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2 00:52 作者:万剑灵
女性主动追爱,为何被骂“媚男”?
最近刷恋综了吗?
都在聊徐如蓝。
有人夸她“情商天花板”,也有人说她“魅魔操作”“心机撩汉”。
当女性在感情中展现主动,污名化的标签总是来得比掌声更快。
怎么女生一主动,就变成了原罪?
恋综女嘉宾,被骂媚男?
最近刷恋综的姐妹,是不是都被《心动的信号》里徐如蓝的争议刷屏了?
这位顶着“学霸女神”标签的女嘉宾,凭借得体的谈吐、恰到好处的关心圈粉无数。
她能在聊天时既真诚表达想法,又能精准捕捉他人情绪,一句“刚聊到开心处别渴着”自然又暖心……
弹幕里满是“姐姐好会”“社会化天花板”的赞美。
还有博主拆解她的仪态、表情、语气......教网友学她的“高级媚态”。
但另一边,质疑声也不少:“太刻意了吧,全程给男生递情绪价值,这不就是媚男?”“说什么女神,明明是感情操纵高手,顶级魅魔”……
无独有偶,这种“冰火两重天”的评价在恋综里早就成了固定剧本。
同样遭遇的还有《半熟恋人3》的凌忆。
她在车上引导男生递水、秋千上邀请共坐、晚餐时提及不会削水果皮……每一个主动争取的举动都被解读为“媚男心机”“绿茶”“太会算计”。
当被问及“男友专注打游戏时想谈旅游计划怎么办”,她笑着回答:“跳到他身上,挡住电视,嘻嘻!”这个俏皮回应让她被骂上热搜。
还有前两年《单身即地狱》的宋智雅。
一边被全网扒“撩汉教程”,学她轻歪头的眼神、半开玩笑的肢体接触。
一边被骂“绿茶”,说她“每根头发丝都在算计男人”。
怎么女生主动经营感情,就这么容易被贴上“原罪”标签?
女性主动=媚男?
先聊聊被骂得最凶的“魅魔”。
这词最早来自奇幻设定,指靠诱惑他人汲取能量的邪恶存在,核心是“用魅力操纵”。
当这个词被用在现代女性身上,就成了给女性贴的羞辱性标签——仿佛女生一释放魅力,就成了居心叵测的“诱惑者”。
她的主动是陷阱,她的魅力是武器,她的真诚是算计。
为什么会这样?本质是大家看惯了“女性被动等待”的传统脚本。
过去的情感叙事里,女性该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
要含蓄、要矜持、要等着男生来猜心思,哪怕喜欢也要藏着掖着。
一旦有女生跳出这个框架,主动释放好感、理性规划互动、用技巧拉近距离,就会被视为“犯规”。
就像徐如蓝,她会在男生聊工作压力时递上纸巾,会在集体活动中照顾到每个人的情绪,会直白表达“和你聊天很开心”。
这些放在职场叫“高情商”,放在社交里叫“会做人”,可到了感情里,就成了“对男性权力的迎合”。
“媚男”标签还隐含着一个核心预设:女性一切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吸引男性、获得男性认可。
这种逻辑下,女性的活泼成了“勾引”,女性的观察力成了“狩猎技巧”,女性的果断成了“欲擒故纵”。
女性的主体性被彻底否定。
这种逻辑里还藏着浓浓的厌女味儿。
因为默认“好女孩”的魅力只能“被动展示”而非“主动运用”。
所以当女性不符合“完美女性”期待时,暴力便汹涌而至。
还有些人打着“大女主”的旗号行雌竞之实。
在当下流行的大女主叙事里,女性可以强大,但必须“光明正大”;可以成功,但必须“毫不费力”。
一旦展现“心机”,就会被斥为“雌竞”。
这本质上是用新标准禁锢女性,剥夺她们使用智慧的权利。
为什么更难接受女性主动?
不过最让人费解的,还是这届网友的双标现场。
女性动用小心机会被骂,男性却备受好评。
比如《心动的信号5》里,男嘉宾张根源提前查好女嘉宾的星座喜好,约会时精准踩中所有兴趣点,被夸“霸总本总”“恋综天花板”。
双标背后,是性别权力的不对等。
同样展示魅力,男性被赞“清醒”,女性却被骂“心机”。
男生算着约会成本叫“清醒”,女生规划互动节奏叫“心机”。
男生靠幽默拉近距离叫“有魅力”,女生用笑容化解尴尬叫“媚男”。
而且社会对女性情感劳动的贬低也由来已久。
女性在感情里的“主动”从来都更难被认可。
社会默认女性该承担维系关系、调节氛围的责任,可真当女性主动提供情绪价值时,又会被质疑动机不纯。
可是感情里哪有什么绝对的“主动=讨好”“被动=高贵”。
喜欢一个人,想靠近、想展示优点、想让对方也喜欢自己,本就是人之常情。
男生可以用策略,女生为什么不能用技巧?
徐如蓝们的争议,本质是旧观念在抗议新可能。
当女性不再满足于“被动等待”的角色,开始主动掌控感情节奏时,那些习惯了“女性从属”的人就坐不住了。
但我们都该明白:主动≠媚男,清醒≠心机,释放魅力≠原罪。
真诚地表达喜欢,体面地争取幸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1、BOSS直聘上圆通HR嘲讽求职者称:不缺钱,但就是买不起五险,boss直聘找厂
3、腾讯元宝宣布接入腾讯视频:搜索影视内容,可一键跳转观看,腾讯金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