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特朗普想削减对华贸易逆差,除了关税还有个办法
在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之后,中美双方将关税“休战期”再延90天。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关税战的阴霾仍笼罩着世界各地。例如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8月6日发布行政命令,由于印度直接或间接进口了俄罗斯石油,美国将对来自印度的商品征收额外25%的关税。
针对中美关税谈判,苏州大学讲席教授、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高志凯创造性地提出了“对等零关税”概念。观察者网就此连线高志凯,邀其讲述其眼中未来中美贸易格局的理想状态。
【对话/观察者网 唐晓甫】
观察者网:据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从您的角度看,我们在下一阶段谈判中,还可以采用什么策略呢?
高志凯:美国发动的反华关税战始于特朗普总统1.0时期,主要针对我们中国一个国家。到了拜登总统任内,并没有解除特朗普时期对中国发动的关税战,甚至有些还变得更加严重。等到特朗普2.0时代开始,特朗普不仅发动反华关税战,还对全世界发动了反世界的关税战。当然,现在看来,虽然特朗普也对其他国家发动了关税战,但是其主要目的还是针对我们中国。所以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理解,特朗普发动关税战,到底是什么目的?
在战略博弈中,最忌讳的就是我们被他牵着鼻子走,或者他出题我们答题。回到关税本身,即便在特朗普1.0时期,关税也只是他的一个手段,特朗普的目的是想遏制中国的发展,借助关税实现自身的地缘政治目的。因此我们不能被美国的所谓关税战牵着鼻子走。到特朗普2.0时期,美国的用意就更为明显,不仅对中国发动关税战,还对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组织等发动关税战,但每次都把中国放在首位,说明其根本目的还是针对中国。
为了避免世界陷入全面关税战的浩劫,最近我们在日内瓦、伦敦、斯德哥尔摩已经三次和美国高层就关税、贸易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但不幸的是,这几次探讨暴露了几个问题:一是美国反复无常,今天谈关税,明天又加进别的话题,总是夹带私货;二是美国的目标也老在变化,刚谈妥一个框架又变了。
特朗普“解放日”签署关税行政令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怎么应对的呢?
我们先分析一下当前中美关系的几个重要特点。
首先,中美货物贸易,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量大,美国出口到中国的量小。但并不是我们不想购买美国的商品,而是美国有很多商品不愿意卖给我们,比如在高科技和其他一些领域,美国对相关商品实行了严格的限制,甚至禁运。
所以我觉得我们中国这边应该有政治的决心和勇气说,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我们现在的确存在不平衡,但未来是否有办法通过中美双方的努力,使贸易关系逐步趋于平衡?这个目标我们心里要有一个数。
第三,特朗普总统有一个好大喜功的性格特点,他喜欢谈出什么东西来,以后功劳都归他,然后把所有的错误都推到别人身上,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仔细地研究一下特朗普心理学。他好大喜功,在与他谈判时,在捍卫中国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可以让他自行邀功请赏,悉听尊便,我们不必加以干涉。
但美国发起的对华关税战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我们确实需要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能在谈判和议题设置的过程中,促使中美双方共同追求更高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国、美国乃至全球带来更加积极、有利的结果。
正因如此,我认为我们需要转换思路。现在双方的协议的宽限期已经再延长了90天。我认为,这90天足以让中方认真思考、充分论证新的方案,也有助于积极争取美方,寻求全新办法,妥善解决中美贸易中存在的失衡问题。
1、新一批055即将服役,没有电磁炮,更没有核动力,性能依旧暴涨,055型导弹驱逐舰服役了没有
2、A股流通市值第一股易主,凸显县域经济大有可为,流通a股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