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语道破:中美关税“休战”,有几个错误认知需要澄清
8月12号是上一个90天关税暂停的截止日,这个暂停指的是美方四五月份通过所谓的“解放日”施加“对等关税”,一度将中美关税推高至三位数,事实上切断中美贸易并引发危机后,美方主动提议召开的日内瓦磋商——日内瓦磋商达成了一个框架,其中包含一项停战协议:暂缓90天。
在经历了日内瓦、伦敦和斯德哥尔摩三个阶段的磋商与交流后,当前的态势已经比较明确地展现出来。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个态势?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
考虑到全球贸易体系和大国战略博弈的核心特征,目前形成的共识是:确定性总比不确定性要好。在无法让美方立刻重回基于国际经济和贸易基本原理的多边主义正常对话框架前提下,通过这种对话和磋商形式,将中美围绕贸易问题、以关税和非关税工具为主要武器的博弈,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是各方能够接受的公约数。即使不可能立刻好转,但将冲突的烈度、方向和范围有效地明确下来,并在这个烈度下维持双方经贸关系相对稳定地展开、持续进行正常的经贸活动,避免为国际经贸体系注入更多不确定性、反而注入更多确定性,这是各方乐见其成的。
每次磋商后能够做到几件事:第一,维持住那个框架,增加各方对框架的认可和接受程度;第二,以务实方式冻结并控制双方博弈的力度——即美方加征10%关税、暂停追加24%,中方做出对等反应(征收10%、暂停24%),使得中美经贸关系能够实际运行下去,并阻断可能产生进一步不确定影响的因素。
例如,观察整个进程,从日内瓦到伦敦再到斯德哥尔摩,一个显著变化是:中间曾有一段时间,美国认为可以通过EDA软件制裁、航空发动机制裁等“盘外招”迫使中国让步。而中方则完善了包括最初稀土、现称为战略矿产出口管制机制在内的一系列非关税反制工具,如不可靠实体清单、出口管制限制物项等——这一系列工具让美方意识到,最好与中方保持相对稳定,美方那根随时挥舞的关税大棒,无论以何种名义,最好不要砸向中方。
有人做过简单分析:在4月2日到5月日内瓦接触前,美方将关税拉高至125%以上,中方实施对等报复导致中美贸易在相当程度上被切断后,美方感受到的压力远超预期。中方提供的产能对美国而言是不可替代的。
对美国政府来说,一个明确的问题是:为何5月份主动提议日内瓦接触?在“小鸡博弈”中,这其实意味着“chicken out”(认怂退让)。原因在于以复活节、圣诞节、感恩节及美国高校开学季为代表的旺盛购物季。对美国普通民众而言,如果美方坚持单边施压而中方保持对等报复,不仅可能导致超市出现空货架危机,美国核心商品通胀带来的经济压力,以及中美贸易中断后从港口、卡车运输到终端销售行业带来的失业影响,对美国经济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对身处美国国内政治生态中的特朗普政府而言,同样是不可承受之重。
因此,美方才会主动提议恢复接触,并从日内瓦开始建立专门的中美经贸磋商机制。
2、六大类体育消费场景典型案例,展现广东体育产业的蓬勃活力,体育消费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