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经贸博弈、科技跃迁与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圆桌会成功举办
7月31日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成功举办第5期复旦大学南土国际金融政策圆桌会,主题为“经贸博弈、科技跃迁与当前国际金融形势”。本次研讨会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牵头组织,旨在从经济学、金融学等多学科视角,深入探讨全球经济复苏、关税战、地缘政治风险等问题,为中国资本市场应对国际形势新变化提供学术参考。来自复旦大学、工银国际、上海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当前国际金融形势的核心议题展开了富有深度的交流与研讨。
会议由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杨长江教授主持。观察者网进行独家报道。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尹应凯提出中国经济韧性源于超大规模市场与完整产业体系。他以Deepseek模型、春晚机器人、《哪吒之魔童闹海》、胖东来商业模式、民营企业座谈会为例,强调科技与文化自信的崛起,凸显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尹应凯指出,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突出,可依托高效物流与产业链生态实现低成本高竞争力。他主张通过资本市场增强金融韧性,提出“变中求稳、乱中取胜”的八字方针,呼吁以实力为压舱石,推动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动。
三井住友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资金交易部首席经济学家秦勇从大国博弈视角分析中国面临的复杂关系。他指出,关税战下中国制造业承压,7月PMI走弱反映需求不足,通缩风险凸显,需警惕产能过剩与国内需求不匹配。他提出,中国崛起后需妥善处理与美国及周边国家的关系,避免被孤立。他建议减少对中美竞争的过度关注,聚焦国内需求与长期战略,通过资本市场吸引长期资金,如养老基金,增强市场整体吸引力,而非依赖短期热钱。秦勇强调,政策需形成社会共识,为制造业与经济转型提供清晰方向。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教授罗忠洲聚焦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提高资本市场吸引力”。他认为,资本市场是激活财产性收入、应对常规收入下降的关键抓手,对人民币国际化至关重要。当前,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缺乏吸引力资产的瓶颈,需通过资本市场提供稳健、高收益的投资产品。他指出,中国制造业整体实力强劲,纺织、电子等产业转移属正常现象,AI垂直模型应用具领先潜力。他呼吁增强国内对制造业的信心,通过资本市场支持科技转化与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出政策需持续发力,为经济注入长期动能。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副教授李天栋指出,特朗普对俄贸易的极端关税政策可能迫使中国在俄关系上做出艰难选择。他强调,地缘政治风险未被金融市场充分反映,可能对宏观经济与企业估值产生剧烈冲击,需警惕其潜在威胁。
2、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在深圳举行,第十五届残奥会开
3、罗马2-0朗斯,曼奇尼破门,苏莱建功,科内、切利克助攻,罗马2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