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歼-36?美国海军六代机终于露真容,原来也“跟着中国学”了……
在五代机时代,无论是歼-20还是歼-35,总有西方媒体戴着有色眼镜说是“中国五代机抄袭美国”。没有想到的是,在歼-20率先开创了采用全动鸭翼布局的隐形战斗机潮流之后,美国空军的第六代战斗机F-47“违反祖训”地选用了“不利隐形”的鸭翼布局。如今美国海军的六代机概念图也终于亮相,眼尖的美国网友发现,它竟然采用了“不利机动”的上部进气道——再次与中国已经试飞的歼-36重合了。
美国“动力”网站“战区”频道称,美国诺格公司最近公布了为美国海军研制的下一代航母舰载战斗机F/A-XX的官方概念渲染图。参与美国海军六代机竞标的几大军工巨头中,目前洛马公司已经落选,只有波音公司和诺格公司在竞争F/A-XX项目,外界普遍认为波音公司不可能为美国海军和空军同时研制两种截然不同的六代机,因此波音公司的版本大概率会是基于F-47的改进舰载版本,基本没有了神秘感,而诺格公司推出的六代机设计到底什么样,就更让人好奇了。
在诺格公司官网上,首次展示了F/A-XX战斗机正等待从航母甲板上弹射起飞的概念图,从中可以看到该机前半部分,包括机鼻、驾驶舱和前机身的特点。它显然为隐形效果进行了优化,采用机身融合设计,流线型的机身外形暗示它应该采用了下一代隐形技术。机鼻看起来相当宽,为装载更大直径的雷达天线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报道称,该机驾驶舱的大型挡风玻璃表明其视野良好,但似乎显示它采用单座设计,这让不少观察家觉得吃惊——因为六代机需要处理海量的战场情报,双座设计,无论是并列双座还是串列双座都有利于执行高度复杂的远程任务。
诺格公司此前发布的六代机概念图,同样采用上部进气道
同时诺格公司的F/A-XX战斗机概念设计有大而圆的机腹,表明其内部可以容纳相当大的燃油和武器。为了适应甲板起飞和着陆的苛刻要求,该机配备了重型起落架,以及双轮前起落架。
但最有趣的地方是该机采用了上部进气口。概念图上可以看到,其机身左侧‘肩膀’位置有一个稍微弯曲但大致矩形的进气道,按照常理,右侧也有同样的进气口为另一台发动机供气。
报道称,进气口设计是隐形飞机最敏感的特征之一。尽管诺格公司研制的B-2和B-21隐形轰炸机都采用了类似的上部进气道,有利于减少下方的雷达反射面积,但问题是当战机进行高机动飞行时,机身会遮蔽上部进气道导致进气量不足,影响发动机推力甚至导致发动机熄火。因此对于不需要大机动动作的隐形轰炸机而言,采用这样的设计并不奇怪,但对于需要执行空战任务的F/A-XX战斗机,选择上部进气道就很不寻常了。
YF-23技术验证机的进气道仍在下方
报道称,F/A-XX的总体概念让人联想到诺斯罗普当年的YF-23技术验证机,其特点是标志性的菱形机翼和巨大的倾斜垂尾。“但与F/A-XX概念不同,YF-23的双进气口安装在机翼下面。”
有意思的是,中国歼-36六代机去年年底亮相时,西方媒体对其采用的机背进气道提出各种质疑,理由也是认为这种设计会影响到其机动能力,并由此认为歼-36只是战斗轰炸机而非传统的战斗机。但是如今F/A-XX也采用类似设计时,这些西方观察家却避而不谈,转而吹嘘它的大航程特性能够满足在太平洋地区的作战需求。
F-47“违反祖训”地采用了影响隐形效果的鸭翼布局
对于为何歼-36采用机背进气道布局,其实笔者已经说过多次了——六代机凭借全向隐形和超远射程空对空导弹,将重新改写未来空战模式,单纯的空中机动能力重要性大幅降低,因此机背进气道带来的隐形优势加成,远远超过了它对空中机动能力的负面影响。如今诺格公司也选择类似的设计,很可能也是对未来空战模式做出了相同的判断。
话又说回来,如果按照那些西方媒体的标准,这种程度的“巧合”就足以证明“美国六代机在抄袭中国了”。何况第一次的F-47与歼-20都用鸭翼是“巧合”,可美国海军的六代机与中国歼-36在设计上相似,也真的是巧合吗?那么神似055大驱的美国海军下一代驱逐舰DDG(X),又该怎么说呢?
1、(成都世运会)外籍涉赛人士零距离感受成都烟火气:火锅太辣了,但超美味
2、“教师选调拟录取多名10分以下考生”?当地联合调查组通报→
3、特写:达尔汗文艺队唱出殷殷援疆情,2022年定向士官招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