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高官膨胀了:不想当下一个中国,印度高调宣布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据韩国媒体《朝鲜日报》16日报道,印度钢铁部秘书桑迪普·庞德里克(Sandeep Poundrik)近日接受专访时表示,印方寻求与韩国建立战略性钢铁合作关系,呼吁深化两国的产业合作并构建战略联盟,计划通过整合韩国的技术专长与印度不断扩张的制造基地,以巩固两国在全球钢铁价值链中的地位。
庞德里克解释称,印度政策愿景的核心是立志成为“具备自主能力的全球制造基地”,但这并非要效仿中国过去的发展路径,而是要打造一套植根于质量、创新与规模优势的独特产业模式。当前印度正从低成本劳动力驱动的出口模式,转向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生产。
谈及印度产业战略与中国的不同,庞德里克宣称,印度的优势在于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的国内市场、技术娴熟的工程师群体、完善的机构体系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他还强调,在技术层面,印度已有两家钢铁制造商跻身全球前十。
8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就中印关系答问时表示,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大国、全球南方重要成员,做相互成就的伙伴,实现“龙象共舞”,是双方正确选择。
桑迪普·庞德里克。印度驻首尔大使馆
据国际钢铁行业组织“世界钢铁协会”(World Steel)6月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全球主要钢铁生产国前三名仍为中国(粗钢产量10.05亿吨)、印度(1.494亿吨)和日本(8400万吨)。
去年全球前十大钢铁企业,有6家来自中国,印度的塔塔钢铁集团位列第十名。印度的京德勒西南钢铁公司(12)、印度钢铁管理局公司(20)进入全球前50强,中国则有28家企业入围。
前10大钢铁巨头还有韩国的浦项制铁集团。据韩媒报道,庞德里克在采访中表示,印度汽车与消费电子行业扩张催生的特种钢材需求,为浦项制铁等韩国企业提供了建立本土化生产基地的机会。
他还提到,韩国汽车制造商现代集团在印度汽车行业的成功案例,也证明了双边产业合作的潜力,双方可在研发、技术转让、制造等价值链环节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不过,浦项制铁依然看好印度市场钢材需求增长的潜力,其认为在印度当地生产钢材比更具成本竞争力。
今年2月,浦项制铁发布2024年经营业绩报告,其中提到,计划通过加大对印度和北美国家等高增长、高利润市场的投资,在钢铁业务中抓住全球商业机会,以进一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专访中,庞德里克也被追问印度将如何改善投资环境。他表示,印度政府正通过设立专项工作组,加快法定审批与环境审批进度;各邦政府也将推出利商政策,吸引投资;此外,印度钢铁部门每年将举办“印度钢铁大会”(Bharat Steel Conference),推动联邦政府与各邦政府间的对话,旨在消除行政与基础设施障碍。
1、欧洲领导人受邀前往华盛顿,同泽连斯基、特朗普举行会晤,四六级各高校平均分
2、普特会后,特朗普与8名欧洲领导人电话会议,特朗普向欧洲盟友开火的内容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