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8 08:45 作者:蝴蝶心中的花
架构化造车再进化,SMA才是沃尔沃新底牌?,沃尔沃cma架构
在如今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下一步该怎么走”是所有传统豪华品牌都会面临的选择,而对于沃尔沃来说这个问题更加严峻。
数据显示,2024年沃尔沃全球新能源车型占比已达46%,但在中国市场这一比例仅为15%,与本土新势力品牌的差距显著。这种压力倒逼沃尔沃必须拿出更具竞争力的技术方案。
因此,SMA(Super Modular Architecture)超级混动架构在这样的背景下便应运而生。
沃尔沃的破局之路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正在重塑竞争格局。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其中插电混动车型占比超过35%,沃尔沃在市场调查中发现了几个有趣的现象。例如在新能源车型中,车越大越需要燃油作为补充能源。同时,传统豪华品牌的全新混合动力车型为数不多,其中有一定市场的只剩下奔驰PHEV车型和沃尔沃的T8车型。
传统豪华品牌的混动车型,采用的技术普遍是以燃油车为基础,直接加入电机得来的“油改电”混动技术,虽然保持了品牌调性,但存在着纯电续航短、能耗高的问题。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上,凭借产品力已经很难与自主品牌直面竞争。
与此同时,中国双积分政策的收紧也成为关键催化剂。
2025年新能源积分考核比例将提升至38%,且单车积分分值下调40%,这意味着沃尔沃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新能源车型的积分贡献。
SMA平台的诞生,本质上是沃尔沃对市场需求与政策约束的双重回应。而作为SMA平台的首款量产车型,XC70承担着三重战略使命:技术标杆、市场卡位、品牌重振。
首先,作为SMA超级混动平台技术落地的“样板”车型,XC70搭载了P1+P2+P4三电机构型与3DHT混动专用变速箱,实现了CLTC 200+公里纯电续航与5.28秒零百加速的性能组合。
其次,XC70定价预计为40-50万元,精准填补了XC60(30万级)与XC90(50万级)之间的市场空白,对标了代表中国品牌新生力量理想L7 Max(37.98万元)和代表传统豪华品牌的宝马X5插混(60万元),以“豪华品牌+亲民定价”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并且,沃尔沃XC70将通过SMA平台的智能化功能,试图打破消费者对于沃尔沃“安全但保守”的固有印象。
在混动系统之外,XC70还标配了高速NPA领航辅助驾驶、AI大模型、场景助手这些提供情绪价值的功能,都在传递沃尔沃“智能+混动”的时代观。
SMA超级混动平台的技术突破
相较于沃尔沃此前的T8混动系统(P1+P4双电机+8AT),SMA平台实现了体验的升级。
由于采用三电机协同方案,新增的P2电机(107kW)与P1(60kW)、P4(156kW)电机的组合,可以覆盖到更多的场景。
在纯电模式下,P2+P4实现四驱;增程模式中,P1发电供P2+P4驱动;全功率模式下三电机同时驱动,系统综合功率达到了350kW,扭矩700N·m。
这种架构的输出稳定性,可以使XC70在-30℃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90%以上的动力输出。
此外,3DHT混动专用变速箱取代了传统8AT变速箱,其通过三挡变速实现更宽的高效工作区间。在城市拥堵路况下,XC70可以纯电行驶,避免发动机低效运行;高速巡航时切换至3挡,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轮,传动效率提升15%。
SMA平台的另一大突破在于其智能化基底。
新能源时代的中场叙事
在沃尔沃的规划中,未来将推行“纯电+超混”双轨战略。
据悉,在XC70之后,SMA平台未来将覆盖中型至大型SUV/轿车,支持单电机、双电机等多种动力形式。例如,2026年推出的S80插混版将采用P1+P4构型,纯电续航提升至250km(CLTC),主打商务出行市场。
此外,通过使用30%再生钢材、25%再生铝,以及电池包8年/15万公里质保,SMA平台车型全生命周期碳减排目标较传统车型降低40%。这与沃尔沃“2040年全球气候中和”的愿景契合。
值得一提的是,沃尔沃的新能源战略将与中国市场深度绑定。
例如,SMA平台的研发与生产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其电池由宁德时代提供,电机采用精进电动的扁线绕组技术,热管理系统与三花智控联合开发。这种本土化合作使XC70的零部件成本较进口版本降低18%,为其定价策略提供了空间。
制造XC70的成都工厂目前已完成SMA平台产线改造,年产能规划20万辆。本地化生产不仅缩短了交付周期,从进口的3个月降至1.5个月。
尽管在沃尔沃的新能源叙事中,SMA平台展现出显著优势,但其仍需要面对挑战。首先由于三电机+3DHT的复杂架构对可靠性提出极高要求,其系统整合的难度超出以往。尽管沃尔沃曾自研量产了横置V8发动机,但仍不能企及发动机与电机、电池、电控的系统复杂度。
此外,中国消费者对沃尔沃的品牌联想仍以“安全”为主,有着认知惯性,提及“技术领先”的比例不足20%。而反观国产新势力品牌,已经通过“技术发布会+用户共创”模式,已建立起更强的科技标签。
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则是更大的挑战,2025年“BBA”将密集推出新一代插混车型。同时,本土品牌也在加速技术迭代,形成“上下夹击”的局面。如何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找准时机“杀入”,将有可能决定沃尔沃未来的命运。
结语
SMA平台的推出,标志着沃尔沃从单一的“安全标签”向“技术品牌”的战略转型,但不变的是其安全、环保、质量、内敛的“豪华观”,以及智能+混动的“时代观”。
沃尔沃通过架构级的重构实现的技术突破,如三电机协同控制、3DHT变速箱、智能化基底,为豪华混动市场树立了新标杆。
然而在新能源赛道,技术优势并不必然转化为市场胜势。能否在未来两年最后的窗口期内完成品牌形象重塑、供应链优化与用户心智占领,将决定沃尔沃能否在这场“豪华品牌生存战”中突出重围。
对于传统豪华品牌而言,电动化转型既需要“从0到1”的技术创新,更需“从1到N”的生态构建。
当技术不再用来打“炫技牌”,而是扎根于用户需求、政策环境与产业链实际时,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竞争力。这或许就是沃尔沃给出的最具价值的答案。(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作者|王垚,编辑|李玉鹏)
1、回想童年感觉最快乐的就是夏天在溪里游泳,小溪快乐童年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