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盈转亏的爱奇艺,赴港上市能成真么?,爱奇艺 香港上市
爱奇艺微剧能崛起么?
随着近年来短剧的不断兴起,传统的长视频平台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纷纷寻求新赛道突破。“中国的网飞”之一的爱奇艺,终于交出了2025年半年的“成绩单”,而在当前,爱奇艺可能面临二次上市的关口,这份成绩单更加惹人关注!
一季度盈利,二季度亏爱奇艺的上半年
8月20日,爱奇艺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总营收为66.3亿元,同比下滑11%。归属于爱奇艺的净亏损为1.337亿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6870万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爱奇艺的净利润为1470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2.469亿元。
对比2025年第一季度,爱奇艺总营收为71.9亿元,同比下滑9%。归属于爱奇艺的净利润为1.821亿元,同比下降72%。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爱奇艺的净利润为3.044亿元,同比下降约64%。2024年总营收292.3亿元,同比下降8%;归母净利润7.6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60.32%。
和2024全年和2025一季度比起来,爱奇艺的净利润出现了亏损——这可是不同寻常的信号,特别是在爱奇艺“赴港上市”传闻满天飞的当下!
近日有消息称,爱奇艺已聘请美国银行、中金公司及摩根大通三家投行合作,推进其在香港的二次上市计划。知情人士透露,爱奇艺拟通过此次融资募集约2亿至3亿美元,并于三季度提交上市申请,目标是在2026年农历新年前(即明年2月中旬)完成上市。对此爱奇艺方面表示“暂时没有更多消息提供”。
如果消息为真,这已是爱奇艺自2021年、2023年后的第三次赴港上市尝试。而和前两次相比,此次的爱奇艺又多了一层“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微妙!
开疆拓土,成绩几何?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一家视频网站,爱奇艺的营收由会员服务、在线广告服务、内容分发及其他四部分构成。其中,会员服务是爱奇艺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比常年维持在六成以上。
但是这项核心业务,近年来隐隐有失速的趋势:公司会员收入二季度降至40.9亿元,同比下降9%,主要原因是“本季度内容储备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
今年一季度营收为44.0亿元,同比下降8%。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近双位数下滑。不过和2024年全年比,这项核心业务的收入下滑幅度已经有所企稳:去年全年同比下降13%至177.6亿元,爱奇艺给出的理由是“内容排播较轻”。
要知道,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开始,爱奇艺就已经开始不公布会员注册数了,只公布会员收入!
当时官方给的理由是“会员业务的核心目标已转向长期收入最大化(通过提升单会员收入、延长会员生命周期等综合指标实现)”。与此同期,数据显示,2023年,爱奇艺日均订阅用户规模从一季度的1.29亿下降至第四季度的1.003亿。
如今一年多过去,爱奇艺的会员收入非但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了!而会员收入下降的同时,爱奇艺的其它几项收入整体也有下滑的趋势。
具体而言,二季度爱奇艺在线广告服务收入12.7亿元,同比下降13%,原因是“部分广告主受宏观环境压力影响,调整了广告投放及推广策略”;内容发行收入4.4亿元,同比下降37%。
唯一出现营收增长的是其他收入,为8.293亿元,同比增长6%。在上一季度,爱奇艺其他收入8.309亿元,同比增长16%,不过对于这一业务板块,爱奇艺并未明确具体内容,仅表示是由某些业务线的增长驱动。
和收入相比,现金流往往显得更为重要:截至2025年6月30日,爱奇艺经营活动所用净现金为1270万元,自由现金流为-3410万元。同时,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以及计入预付款项和其他资产的长期受限制现金,合计为50.6亿元。而今年一季度,这一数字是57.0亿元。
在公司经营遇到瓶颈时,“开源”和“节流”永远需要同时进行。尽管面临收入端的挑战,爱奇艺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今年二季度,爱奇艺总成本为52.9亿元,同比下降7%。主要组成部分内容成本为37.8亿元,同比下降8%。当季销售及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9.6亿元和4.2亿元,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一家视频平台能够生存发展,核心当然是靠内容,而内容成本的下降,官方解释是“主要是由于本季度内容量减少”,但蕴含的潜台词或许是:对于收入的增长乏力,爱奇艺不再对内容研发生产投入过多的资金精力,转而以更保守的方式维持业绩的稳定。
而爱奇艺首席财务官汪骏所说的“我们有效地管理资源并优化资本结构,实现净利息费用连续七个季度下降,以支持长远价值创造”一番话,也印证了这点。
按照影视行业的普遍规律,媒体平台的会员收入与平台提供的内容息息相关,一旦在报告期内推出的影视作品成为受大众关注的爆款,短期业绩便会出现明显提升。正如2023年第一季度,爱奇艺凭借现象级剧《狂飙》,日均订阅会员数环比净增超1700万,达到1.29亿,会员服务营收55亿元,同比增长24%。
那么今年二季度,爱奇艺有这样的爆款么?这关系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事实证明,二季度的爱奇艺,在长剧+微剧两方面都有相对比较亮眼的成绩,也可以说明,爱奇艺并没有“躺平”。
长剧+微剧齐头并进“广电21条”助力未来?
根据云合数据,爱奇艺剧集总市占率连续四个季度领跑行业。多部爆款内容进一步巩固爱奇艺在女性和现实题材赛道的领先优势。
爱奇艺是靠长剧集起家的,先来看看长剧的表现。
据国际金融报,二季度,在长剧集内容方面,爱奇艺推出了《无忧渡》《临江仙》《书卷一梦》等古装剧集,主打悬疑剧的“迷雾剧场”推出了《乌云之上》和《借命而生》,但其中仅《临江仙》爱奇艺内容热度值破万,而“迷雾剧场”再度出现口碑滑铁卢。
不过,暑期档以来,爱奇艺连续两部剧集《朝雪录》《生万物》站内热度值接连破万,由著名明星杨幂主演的年代大剧《生万物》在8月中旬正式开播,当前在各大社交平台备受关注,热度值同样破万。当然这些剧对公司业务的提振,可能将会在今年三季度财报中更充分的反映!
说完了长剧,我们再来看看微剧:根据财报,二季度爱奇艺微剧日均播放时长和播放UV(独立访客)均实现环比双位数增长。今年以来,爱奇艺在微短剧方面的布局卓有成效,目前已储备约1.5万部竖屏微剧,构建了规模化的内容库。
据国际金融报,爱奇艺二季度推出了《炙爱难逃》《成何体统》和《掌上珠》等自制微剧,其中首部IP改编微剧《成何体统》内容热度峰值破5500,创平台微剧新纪录,值得一提的是,该IP同名长剧也已经杀青,同样将在爱奇艺平台上线。
对于爱奇艺微剧的未来,龚宇表示“爱奇艺在打造爆款长视频内容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沉淀了丰富的IP资源库。我们将把长剧爆款方法论、先进技术和IP‘一鱼多吃’的经验复用到微剧开发上”。简而言之,要让两者发挥协同效应!
伴随着“微剧出海”的东风,爱奇艺的海外微剧业务同样增势强劲,二季度会员时长收入逐月大幅上涨。截至6月底,微剧已成为爱奇艺印度尼西亚、韩国和巴西市场的第二大会员拉新品类。此外,下半年爱奇艺启动海外原创微剧布局。
同时我们来看一看爱奇艺的电影业务:截至8月20日爱奇艺出品电影《捕风追影》院线票房累计破3亿元;《哪吒之魔童闹海》上线播出继续火爆,成为爱奇艺首部内容热度值破万的电影。
云合数据显示,爱奇艺电影市占率已连续14个季度行业第一。其中,《大风杀》作为首部以分账模式在爱奇艺上线的院线新片,分账票房突破2800万元,超过该片的院线分账金额。
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在电话会议中表示:“第二季度至暑期档,爱奇艺爆款内容频出,剧集云合总市占率位居第一。同时,我们聚焦创新,投入AI应用、微剧、体验业务和海外业务等重点增长领域,旨在推动可持续的长远发展与成功。”
在财报后的电话会上,有分析师提到,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印发实施的《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简称“ 广电21条”)。其中“电视剧集数不再以40集为上限、季播剧的排播不再要求间隔一年、古装剧数量”等内容引发行业关注。
对此,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在行业内率先表示,新政策有效缩短了内容从生产制作到审核的周期,可以更好地创作出符合当下社会情绪的内容,并提升公司资金使用效率;此外也会增加内容创作的灵活度,预计更多内容将实现网台联播,并稳定发行价格,令更多资金、人才进入影视内容制作。
再次冲刺,早有准备?
虽然此次港股上市的消息还只是传闻,没有任何官宣确认渠道,但一系列迹象表明,大概率不是空穴来风!
就在今年8月1日,爱奇艺公告董事会组成变化,百度新任CFO何海建兼任爱奇艺董事长。这一安排在资本市场引发诸多联想。
要知道,何海建是资本市场老将:2020年至2025年6月担任金山云CFO,曾成功操盘金山云美股与港股双重上市曾在高盛、美银美林及花旗集团等顶级投行担任要职。
百度选择在此时派出拥有丰富上市经验的财务专家掌舵爱奇艺,其意图不言而喻。而在选择港股市场融资,也可以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有利于爱奇艺上述一系列海外“开疆拓土”的布局!
爱奇艺前两次赴港上市最终都折戟沉沙,这次能够如愿以偿么?微剧时代的爱奇艺,又将如何重现以往的辉煌?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1、云南锗业: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214.98万元,扭亏为盈,云南锗业估值
2、各项准备基本完成 新型装备将集中亮相——国新办发布会公布九三阅兵活动具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