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关注中国造船业“大动作”,“与美国竞争将促使他们飞速升级”
“对美竞争推动中国打造全球第一大造船企业”,《华尔街日报》8月11日为题发文称,此次合并旨在降低成本、整合军民造船资源、强化中国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与此同时,美国自身造船业陷入长期衰退,市场份额微乎其微,美国总统特朗普竟试图动用强征关税和港口费用等手段,遏制中国造船业发展,昔日造船强国日本也企图借机力挽颓势。
学者指出,面对复杂的外部形势,中国“不会放弃”,中美造船竞争将促使中方进一步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均为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重组合并后的中国船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船舶上市公司。据重组预案,本次交易以换股方式进行,交易金额达1151.5亿元。
6月20日,上海,国内首制16000标箱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交付。 视觉中国
经过数十年的海运业衰退,美国造船企业如今正努力追赶,但特朗普重振美国造船业的宏大计划近期遭遇了阻碍,他不惜威胁对中国造船舶征收更高港口费用,试图挽回颓势。这让韩国和日本的竞争对手觉得自己获得了夺回市场份额的机会,也给中国船企带来挑战。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此前分析,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制造或运营船只征收高额港口费之策,令航运业面临一个艰难抉择:要么将中国船只从船队中剔除,要么承受急剧上涨的成本。
不过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大中华区总裁丁泽娟(Silvia Ding)7月16日表示,马士基订造新船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成本和技术要求,但不会因美国港口费用而提高客户价格,也不会因此排除中国造船厂,这体现了“对中国市场持续的信心与承诺”。
克拉克森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同比下降48%。拿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最大的民营船厂扬子江船业来说,2025年上半年接到价值5.4亿美元的14艘船订单,而去年全年为126艘、146亿美元。
扬子江船业表示,该行业正面临“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但显然,无论外部环境动荡或是竞争对手的挑战,难以动摇中国船企的全球造船龙头地位。
至于美方对中国建造船只的打压,中方曾回应表示,中国造船业的发展是企业技术创新和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结果,为助力全球贸易发展、全球供应链稳定安全运转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中国留学生在攀登富士山途中失联,中使馆发布安全提醒,日本爬富士山
2、南昌警方通报:男子持剪刀伤人致1死1伤,已被刑拘,南昌持刀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