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新帅上任直面3300万合规拷问,罚单背后增长困局何解?,上海银行行长更迭
出品|拾盐士
作者|多面金融工作组
8月11日,上海银行发布公告,正式确认顾建忠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批。然而在顾建忠正式掌舵之际,上海银行正面临多方面挑战。
8月初,上海银行因合规与内控相关问题,连续收到监管机构两张巨额罚单,合计处罚金额超3000万元人民币。与此同时,上海银行的压力还延伸至经营层面。资产质量承压、财务风险暴露、业绩增长放缓等因素,正挑战着银行的发展空间。
昔日常年占据城商行“第二把交椅”的上海银行,不仅被北京银行甩开差距,更是被后起之秀频频超越,多项核心经营指标持续下滑,行业地位岌岌可危。
面对内忧外患的挑战,这位新掌门肩上的压力不言而喻。市场目光聚焦于顾建忠的领导策略与改革措施,并期待其能引领这家总资产规模逾三万亿元的城商行有效应对挑战,实现未来业务的平稳健康发展。
老将掌舵伊始,直面3300万合规拷问
8月份,上海银行因连收监管罚单被市场所关注。
2025年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示对上海银行的行政处罚决定。因涉及账户管理、清算流程、反假货币、财政存款占压、征信合规、反洗钱义务履行等八项违规行为,上海银行被处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46.95万元及罚款2874.8万元,合计罚没金额达2921.75万元。同时15名相关责任人被追责,最高个人罚款14.2万元。
图源:中国人民银行
收到千万级罚单仅3天后,浙江金融监管局再开罚单——上海银行杭州分行因绩效考评不合规、资产池业务缺陷、“售后回租”信用证管理不审慎等六项问题被罚380万元。至此,上海银行一周内累计罚没金额超3300万元,年内被罚总额超过3580万元。
图源:浙江监管局
虽然上海银行回应称,央行处罚涉及2020-2021年业务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浙江处罚涉及2019-2023年问题“正通过健全制度、优化流程积极整改”。然而摊开时间轴来看,其整改成效和质量令人存疑。
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上海银行累计罚金超1.4亿元,形成“处罚-整改-再违规”恶性循环。其中,2024年至2025年8月前的多张罚单揭露的违规行为与“旧疾”高度重合,存在同类违规屡犯屡罚的问题。
例如,2024年4月天津分行因关联交易贷款被罚64万元;2024年6月宁波分行因贷款“三查”缺失等被罚185万元;2024年8月深圳分行因资金挪用等问题被罚472.7万元;2025年1-2月,总行及宁波分行再因贷款审慎管理、存款业务违规被罚合计250万元。
监管记录显示,反洗钱疏漏、信贷管理漏洞、数据报送缺陷等问题,成为上海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反复出现的合规痛点,暴露内控体系存在系统性短板,以及对分支行管理的疏漏。
正值合规风波之际,上海银行迎来关键人事调整。8月5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核准顾建忠担任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公开资料显示,顾建忠为上海银行资深管理者,曾在该行任职超20年,2018年-2025年4月调任上海农商行担任要职,此次掌舵上海银行属于“老将回归”。
值得关注的是,在任职资格获批前,顾建忠已于7月25日联合9名高管集体增持,其个人购入10万股,耗资超百万元,团队合计投入460万元,买入价每股10.46-10.70元。此举被市场解读为管理层对银行经营前景的主动背书,给市场递上一颗“定心丸”。
图源:上海银行公告
不过,8月收到的两大罚单也给这位新帅提了个醒,如今他面临的核心任务已超越短期整改,而是需要统筹解决深层矛盾。上海银行的罚单覆盖10余个核心部门,涉及运营、风控、科技等多条线,反映合规文化传导失效。在监管强化“人、业、技”穿透式审查的背景下,需重构内控嵌入业务流程的机制。
上海银行的合规危机也是城商行“规模扩张与风控脱节”的典型案例。短期整改回应监管还不够,优化资产结构与重塑区域竞争力也是市场对于上海银行未来发展的期待。顾建忠在业绩说明会上提出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能否转化为合规效能与战略执行力,将成为扭转上海银行发展困局的核心变量。
不良资产“双降”背后的隐忧
短期的罚单整改只是表象,真正考验其战略定力的,是如何拆解合规失效、资产承压与盈利萎缩交织成的 "三重枷锁"。
回溯2020-2021年,上海银行房地产业贷款余额骤增至1567亿元的峰值,占公司类贷款比重远超城商行25%的平均水平,这种激进扩张在房地产行业下行周期迅速转化为风险敞口。2021年末,上海银行房地产业不良率飙升至3.05%,同期消费贷不良率也达到 1.87%,两大业务板块形成风险共振。
尽管在2024年,上海银行通过246亿元的存量风险化解(近三年累计超600亿元),实现房地产不良率降至0.98%,整体不良“双降”的阶段性成果。但其拨备覆盖率连续五年从321.38%下滑至269.81%。值得注意的是,上海银行2024年269.81%的拨备覆盖率,已低于29家上市城商行273.38%的平均水平,这也意味着银行风险抵御的“安全垫”正在悄悄变薄。
图源:上海银行2024年报
更值得警惕的是盈利结构的畸形化。2024年,上海银行利息净收入占比已从 2022年的71%滑落至61%,非息收入中债券投资收益占比畸高。
具体来看,上海银行的贷款规模增速从2021年的12%降至2024年的5%,零售贷款增速从18%滑落至7%。取而代之的是债券投资业务的爆发式增长,2024 年债券投资余额达1.2万亿元,较2021年增长65%,由此带来的投资收益在非息收入中占比高达72%。
这种“脱实向虚”的收益结构稳定性在利率下行周期尤为脆弱。上海银行2024年1.05%的净息差,较2021年收窄近40个基点,传统盈利模式已难以为继。
对此有业内人士评价称,如何在消化房地产存量风险的同时,培育零售信贷、科创金融等新增长极,成为上海银行重构资产负债表的关键命题。
“掉队”三万亿城商行俱乐部
2024年,上海银行的资产规模持续扩张,达3.271万亿元,在29家上市城商行中位列第三,但增速仅为4.57%。而同为三万亿级规模城商行的江苏银行和宁波银行的资产扩张速度均在15%以上,差距肉眼可见。
近年来,上海银行的营业收入也像坐上了过山车起伏不定。在2021年营收冲上562.3亿元高点后就一路向下俯冲。2022至2023年两年间,上海银行营业收入持续下降至505.6亿元,虽然2024年回升至529.9亿元,但增速仅为4.79%,增长速度成为万亿级城商行中的“吊车尾”。2025年一季度,上海银行营收增速再度下滑,期内实现营收136亿元,同比增长仅3.85%。
与此同时,尽管其净利润保持增长,但增速十分迟缓,2022年-2023年仅为1%左右。2024年,上海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235.6亿元,同比增长4.5%,略有提速但依然排名靠后,2025年一季度其归母净利润仅增长2.3%至62.92亿元。
图源:东方财富网
存款总额的对比同样惨烈。诸如北京银行、江苏银行等万亿级玩家的存款增速悉数均在10%以上,杭州银行更是以21.74%的速度一骑绝尘,而上海银行的增速仅为4.27%。
存款增速的持续低迷,对其利息收入的稳定增长构成威胁,资金储备的不足也将限制其后续业务拓展的空间。2021年-2024年,其利息净收入从404.4亿元降至324.9亿元,占营收比重从71.91%滑落至61.31%,直接四连降,净息差也愈发窄化。2024年,上海银行的净息差收窄至1.17%,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盈利能力继续削弱。
图源:东方财富网
顾建忠的掌舵恰似一场“临危受命”,肩挑合规拷问,直面资产质量与盈利结构沉疴。当行业座次更迭的警钟敲响,上海银行的困局早已超越单点整改,成为城商行转型的典型缩影。当高速扩张时代终结,如何重塑合规基因、平衡规模与效能、开拓新增长极,每一步都是关乎上海银行未来发展的突围战。
2、善恶终有报!“出轨门”过去11年,文章马伊琍也终于迎来各自结局
3、3.3亿宝友刷支付宝理财视频,百万现金、百亿流量扶持财经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