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美国薅中国羊毛太狠了,这破玩意不能要!
美国薅中国羊毛太狠了,这破玩意中国不要!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美国薅中国羊毛,真的是太狠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都知道,中美重启对话后相互降低了关税,同时也彼此放松了出口限制。然而,在中国开始重新审批对美稀土出口申请后,美国政府在芯片领域给中国什么回报呢?美国规定,英伟达仅能向中国出口H20型号。这款芯片是给中国特供的,其性能仅仅是美国自用的H100芯片性能的7.5%到15%。这不是欺负人是什么?
然而,这还不是最狠的,美国政府最近在芯片领域的操作,简直刷新了全球贸易规则的底线,让人无法接受。多家权威媒体报道,英伟达和AMD两家芯片巨头为换取对华出口许可证,竟同意向美国政府上缴中国芯片销售收入的15%。也就是说,给中国出口那么垃圾的芯片还卖高价,简直岂有此理。而且,这种将企业商业行为与政治诉求捆绑的“抽成式管控”,不仅暴露了美国霸权主义的荒诞性,更揭示了其科技领域“既想赚钱又想卡脖子”的畸形心态。说白了,这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从中国身上揩油、抽血!
一、抽成式管控:美国资本与权力的共舞
美国商务部向英伟达发放H20芯片出口许可证的决策,发生在黄仁勋与特朗普会面两天后,这种“政治献金式交易”的特征昭然若揭。伯恩斯坦分析师估算,若按出口管制前的销售预期计算,英伟达2025年在中国市场将获得约230亿美元收入,15%的抽成相当于每年向美国财政部输送34.5亿美元“战争红利”。
这种抽成机制打破了传统出口管制的边界,将政府权力直接嵌入企业利润分配体系。美国政府通过行政许可权,实质上建立了“芯片税”制度——企业要获得市场准入资格,必须向权力体系缴纳“忠诚税”。这种做法既反映了特朗普政府财政赤字的焦虑,也暴露了其“美国优先”政策下对跨国资本的直接掠夺。由于AI芯片拥有很高的技术门槛,所以美国抽走的这些成本,相当于直接是美国政府从中国身上抽血。
二、特供芯片的致命陷阱:美国奸商嘴脸跃然纸上
H20芯片本就是美国科技霸权的“双面绣”。作为专门针对中国市场设计的“特供版”,其算力被削至H100标准版的7.5%到15%,这种“阉割式出口”本身就充满技术歧视。试问,我们高价购买这种AI芯片,相当于我们的AI运算成本明显高于美国。坦率说,中国真的不需要这种垃圾芯片,因为现在华为等企业也已经有了更好性能的AI芯片,其中华为的昇腾910B性能就是H20的两倍多。更何况,预计2025年下半年,华为的920B即将量产,其性能将较910B至少提升50%,综合性能将超越英伟达的A100,紧追H100。试问,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仅仅用这种烂芯片就想忽悠中国消费者的钱,还想拿这个交易中国的稀土,这如意算盘打得太好了!坦率说,这也是为啥上一次中美谈判本来计划谈4天,结果两天就结束了谈判的原因。中国不答应,那就慢慢杠!
更严重的是,大公网披露的供应链信息显示,该芯片可能通过电源管理模块植入远程关闭电路,或修改固件引导程序实现地理围栏控制。中国网信办7月31日的约谈直指要害:若芯片存在硬件“后门”,攻击者可窃取AI模型参数、破坏训练完整性,甚至引发系统级失控。人民日报尖锐质问“五分之一性能凭什么要中国市场买单”,这不仅是技术安全考量,更是对美国科技伦理的彻底否定。一旦查实,我们就应该对英伟达进行高额罚款。与此同时,对于英伟达的垄断,我们应该对其展开反垄断调查。美国不是想从对中国出口H20中获得好处吗?那中国就先下手为强!
三、中国市场的战略定力:垃圾产品我们不要
面对美国软硬兼施的“芯片外交”,中国的反制展现出战略纵深。网易新闻客户端披露,中方在约谈英伟达时采取“零容忍”态度,要求其提交安全证明材料。这种技术主权的坚守,与2022年《数据安全法》构建的防护体系一脉相承。更关键的是,国产替代进程已形成加速度——华为昇腾系列芯片在2024年实现75%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寒武纪思元系列在云端推理场景市占率突破30%。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的许可证积压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7月,芯片出口申请审核等待时间已超180天。这种低效管制客观上为中国芯片产业争取到战略窗口期,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AI芯片自给率较之前正在加速上升。坦率说,如果美国向中国供应A100和H100还可以考虑,如果只是供应H20,我们就可以直接拒绝不用了。至于美国还要收中国的“芯片税”,那也没关系,直接罚相关企业几十上百亿美元,咱先“收税”!
四、霸权逻辑的自我反噬:美国的好日子没几天了
特朗普政府这种“抽成式管控”暴露了美国科技霸权的内在悖论:既要通过市场准入维持企业竞争力,又要借助政治手段压制技术扩散。彭博社追踪数据显示,英伟达在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份额已从2022年的82%降至2025年的54%,这种“脱钩”趋势并未因H20解禁而逆转。与此同时,中国华为的AI芯片的市场份额正在快速增长。现在看,美国是注定要错过中国的AI高速发展时代了。
更讽刺的是,美国对盟友的技术封锁产生连锁反应。试想,中国会寻找替代品,其他国家就不会吗?。相信不久以后,这种“技术民族主义”一定会重构全球产业链,倒逼更多国家加入去美化供应链建设。尤其是华为的芯片技术加上中国的开放大模型,真的是可以让美国尝尝中国的厉害了!
五、中国的突围之路:自主可控的历史机遇
央视财经频道报道,202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3万亿元,将占据全球市场的35%。坦率说,在中国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中国的芯片产业的研发和生产投资正不断加大力度,这种全产业链布局正在打破“卡脖子”困局:中微半导体5nm刻蚀机实现量产,上海积塔车规级芯片产线建成,长江存储232层3D NAND闪存良率突破70%。这些突破证明,美国的技术封锁客观上加速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涅槃重生。
当美国还在纠结如何从芯片中“抽成”更多利润时,中国已构建起“国产替代+技术迭代+市场验证”的良性循环。中国的战略定力,正是应对美国科技霸权最有力的回应。不用太久,AI芯片中国也就是再需要三年,就能基本追上美国,也许再有五年我们就能与美国平起平坐。
中美这场芯片博弈终将证明:依靠强权维系的技术优势终将枯竭,而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才能行稳致远。中国对“抽成芯片”的坚决抵制,不仅是维护技术主权的必要举措,更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历史契机。当国产芯片在性能、安全、生态维度全面突破时,美国这套“既想赚钱又想卡脖子”的把戏,终将成为全球科技史上的荒诞注脚。
无论我们愿不愿意,中国都走是哪个了一条注定艰难但必须坚持的自主创新之路上。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与政治讹诈,我们唯有以更坚定的战略定力、更扎实的技术突破、更广泛的产业协同,才能在芯片这一战略高地实现真正的自主可控。这条路,我们走定了!这条路,我们也一定能走出来,一定能获得最后的伟大胜利!必要的时候,稀土大棒还可以拿出来再胖揍美国!
来源|占豪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DPdYL3sTeD6ih5gCF1ugg
1、意媒:国米通过经纪人向曼联问询桑乔情况,但签不下卢克曼才签他,国际米兰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