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六大行上半年净利润合计6825亿元,资产质量稳中向好,2020年六大国有银行利润
截至2025年8月29日晚间,包括中国工商银行( 601398.SH、01398.HK)、中国农业银行( 601288.SH、01288.HK)、中国银行(601988.SH、03988.HK)、中国建设银行( 601939.SH、00939.HK)、交通银行(601328.SH、03328.HK)、中国邮政储蓄银行(601658.SH、01658.HK)在内的国有六大行半年报全部披露完毕。
面对净息差持续收窄的大环境,国有大行正从规模扩张走向质量竞争,多家银行高管表示,将综合施策推动净息差在合理区间内边际趋稳。
工商银行在其下半年的经营重点计划中强调,要细致地执行稳定经济的存量和增量政策,确保产品和客户定位精准,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有效预防和化解在关键领域的风险,以巩固其经营基础。
有六大行业绩分化,工商银行营收居首
工商银行以1681.03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位居首位,但同比下降1.4%;建设银行以1620.76亿元紧随其后,同比下降1.37%。农业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1395.10亿元,同比增幅达2.70%,是六大行中净利润增速最快的银行。中国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1175.91亿元,同比下降0.85%。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92.28亿元和460.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85%和1.61%。
观察者网 制
资产规模方面,六大行均实现稳步增长。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的资产规模较上年末增长7.20%至52.32万亿元,稳居首位。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的资产规模均超40万亿元,分别为46.9万亿元、44.43万亿元。中国银行的资产规模较2024年末增长4.93%至36.79万亿元。
净息差持续收窄是银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受LPR重定价及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影响,利息净收入普遍下降。建设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3.16%;农业银行因利率变动导致利息净收入减少289.02亿元。
为对冲息差压力,多家银行通过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投资交易等业务增加非利息收入。
资产质量是衡量银行健康度的重要指标。整体来看,六大行资产质量稳定向好。
上半年,国有六大行拨备覆盖率整体保持在充足水平,反映出稳健的风险抵御能力。其中,农业银行(295.00%)和邮储银行(260.35%)处于行业较高水平,建设银行(239.40%)、工商银行(217.71%)和交通银行(209.56%)也均显著高于监管要求。多数银行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有所提升,如交通银行增加7.62个百分点,建设银行上升5.80个百分点,显示其审慎计提拨备、增强风险缓冲能力的策略。唯一出现下降的中国银行(197.39%),波动在合理范围内。
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均为1.28%,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0.03个百分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均较2024年末降低0.01个百分点,均为1.33%。
值得注意的是,六大行均计划实施中期现金分红,合计派息规模超过2000亿元。具体来看,工商银行拟每10股派发人民币1.414元(含税);农业银行拟每10股派发人民币1.195元(含税);中国银行拟每10股分派普通股现金股利人民币1.094元(税前)。
聚焦主责主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2025年上半年,国有六大行在金融“五篇大文章”框架下持续推进各项战略部署,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大领域展开系统性工作,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所提升。工商银行通过构建“1+5”政策体系,建立超2000人的核心专家库和万人科技团队,强化组织支撑。该行科技贷款余额突破6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同样超过6万亿元,普惠贷款余额近3.4万亿元,同比增长17.3%。中国银行科技贷款余额达4.59万亿元,授信户数超16万户,绿色贷款余额增长16.95%至4.54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16.39%至2.65万亿元。
建设银行科技贷款余额5.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81%,绿色贷款余额5.72万亿元,增长14.88%,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74万亿元。农业银行科技贷款余额4.69万亿元,增长21.0%,绿色贷款余额5.72万亿元,增长14.6%,普惠贷款余额4.24万亿元,增长17.9%。交通银行为6.8万户企业提供科技贷款支持,余额突破1.5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超过8700亿元,普惠贷款余额8524.01亿元,增长12.96%。邮储银行科技贷款余额突破9300亿元,服务科技型企业超10万户,绿色贷款余额9586.39亿元,增长11.59%,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2万亿元。
在养老金融方面,各行积极布局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大领域。工商银行各类养老金管理规模5.4万亿元,服务55岁以上客群超2.1亿户。中国银行社保卡累计总有效卡量1.26亿张,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管理数452.64万户。农业银行实体社保卡、电子社保卡、医保码用户数分别达2.78亿、1.83亿、7901万,个人养老金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71.9%。交通银行养老产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1.39%,养老金托管规模居行业前列。邮储银行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户超千万户,缴存规模较上年末增长28.85%。
数字金融领域,各行加速数字化转型。工商银行开展领航AI+行动,建成企业级千亿参数大模型“工银智涌”。中国银行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达9759万户,同比提升8.59%。建设银行手机银行和“建行生活”月活用户达2.43亿户,增长14.40%。农业银行发布掌银10.1版,“农银e贷”贷款余额6.52万亿元,增长13.7%。交通银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超过2860亿元,互联网贷款增长8.52%。邮储银行大数据平台实时数仓日均处理数据量超50亿条,同比增长约80%。
总体来看,国有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在金融“五篇大文章”框架下持续推进产品创新、服务优化和机制完善,各项贷款余额普遍实现增长,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在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方面发挥了相应作用。
1、活力中国调研行丨草原上的算力之城 看绿电如何“就地变现”
2、教育部发布留学预警 提醒近期拟赴菲留学人员进一步加强风险评估
3、南苏丹主要粮食作物是高粱,收获了以后磨成面,煮糊糊吃,南苏丹吃什么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