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Meta从苹果挖走4个大佬,却被OpenAI前CTO团队给拒了,meta apple

时间:2025-07-30 18:47 作者:祖树

Meta从苹果挖走4个大佬,却被OpenAI前CTO团队给拒了,meta apple

7月30日消息,一场旗舰AI模型的意外失利,将Meta的AI战略推向了悬崖边缘,也由此触发了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近乎疯狂的反击——既然自研的道路暂时受挫,那就用重金开启一场席卷硅谷的“人才战争”。

这场战争的战果充满了矛盾:一方面,Meta的“银弹”攻势在一个月内就从苹果公司挖来了四名核心研究员,让后者的AI团队根基动摇;但另一方面,其投向明星初创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的、总价超十亿美元的橄榄枝,却无一被接纳。

然而,正是这场交织着产品挫败与招募狂热的混乱战事,反而让资本市场看到了Meta不计代价的决心。在其稳固的核心广告业务支撑下,投资者似乎愿意继续为扎克伯格的这场豪赌提供弹药。

苹果成“重灾区”:一场精准的“挖角”行动

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的关键多模态AI研究员张博文(Bowen Zhang)已于上周五离职,并加入了Meta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这是Meta在过去一个月里从苹果挖来的第四位AI研究员。张博文曾是苹果基础模型团队(AFM)的成员,该团队负责构建苹果AI平台背后的核心技术。

此前,Meta已通过一份价值超过2亿美元的薪酬包,成功吸引了苹果AFM团队的负责人庞若鸣。此外,来自该团队的两位研究员汤姆·冈特(Tom Gunter)和马克·李(Mark Lee)也在最近加入了Meta。

这些人事变动让苹果的基础模型团队陷入了动荡。庞若鸣曾是团队研究方向与技术路线图的核心制定者,而如今,AFM团队的多名成员表示,团队的未来变得不甚明朗。知情人士透露,越来越多的工程师正在积极寻找其他工作机会。

而苹果自身的公司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AI团队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长期以来,苹果出于对隐私的保护,倾向于将AI任务处理留在设备端,而非云端。然而,这种策略限制了其AI的能力,因为手机的算力远无法与大型数据中心匹敌。

为了应对Meta及其他公司的“挖角”,苹果目前正在小幅提高AFM团队成员的薪资,试图挽留关键人才。但知情人士称,与行业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相比,苹果的薪资仍显得相形见绌。

目前,苹果的AFM团队由陈志锋领导,并向苹果AI研究部门主管达芙妮·卢昂(Daphne Luong)汇报,而后者则直接向苹果AI高级副总裁约翰·詹纳德里亚(John Giannandrea)汇报工作。

重金砸向明星初创公司TML未果

除了从传统科技巨头挖角,Meta还将目光投向了AI领域的明星初创公司。在成功吸引了OpenAI的几位顶尖研究员之后,扎克伯格似乎已将下一个目标锁定为由OpenAI前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创办的AI初创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TML)。

据知情人士透露,Meta已经接触了超过12名TML的员工,并向其中一些人提供了极其丰厚的薪酬包。其中一份多年期合同的总报价甚至超过了10亿美元;其他报价则在2亿到5亿美元之间。据多位知情人士确认,部分员工仅第一年就有望赚取5000万到1亿美元。但截至目前,TML尚未有任何员工接受这些报价。

对此,Meta公关总监安迪·斯通(Andy Stone)在给《连线》杂志的一份声明中提出异议,他表示:“……说到底,这一切不禁让人想问,是谁在传播这种说法,其目的又是什么。”

至于Meta为何未能成功吸引TML的顶尖人才,业内普遍有几种猜测:

首先,对于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的领导层,外界存有疑虑。该实验室由Scale AI联合创始人汪韬与前GitHub CEO纳特·弗里德曼共同领导,但有知情人士透露,部分人才对汪韬相对有限的经验及其领导风格持保留态度。

其次,许多研究员对Meta的产品方向并不感兴趣。尽管薪酬可观,但为Reels和Facebook等平台开发AI产品,其吸引力显然乏善可陈。相比之下,在OpenAI和Anthropic等公司,他们能参与构建“造福全人类”的通用人工智能(AGI)等更宏大的目标。

第三,TML本身并不缺钱。这家成立仅一年的公司,在最新一轮融资中创下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种子轮融资记录,估值已达120亿美元,员工们不必在理想与现实间做出艰难抉择。

最后,当被问及对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的前景时,行业内的反应泾渭分明,很少有人给出“为时过早”这类中立的答案。虽然人们常说“品味是买不到的”,但这似乎正是扎克伯格一贯的做事风格。如今,Meta已为这个新团队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压力也与日俱增,能否将这次声势浩大的招聘行动,转化为一个真正成功的实验室,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Llama 4路线之争:战略跟进却令市场失望

多年来,Meta凭借借鉴竞争对手的创新技术来增强自身实力。然而,其在2025年的一项关键AI战略调整却遭遇了挫折。当时,受DeepSeek在混合专家(MoE)模型上取得成功的启发,Meta仓促地将其Llama 4模型转向了相似的技术路线,试图借此与OpenAI展开竞争,但此举最终未能获得开发者青睐。

这一系列的挫败,最终导致扎克伯格决定投入数十亿美元,对公司AI部门进行大规模重组,并重新审视公司的整体AI战略。

Meta的AI扩张起步于今年6月,当时公司向Scale AI投资143亿美元,并邀请其CEO汪韬及其他核心成员加入Meta,负责建立“超级智能实验室”。在此期间,Meta曾试图收购AI初创公司Safe Superintelligence,但遭到了其联合创始人伊尔亚·苏茨克维(Ilya Sutskever)的拒绝。尽管如此,Meta还是成功从OpenAI、苹果和谷歌等竞争对手处挖走了多名顶尖AI人才,并将ChatGPT共同创作者赵晟佳任命为新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

目前,Meta高层及超级智能实验室的新任领导正在质疑公司现有的开源AI战略。一些高管甚至考虑是否跳过原定的Llama 4“巨兽”版本的发布,转而开发一个更强大的专有AI模型。

针对外界对其开源战略动摇的猜测,Meta发言人回应称,公司在开源AI方面的立场并没有改变:“我们计划继续发布领先的开源模型。我们过去并未发布所有研发成果,未来也将继续在开源和封闭模型之间保持平衡。”

资本的耐心:核心业务强劲,市场看好AI长线投资

尽管Meta在AI领域面临诸多挑战,其核心的在线广告业务依然保持强劲,这为其豪赌提供了坚实的基本盘,也让投资者得以保持信心。随着AI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投资者期待Meta近期的AI投资和人才招聘能够在未来带来回报。

扎克伯格在7月时曾表示,公司计划投入“数千亿美元”用于建设支持尖端AI项目所需的计算基础设施。这一声明被市场解读为其对Meta未来收入增长轨迹的强烈信心。美国银行的分析师指出,扎克伯格的言论也是在向AI领域的人才发出信号,表明“Meta正在成为AI创新的重要阵地。”

在即将于周三发布的财报中,预计扎克伯格需要向投资者详细阐述其AI人才招聘与战略转型的必要性,并证明其巨额投入能够换来相应的回报,以支撑公司市值的进一步增长。

与此同时,根据LSEG的预测,Meta第二季度的营收增长可能降至15%,低于去年同期的22%,这若成真,将是自2023年初以来最慢的增速。尽管Meta大规模的AI人才招聘可能不会导致其上调2025年总开支预期(预计在1130亿到1180亿美元之间),但Cantor的分析师认为,这笔投资仍会增加公司的支出压力。

目前,Meta与其他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人才争夺,被认为类似于2017年自动驾驶汽车热潮时的局面。当时,谷歌、Uber等公司为争夺顶尖的自动驾驶技术人才,纷纷提出高薪诱惑。交易追踪公司Crunchbase的首席产品官梅赫·高塔姆(Megh Gautam)表示:“这场竞争仍然像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因此你必须全力以赴,争取最好的机会。”

Harding Loevner的分析师兼投资组合经理乌代·切鲁夫(Uday Cheruvu)则指出,相较于几年前公司大力推动元宇宙战略时市场的疑虑,投资者对于Meta如今在AI上的开支和战略调整更为接受。

“现在不仅仅是Meta,所有公司都在做AI,因此大家的热情比以往更高。”切鲁夫总结道。(小小)

Top

1、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我国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292亿元,中国文化产业年度报告

2、钉钉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企业十大AI场景!,最近人工智能大会

3、新能源减碳能力可以,但放热引风云雨雪能力也很强很棘手,新能源减排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DFW/detail/krzcov.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祖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