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会在中国赚钱的外资药企失速!默沙东中国区营收为何暴跌70%?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张珏
编辑 | 蛋总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今年5月,市场消息称默沙东中国总部将从漕河泾迁入上海徐家汇中心三期A座,这家美国医药巨头在徐家汇黄金商圈租下35至42层共7层办公空间,成为浦西天际线的一员。
但几乎在同一时间,默沙东中国的业务正遭遇史无前例的“断崖式下滑”。2025年上半年,默沙东中国区营收同比暴跌70%至10.75亿美元,全球营收占比由12.4%急降至3.9%。
默沙东中国是默沙东全球布局中最重要的新兴市场子公司之一,曾多年位居跨国药企在华收入第一位。
其核心产品包括肿瘤领域的PD-1免疫治疗药物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俗称K药)、九价HPV疫苗Gardasil(佳达修),以及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系列。
作为曾经“最会在中国赚钱的外资药企”,默沙东如今正在经历什么?
1、两年,从巅峰到断崖
今年上半年,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普遍增速不佳,表现较好的包括诺华制药增速8%、罗氏制药9%,阿斯利康营收增速则为5%,赛诺菲仅有0.1%,但至少也保持了正增长。
相比之下,默沙东成为跨国药企阵营中失速最剧烈的企业。
2025年第一季度,默沙东中国区收入同比下滑62%至6.68亿美元,这一跌幅已经让业界震惊。然而第二季度的收入进一步下降,仅录得4.07亿美元收入,导致2025年上半年中国区收入同比暴跌70%。
默沙东在中国的巅峰时刻并不遥远,这场下跌可谓“断崖”。
2018年至2023年,中国区营收从21.84亿美元飙升至67.1亿美元,累计增长超过200%,中国区营收占比也从5.2%提升至12.5%。
这一增长速度在跨国药企中独一无二,K药和九价HPV疫苗的连续放量让默沙东一度成为在华最成功的外资药企之一。
然而,这种高增长的脆弱性在2024年开始显现。当年默沙东中国地区收入下滑20%至53.94亿美元,占全球制药业务的比重降至9.4%。
这种断崖式下跌的核心原因是两大支柱产品同时崩塌。
首先是HPV疫苗。2024年一至四季度,默沙东HPV疫苗产品佳达修在中国的销售额分别为12.53亿美元、13.12亿美元、5.17亿美元及4.46亿美元,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全年累计35.28亿美元。
(图 / 界面新闻)
2025年,默沙东直接宣布停止向中国供货,在7月29日发布半年报时,默沙东表示:“(HPV疫苗)中国市场需求依然‘疲软’,公司今年将不再追加发货。”
也就是说,HPV疫苗今年都不会在中国区再有任何增长,该产品全年营收预计仅为第一季度的1.93亿美元,年度差额高达33.35亿美元。
第二个重创来自糖尿病药物西格列汀。
作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于2009年在中国获批,是一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
(图 / 百度百科)
在此之前,糖尿病患者主要依靠磺脲类药物和胰岛素治疗,但这些传统方案存在低血糖风险高、体重增加等副作用,西格列汀改善了这一治疗局面,成为中老年患者和肾功能受损患者的重要选择。
默沙东西格列汀在中国市场长期占据垄断地位,2023年在国内公立医院的销售额为26.56亿元,默沙东占据99.65%的市场份额。
但2024年专利到期后,华海药业、正大天晴、石药集团等众多国内仿制药企业的产品相继涌入市场,价格仅为原研药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西格列汀被纳入第十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而默沙东选择不参与竞标。2025年起,公立医院将几乎全部换上0.2元/片的国产西格列汀,目前默沙东中国的西格列汀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99.65%跌至今年的不足10%。
基于此,默沙东在中国的糖尿病业务部门早在2024年11月就有裁员消息传出。默沙东当时表示将推出新的糖尿病业务运营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组合价值。
即便如此,2024年糖尿病事业部在默沙东中国业务中的贡献占比仍高达33%。
一个专利到期产品的业务线仍支撑公司三分之一的营收,侧面说明默沙东中国目前并无其他更理想的增长引擎。
2、组织重构,中国区总裁换帅
伴随糖尿病业务产品的下跌,成立近10年的糖尿病事业部在今年也迎来架构调整。
2025年3月,默沙东中国宣布组织架构大调整,最核心的变化是设立企业家事业部,将原本独立的糖尿病、感染、肿瘤等成熟产品线整合到一起,由史家维负责。
据默沙东中国,此次调整旨通过数据洞察、渠道布局和价值驱动客户互动,推动跨多个成熟产品线的合力与可持续增长。
这种整合的逻辑很明确:既然单独运营已经无法维持原有的营收,那就通过合并来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糖尿病事业部成立于2015年,曾是默沙东四大重点治疗领域之一,如今被合并进企业家事业部,实际上是承认了这些产品已进入生命周期末期。
与此同时,默沙东中国其他三个事业部的设置分别为:肿瘤事业部专注创新抗癌药物,继续推进K药在多个适应症中的拓展;创新药品事业部负责战略性新产品上市与持续增长;疫苗事业部继续独立运营。
由此推测,这种成熟产品整合加创新产品分化的架构,要求总部空间更具协作与敏捷特性,也正是促成默沙东中国总部搬迁的动因之一。
此外,徐家汇中心所在区域集聚了大量金融、零售、研发等多种资源,相较于此前漕河泾的独栋总部,新址具备更高频的外部连接能力,更贴近商业化前沿,也更利于DTP药房(即“直接面向病人”的药房)、私域运营、保险合作等新零售实验。
更重磅的是人事调整。
2025年7月1日,默沙东全球高级副总裁、默沙东中国区总裁田安娜(Anna Van Acker)正式卸任,职位由原默沙东日本总裁Kyle Tattle接任。
比利时人田安娜十分了解中国医药市场,2012至2015年间是默沙东中国首席市场营销官,负责全产品线的市场战略和营销工作。
作为任职四年的默沙东中国区总裁,她带领默沙东中国推出了36种新产品和适应症,2023年更将中国区收入推至历史高点。
然而,她也未能阻止主要产品收入崩塌带来的结构性业绩滑坡。按照默沙东中国的官方说法,田安娜是任期结束的正常离任。
接任者Kyle Tattle在默沙东日本任期内,将默沙东在日本市场的排名从第8提升至第3,擅长成本控制与本地化精细运营。
Kyle Tattle在日本上任初期,默沙东正面临来自日本医保政策的持续压力,尤其是K药面临显著的价格削减。在不利政策与高度饱和的市场环境下,Kyle Tattle仍然在日本为默沙东带来超过10%的增长率。
日本与中国市场目前在医保控费、创新药定价、外资药企竞争压力等方面有多种相似之处,而日本市场的表现验证了Kyle Tattle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增长的能力,使其成为新的默沙东中国区领导不二人选。
3、辉煌褪色,默沙东如何应对中国市场?
从2023年默沙东中国达到业绩顶峰,到今年拖累默沙东全球整体财报,“失速”的背后是默沙东在中国区的核心商业模式疲态暴露:默沙东中国长期依赖于高壁垒原研药和高定价超级单品带来增长。
例如在肿瘤领域,其王牌产品K药在中国上市时年费用约32.5万元,随着国产PD-1(PD-1抑制剂,与K药属于同一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抗肿瘤药物)竞争加剧,之后实行“赠药”政策后患者两年费用14万元封顶,已是美国价格的三分之一。
即使在国内药企百济神州、恒瑞、信达生物的夹击下,默沙东也不愿继续降价,几次医保谈判也未能达成。
一方面,默沙东担心影响全球K药价格体系,另一方面,K药在多个适应症中展现了高水平临床疗效,使得默沙东有底气不在价格上让步。
但与此同时,国产PD-1不断扩展适应症、提高可及性。以百济神州为例,其替雷珠单抗通过激进的价格策略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医保谈判后价格调整为1253.53元/支,医保支付后仅需约376元/支,目前已获得14项适应症批准。
2024年,康方生物的PD-1产品依沃西单抗在头对头试验中击败K药震撼业界,标志着国产PD-1已从价格竞争升级到疗效竞争阶段。(编者按:头对头试验是指两种药物在相同适应症、相同患者群体中直接对比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
至此,K药的竞争力进一步下降。
而HPV疫苗就更不必说。默沙东HPV九价疫苗在2018年经由智飞生物独家代理而进入中国内地,曾经供不应求。
然而,随着HPV疫苗市场增速放缓以及国产HPV疫苗产品夹击,默沙东长达6年的垄断地位不保。
近年来,智飞生物作为其代理商库存积压严重,默沙东中国不得不主动压缩供货节奏,并调整市场与价格战略。
中国医药本土企业的飞速发展和政策环境的深刻变化让所有跨国药企都感到压力。高溢价的进口药越来越难以维持市场地位,政策导向优先支持性价比更高的国产创新药。
在华表现更佳的跨国药企如诺华制药等,都更深谙且更会利用中国市场“以价换量”、从而赢取份额的逻辑。
今年,默沙东宣布计划2025-2029年向中国引入40多项新产品及适应证,多款药品已纳入2024年新版医保目录,持续扩大可及性。
同时,面对全球业务增速放缓的压力,默沙东正在中国寻找新的增长引擎,充实日渐枯竭的产品管线。
其中,包括默沙东与科伦博泰自2022年开始的合作,7个ADC项目打包总金额高达94.75亿美元;以及2024年11月,默沙东以近33亿美元的价格获得礼新医药PD-1/VEGF双抗项目的全球独家许可,首付款高达5.88亿美元。
回顾2017年,默沙东中国提出“1-2-3”战略目标:造福1亿人、每年上市2个新产品、业务进入中国前3名。2024年,默沙东仍然占据跨国药企在华业务营收第二的位置,然而按今年的跌速看,“前三”之位或将不保。
随着全球医药产业体系进入更加精密但也更加敏感的阶段,默沙东总部计划到2028年将在美国本土制造体系投入90亿美元,并称“与美国政府重振制造业战略一致”。在这种新战略氛围下,中国市场是否仍有战略优先级,是默沙东管理层需要回答的问题。
一座新的总部,或许是默沙东中国新周期的开始。但它必须从此前的光环中走出,从头再来。
*文中题图来自:默沙东官网;其余未署名配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1、土耳其霜冻致榛子大涨价,食品企业受冲击,土耳其榛子的功效与作用
2、中国文化发展不出德先生和赛先生?,新文化运动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