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行进中国丨“哈密甜”从限量到自由

时间:2025-08-06 12:40 作者:莫忘初心

行进中国丨“哈密甜”从限量到自由

“从一季尝鲜到哈密瓜‘自由’”,这在去年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还只是一个愿望,如今已照进现实。

“今年,我们通过全国产区联动,构建起全年稳定供应体系,让消费者365天都能吃到哈密瓜。”新疆哈密瓜鲜果产业链平台种质研发中心负责人米铁柱说。

以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为起点,哈密搭建起行业对话的桥梁,哈密瓜鲜果产业链平台正重构中国哈密瓜产业布局。

“这一切的开端,源于一粒粒瓜种。”今年投入使用的哈密瓜种质研发智能调控平台,就是米铁柱的“主战场”,“我们构建销售—研发—生产闭环,由市场主导研发,让科研更有实效。”

哈密瓜从一粒种子到走向餐桌,试验成本高、周期长是核心问题。

在哈密瓜种质研发智能调控平台人工气候室,通过模拟生态环境,可以迅速完成生产测试,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以前测试新品种,要跑到新疆、云南、海南等地挨个试,周期3至5年,有可能还会赔钱。”米铁柱说,现在通过一季模拟三地环境,参数一目了然,还能算出亩产赚不赚钱,新品种上市将大幅提速。

除了测试新品种,平台还能为行业提供“定制化”种植方案,改善品质、提高产能、增加效益。

在哈密南湖,按平台建议调整水肥后,同一品种的哈密瓜糖度从18度飙升到22度,每亩多赚3000元。这相当于给土地“私人订制”营养餐单,既增产又提质。

“平台不仅能‘改造现在’,还能‘预测未来’,帮行业多赚钱,让消费者吃到更可口的瓜!”米铁柱说。

说着,米铁柱带领记者来到六亩园,“这里主要开展哈密瓜大棚种植的技术验证和智慧化生产,破解传统露天种植模式‘靠天吃饭’和大棚种植技术与资金门槛较高这些难题。”

像六亩园这样的测试试验田,在全国各地还有30多个:在三亚针对热带气候研发“冬春错季”栽培法;在云南怒江峡谷针对干热河谷气候研发“三层立体栽培法”……

这些“定制方案”把“试验数据”变成“市场价值”,把“栽培技术”变成“产业工具”,让全国瓜农共享“科技红利”,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动能。

除种质研发中心以外,哈密瓜鲜果产业链平台还构建了标准认证中心、品牌流量中心、冷链物流中心和金融结算中心,推动产业规范化,构建全国仓储配送网络,为产业链各端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哈密瓜产业从千亿级向三千亿级跃迁,让“哈密甜”走向世界。

“正如吴明珠院士说得那样: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初衷。”米铁柱说。

(人民网“行进中国”新疆调研采访团:唐晓勇、王欲然、唐宋、唐佳、杨睿、李欣洋、陈新辉)

Top

1、北方连续强降水是否有些不寻常?注意“暖区暴雨”!

2、“充电桩一哥”挚达科技负债率900%,销量全球第一却连亏3年

3、三连板领涨机器人概念股,东杰智能实控人变更疑云未散,东杰智能股价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CZK/detail/judnuq.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莫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