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4 01:10 作者:何处不染尘
美国插了印度精准一刀!巴基斯坦迎来“反恐窗口期”
8月11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将俾路支解放武装(BLA)及其武装列入外国恐怖组织名单(FTO),即日生效。
这对印度来说是一个噩耗,而且还只能敢怒不敢言。
在美公告中,美国还将俾路支“马吉德旅”列为特别指定全球恐怖组织(SDGT),并列举了它们近些年犯下诸多恐怖罪行。
在美印关系恶化之时,美国宣布这一决定,针对谁?不言而喻。
反过来,这也证明BLA背后有一股浓浓的咖喱味,美国是完全清楚的。
如果在8月11日之后,印度再敢暗中资助俾路支的恐怖组织,那么,印度将被美国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享受跟伊朗一样的制裁“待遇”。
美国这一刀可谓精准,印度将失去其破坏巴基斯坦稳定的最重要抓手,失去破坏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工具,失去假借“反恐”名义插手南亚事务的借口。
虽然客观上对中巴有利,但美国的出发点是自身利益的需要。
BLA和“马吉德旅”,中国人可以说是对它深恶痛绝。
它们不但袭击在巴基斯坦的中资企业、中国工程师、中国外交人员,它们连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也不放过。
大家可能还记得三年前的孔子学院(卡拉奇大学与四川师范大学合办)血案。
2022年4月26日下午,学院院长黄桂平,四川师范大学公派教师丁木舫、陈赛和巴基斯坦司机哈立德坐面包车出门,在必经之路遭遇一名女子的自杀式爆炸袭击。
黄桂平、丁木舫、陈赛和司机哈立德当场身亡,车上另一名教师王钰清受伤。
这名恐怖分子引爆炸弹时,离面包车不过五米,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恐怖袭击。
血案震惊了巴基斯坦朝野,震惊了中国人。
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第二天前往中国大使馆吊唁,他写下留言,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严惩罪魁祸首。
当时,国内网友就怀疑是俾路支的恐怖分子干的。果不其然,“马吉德旅”很快就出来宣称对此事负责,还叫嚣要“书写新篇章”。
2023年8月,“马吉德旅”在瓜达尔港袭击中国工程师车队,由于巴基斯坦军警提前部署,当场击毙1名恐怖分子,打伤3名恐怖分子。中方车队转移到东湾路营地,安然无恙。
2024年3月,巴基斯坦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一支车队在路上遭遇一辆满载炸药汽车的自杀式袭击,有5名中国公民和1名巴基斯坦司机遇难。
对于BLA和“马吉德旅”这类恐怖组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当时说过:
“恐怖主义是全人类公敌,中国人的血不会白流。中方坚定支持巴方反恐努力,将同巴方一道全力追凶”。
中国和巴基斯坦对打击恐怖主义的态度一向是坚决的,也做了很多工作。
但BLA为什么在多年打击之下,仍然能保持活跃?
这不只是印度的问题,还跟美国和欧盟有关,西方长期充当俾路支各派武装的“保护伞”。
俾路支恐怖组织的来历
1947年印巴分治,俾路支地区的卡拉特土邦王公亚尔.汗也要独立建国,但最终划入了巴基斯坦领土。
俾路支地区随后爆发武装叛乱,与巴基斯坦政府军打打停停,直到1977年才被平息。
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巴基斯坦成了抵抗苏军的后勤基地。
一些俾路支人觉得机会来了,就决定投靠苏联,建立“俾路支解放武装”(BLA:Balochistan Liberation Army)
苏联解体后,1992年,巴基斯坦政府取缔BLA,俾路支人通过议会竞选席位来代表其利益。
然而,印度却认为凡是俾路支分裂组织都应当支持,可以让巴基斯坦疲于奔命,无力发展经济。
同时,美国也想得到瓜达尔港,在印度洋建立最关键的海军基地。而要实现这一点,就不能让巴基斯坦政府对俾路支省进行有效管理。
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俾路支再次出现武装组织,重新打出BLA旗号,只不过此时的BLA投靠的主子变成了美印。
2005年—2009年,BLA进入活跃期。穆沙拉夫将军决定动武,但美国以“人权”为名威胁要制裁巴基斯坦。
美国国会还成立了“俾路支省调查和监督小组”,阻止巴基斯坦出兵。
2011年10月4日,印度与阿富汗加尼政府签署了《战略伙伴协议》,根据这份协议,印度情报人员可以自由进出阿富汗。
印度在阿富汗的赫拉特、坎大哈、贾拉拉巴德、马扎里沙里夫四个城市设立了领事馆,安插了大量“外交人员”。
印度在阿富汗的使领馆数量之多,连美国都比不上。
印度调查分析局(RAW)和印度国防情报局(DIA)就此与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组织建立了秘密合作关系,BLA这枚“炸弹”被引爆。
印度情报机构还为俾路支恐怖分子建立了多个武装组织,“马吉德旅”就是其中之一。
BLA是由俾路支的马里家族所控制,“马吉德旅”创建者阿斯拉姆从19岁开始就跟着马里家族混。
“马吉德旅”坐大之后,就想跟马里家族争夺BLA的控制权。阿斯拉姆为了证明自己对金主的忠诚度,2018年8月11日,他派自己的22岁亲生儿子拉罕去当“人体炸弹”,袭击达尔本丁地区的中国车队。
拉罕当场把自己炸死,车上的三名中国员工受伤。
阿斯拉姆用儿子生命换来了金主与他建立单独联系,于是他就更卖力了。
2018年11月23日中午,三名马吉德旅恐怖分子企图闯入中国驻卡拉奇总领事馆。
巴基斯坦警察果断开枪,恐怖分子全部被击毙,有两名警察牺牲,指挥交火的女警官塔尔布尔成了巴基斯坦的英雄。
2019年开始,“马吉德旅”与BLA虽然保持着从属关系,但事实上是分庭抗礼。
它们背后的金主很乐意看到它们“竞争”,这样,它们就会更加卖力地从事恐怖活动,说到底就是为了钱。
欧盟那些白左“圣母”也是俾路支恐怖组织的庇护人。
在布鲁塞尔,俾路支流亡头目住在欧盟提供的豪宅里,在X平台发起Free Balochistan(自由俾路支斯坦)话题,建立恐怖组织的宣传账号,将“键盘+炸药”结合。
BLA的背后主要还是印度情报机构,巴基斯坦方面也多次公布过证据。
据巴基斯坦反恐法庭卷宗第FTC-9/2025号文件显示:2024年11月,俾路支分裂势力头目塔里克·蒙加尔在伦敦多切斯特酒店与一名商人秘密接头。
英国军情部门帮助巴基斯坦录下了他们的对话。确认该商人为印度籍,是一名情报人员,他承诺“每月20万美元支持俾路支某个项目”。
巴基斯坦还出示了印度情报人员资助恐怖分子的银行资金凭证,还有数张双方接头照片,以及印度情报官员与俾路支恐怖组织头目纳扎尔的通话录音……
2020年11月14日,巴基斯坦外交部长库雷希和军方发言人伊夫蒂哈尔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公开指出印度在阿富汗境内策划针对巴基斯坦的恐怖袭击,包括中巴经济走廊的一些项目。
但西方对此都视而不见。因为俾路支恐怖分子的存在,符合它们与印度的共同利益。
然而,当印度情报机构在加拿大搞恐怖活动,暗杀锡克教领袖后,西方与印度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特朗普上任后,尤其是在印巴“57空战”之后,印度这个饭桶,就失去了价值。
美国调整了与巴基斯坦的关系,结束了双方多年的外交冷淡与疏离。美巴关系从安全为中心转移到了以经贸为中心。
有人说美国会将巴基斯坦拉过去,其实这是杞人忧天式的焦虑。中巴两国这几十年,什么风风雨雨没有见过,巴基斯坦朝野上下,对中国的信任是美国根本无法相比的。
美国身段很灵活,政策也没个准。
以前美国管BLA这帮人叫“自由战士”,现在叫“恐怖分子”,切换自如,毫无原则可言。
以前美国管印度叫最大的“民主国家”,现在叫“死亡经济体”。
美印关系恶化,自然会联动到美巴关系。
从客观上来说,美国搬走了巴基斯坦反恐道路上的一个大障碍。
今天,据《环球时报》报道,巴基斯坦安全部队在4天之内打死了50名恐怖分子。
俾路支省的反恐行动刚刚开始,50名恐怖分子只是“前菜”。
只有把这些恐怖分子从肉体上消灭,我们的外交机构、工程师、企业职员、教师们,才会更加安全。
南亚局势正在变化,印度是唯一的受伤者,我想不会有人同情印度吧?
印度接下来面临的问题会更严重,因为如果印度害怕被美国制裁而切断了对BLA的资助,到时,这些恐怖分子必定会反噬印度。
巴基斯坦军队应当抓住这个反恐窗口期,放手猛锤恐怖组织,军事装备如果有欠缺,可以找东大。
不过,由于美国极为善变,这个反恐窗口期不会很长。
所以必须抓紧,希望能在三年之内扫清恐怖组织。
1、女子在地铁站遭强吻,女大学生在景区被捅多刀身亡,精神病患者犯案该如何有效惩处?
2、国人友好,中科院1区TOP期刊被踢!,中科院期刊分区2021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