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协议细节模糊、产能存疑”,美业者质疑特朗普签的都是空头大单
据央视新闻消息,特朗普政府已获得日本、韩国、欧盟等国的能源承诺。据协议,欧盟需在三年内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韩国承诺购买1000亿美元的能源,日本承诺大量投资美国能源基础设施。
“这涉及到我们尊称为‘政治数学’的手段,”谈及美国与欧盟、日本、韩国等贸易伙伴达成的协议时,有分析人士直言,“外交的最佳工具之一是模糊性。”
据ClearView Energy Partners对美国联邦数据的分析,2500亿美元约占2025年美国全球能源出口总量的80%。到2030年,美国天然气出口产能预计可以翻倍;但短期内,美国向欧盟大幅增加供应,可能意味着减少对全球其他客户的出口。
有报道称,各国承诺特朗普购买美国能源,但细节语焉不详。分析指出,至少在短期内,美国的贸易伙伴承诺购买的天然气等能源数量,超过了各国的需求以及美国的产能。
“这是新现象,在此之前,贸易协议通常追求清晰和可执行性,”前美国外交官兼能源部官员戴维·戈德温表示,“这些能源承诺既不清晰也不一定可执行,更像是政治性的鼓励。”
此外,目前尚不清楚与美国的贸易协议对欧盟实现气候目标的影响。短期内,更多天然气可通过替代煤炭助力目标实现,但购买过多天然气可能挤占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市场份额。此前,欧洲大陆的总体天然气需求预计未来几年将下降。
分析认为,美欧或将在采购问题上灵活处理。例如,欧盟可购买满载油气的大型油轮,不全部使用,转售给全球其他买家。他们也可能在实际执行中不断延期,从三年延至20年。
美国分析机构ClearView Energy Partners董事总经理凯文·布克表示:“这就涉及到我们尊称为‘政治数学’的手段,毕竟外交的最佳工具之一是模糊性。”
2019年5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参观美国一处LNG出口设施
白宫曾称,美国能源出口大幅扩展,日本承诺的5500亿美元投资部分聚焦于“能源基础设施和生产”,但没有展开具体说明。在日本承诺减少化石燃料消费之际,签署长达数十年的购买协议的价值尚不清楚。
同样的逻辑适用于韩国。韩国承诺购买1000亿美元美国能源,但没有明确期限。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能源专家米歇尔·金表示,按需购买,而非签订定期协议,将为天然气需求下降的韩国提供更多灵活性。她表示:“再次签订长期合同不是明智决定。”
为应对外界质疑,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向记者强调说:“我们相信这些数字是可以实现的……这是我们的提议。我们已经准备好进行采购。”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上海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海啸影响期间,上海潮位不会超过警戒值,上海海洋灾害
2、东北大学6名学生溺亡只是体面说法,真实情况太残忍,东北大学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