进工厂开始做尝试。所以我觉得通过应用的牵引,会使人形机器人发展迭代速度越来越快,我也相信在未来3到5年,整个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会有一个巨大进步。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去看,人形机器人这几年,尤其是核心部件产品,包括关节模组、传感器也有巨大的进步,所以成本会大幅下降,这些都是机器人大发展的重要原因。
赵仲夏: 好的,我们感觉就是人形机器人已经发展很多年了,就像您刚刚聊到的,日本那边有阿西莫,美国 20 年前就开始做波士顿动力,也有一些出圈的工作,但从来没有像最近的中国和美国一样百花齐放。此外,以前都是一两个出圈的机器人,这次感觉有上百个出圈的机器人了。
我也想问一下冯博士和勉诺,人形机器人发展这么多年,本次的像美的、宇树、智元的人形机器人和早期的阿西莫和波士顿动力相比,到底有什么区别?
赵仲夏: OK,然后勉诺是否能来表达一下,您觉得这次人形机器人和之前的有什么主要区别?
赵仲夏: 您说得很对,之前大部分波士顿动力都是液压形式的,这次我们看到的几乎所有人机器人都是电机形式的,而中国在电机领域做了很多很多的技术储备,供应链的优势也很高。
1、维卡里奥告别孙兴慜:不折不扣的传奇,祝你未来一切顺利,维卡原型
3、埃贝尔谈帕利尼亚外租:这是对各方而言最佳的解决方案,帕维尔·贝里亚耶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