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转】美国藤校毕业,都找不到工作了,美国藤校毕业回国就业

时间:2025-07-31 05:35 作者:老婆用我换糖

【转】美国藤校毕业,都找不到工作了,美国藤校毕业回国就业

目前全球经济危机,国内就业市场很卷。但美国也不好过。

这场由美国发起的中美贸易战+生物战+科技战+俄乌战争,彻底引发了全球的经济危机。

美国的原本设想是:【贸易战+生物战+科技战==打垮中国,让中国跪下,出卖主权,把自己的财富上缴给美国。俄乌战争打垮俄罗斯,让俄罗斯内部崩溃最后解体。俄罗斯解体后的每一个小国都被美国控制。经济控制+政权控制,然后来个360°全包围,封死中国,最后封锁个十几年,中国解体,世界上就美国一个是大国,人口过亿,土地面积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科技领先全球。】

但是剧本没有向美国设想的走。这场美国对中俄的闪电战变成了持久战。美国的贸易封锁和国内高利息引发的通货膨胀还有国内医疗+教育集团的吸血,也让美国的企业举步维艰。也让美国职场卷的厉害。

最近,《经济学人》一篇最新报道揭露了欧美大学生求职真相。

美国22至27岁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的失业率,有史以来首次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初次求职者的困境尤为突出,且英国、加拿大、日本皆呈现出相似轨迹。

而且,高学历也正在「失灵」。纽约联储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大学毕业生中位数收入比高中生高出69%,而到去年,学历溢价已缩减至 50%。

就连藤校也不例外,2024年斯坦福商学院毕业三个月内就业率,也已从2021年的91%暴跌至80%。

更扎心的是,昔日名校生扎堆的行业,也正在因AI冲击和产业结构变化而优势不再。

「投身科技行业?大公司正在裁员。公共部门呢?早已不复当年风光。当工程师?创新主阵地已转移。做律师?人工智能很快就会夺走你的饭碗。至于新闻记者?更是想都别想」。

外媒总结了当下美国就业市场最大特点:不解雇,不招聘,几乎没有工作岗位放出来给毕业生们。

而梳理了大量数据和美国名校毕业生走向报告后,我们又发现了更多真相。

藤校生也找不到工作了

临近毕业季,很多名校的毕业生走向数据也陆续出炉,一个共同点就是:依然去往了金融、咨询、科技等传统领域。

普林斯顿大学最新的2025毕业生调查,共收到501名毕业生的反馈,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0%左右。

其中,12.6%的人决定继续读研究生院,这个数字比去年的17-19%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今年美国大学大批资金被砍,很多招生项目被取消。

而在已经有公司offer的毕业生里,靠前的依旧是金融、工程、咨询这些传统选项。

同样,耶鲁大学最新的Four-Year Look报告显示,耶鲁大学本科毕业生广泛分布在金融、咨询、科技、教育、非营利组织、政府机构、医疗保健和法律等领域。

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的本科毕业生中,近6成选择了金融(35%)和咨询(24%)两个行业。许多毕业生选择进入硅谷的科技公司,如谷歌、苹果、Facebook(现Meta)、特斯拉等大厂。

MIT 2024届的256名硕士毕业生中,专业、科技服务(含咨询)最多,占比22%。

信息/计算机技术以及金融和保险均位列第二,占比都是19%,10%进入政府部门工作。

不过,名校「未找到工作」的数据也在增加。

2025年毕业的普林斯顿本科生中,高达11.7%的人还没决定最终去向,高于所有已在各行业找到工作的人数占比,且毕业后收入为0美元的人从去年的6.3%上升到8.9%。

而在2024年,毕业生里超过半数53%的文科生没有找到工作,理工科虽然相对乐观一些,但没有落实工作的学生占比也高达25.4%。

为什么藤校毕业生也难找工作了?

一个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名校生扎堆的这些行业都在大量裁员,且缩减了不少岗位的招聘计划。

根据Indeed去年发布的数据,软件工程师、数学相关领域等热门岗位的招聘较之疫情前都存在大幅度缩减。

美国全国高校和雇主协会2024年的调查预计,美国企业2025年招聘的毕业生将比上一年增加7.3%。但今年3月,这一预期被降至0.6%。

就连实习机会都变少了。求职网站Indeed 在 4 月表示,今年的实习岗位比去年同期低了 11 个百分点,「实习岗位需求比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初级岗位,更能反映新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至于为什么会缩招,咨询公司麦肯锡的高级合伙人安迪·韦斯特给出了企业的论断:

「很多企业好不容易熬过了全球大流行,接下来又要为关税等宏大的经济议题感到担忧,节约成本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原因之二  ,雇主的口味变得更「务实」。

根据《福布斯》的调研,42%的招聘经理表示更倾向于雇用公立大学毕业生,37%表示更倾向于雇用非常春藤盟校的私立大学毕业生。而只有7%表示更愿意招聘常春藤盟校毕业生。

「学历优秀」已不再是进入职场的「保命符」。

UC伯克利计算机系教授James O’Brien曾在LinkedIn上转发了华尔街日报的一篇《科技行业就业遇冷,短期内难见转机》,表示自己的学生正处于这种现状:

「曾经UC伯克利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即使不是尖子生,也会收到多份offer,岗位、薪水、地点、雇主都十分有吸引力。而如今,即使GPA为4.0也依然找不到工作」。

这也引起了众多迎接毕业生的共鸣:

「现在是几十年来最糟糕的时期。求职者需要花费数月申请职位,但很多职位根本不存在;即使职位是真实的,简历也要突破AI和超负荷HR部门的审核。

接下来,就是和百万名竞争者厮杀,脱颖而出的人才能获得一个996的机会」。

02计算机就业不如文科

今年美国应届生的就业形势,另一个令人惊呼没想到的就是,文科就业竟然比理科好。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最近收集了2023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和近期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按照「失业率最高」和「失业率最低」给各个专业排了个序。

结果发现:

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中,STEM领域的专业似乎过于密集了,比如物理、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信息系统和管理,尤其两个计算机大类,失业率分别为 6.1% 和 7.5%——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计算机沦落为「2025年就业最差的专业」令无数人寒了心

而一直被唱衰的文科竟然倒还好,哲学失业率3.2%,艺术史为3%,失业率最低的则是营养学0.4%。,也均跑赢了一直以来的香饽饽金融专业(失业率3.7%)。

有人据此判断,AI时代对人文学科专业的需求仍在上升。

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就在去年表示正在调整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策略,其CEO说,「我们越来越确信,我们需要那些主修历史、英语以及与金融或技术无关的专业的人」。

背后正是对创造性思维和软技能需求的重新重视。

就业风向大转变之下,还能看出一个趋势,在当下的就业市场,很多人才短缺的行业不一定是应届毕业生希望工作的行业,即市场需求和学生需求存在「错位」。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现在就业市场上最缺人手的行业多是建筑业、服务业,比如餐馆、酒店,或者日托学校老师、养老院工作人员这样的岗位。

正如纽约联储发现的数据,护理专业的失业率仅为 1.4%。

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去年美国经济增加了90.2万个医疗保健和社会援助工作岗位,预计到 2033 年,医疗保健行业的就业增长速度将远高于美国所有就业岗位的平均水平 。

「目前护士短缺现象十分严重。尽管护理专业毕业起薪中位数低于经济学和金融专业,但在不确定时期,失业率低、有保障可能是更重要的衡量标准」。

■美国劳工统计局的医疗护理类职位学历要求和平均薪资,收入最高的依然是博士、硕士等高学历工作

03博士和大学教职,也更难了

一般来说,名校毕业生的出路除了直接工作,还有继续深造读硕士和博士。

然而,正在波及所有美国大学的「撤资行动」,也正在将这条路堵死,尤其是理工科。

比如Rishika Porandla(28届),是一名即将升入天体物理学专业的学生,也是普林斯顿大学空间物理实验室的本科研究员。她希望能够参与进一项由美国宇航局(NASA)主导,专注于暗能量、系外行星和红外天体物理学的研究项目。

但由于NASA超过50%的科学经费面临危机,她的暑期的研究机会可能再无下文。

后来她又申请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资助的「本科生研究体验(REU)项目」,结果又被范德堡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康奈尔大学告知,被这些项目也被取消了。

据《高等教育内幕》(Inside Higher Ed)报道,今年至少有十几个研究型大学(REU)因资金削减而被取消。这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正在美国大学读研的学生们,比如因为MIT撤资而被解雇的Clarice。

■《纽约时报》最近一篇报道统计了联邦资金如何用在了大学中(圆圈越大,对政府资金依赖越大)

对于想走学术路线的毕业生来说,大学教职同样难以获取。

目前大多数美国高校教职人员的招聘工作都已暂停,连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约阿希姆·弗兰克都十分悲观。

「我实验室里的国际学生可能把希望寄托在美国,但我会告诉他们,别再想在美国发展事业了,因为无论发生什么,这都将是一场艰苦的斗争」。

目前政府的所有行动实际上都在摧毁这个国家,摧毁这个国家的结构,不仅仅是在科学领域,而是在所有其他方面。

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有更多科研人才考虑转移阵地到中国和欧洲。

正如《自然》杂志的一项新分析,自老特总统上任以来,来自中国和欧洲的美国研究生或博士后申请数量急剧下降,甚至完全枯竭。而申请海外职位的美国博士后和研究生数量却激增。

法国一所大学还为被撤资的科学家开设了新职位,但由于申请者人数众多,申请数量也大幅增加。葡萄牙一家科研机构表示,过去两个月,来自美国初级教职人员的职位咨询量增加了十倍。

「不仅仅是国际学生,美国整个系统都处于停滞状态,因为不确定性让你无法规划,所有这些补助金都被冻结或削减,造成了巨大的混乱」。

■美国科学家纷纷警告,撤资将引起人才流失

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西蒙斯 (Thomas Simons)曾用一个经济理论形容当下的年轻人就业困境:「无招聘、无解雇」(No Hire/No Fire),雇主既不大量招聘新员工,也不大规模裁员,导致就业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

而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美国经济学家也对此表示,「这样一个困难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只有时间才能摆脱困境」。

如今,面对花了很多钱读大学却找不到工作的现状,很多美国年轻人也开始「用脚投票」:放弃本科,直奔职校。大学也开始调整策略,增设更多实用性课程,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试图重新吸引学生。

这一系列的剧变,也让更多家庭意识到,「上好大学→找好工作→过好生活」的线性逻辑正在崩塌。

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次经济的调整,而是整个时代底层逻辑的重构。AI革命、产业转移、地缘政治变化......这些宏大叙事最终都会落到每一个家庭的教育选择上。

而当规则本身都在重写时,还在按旧地图找新大陆的人,注定要迷路。

Top

1、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执法巡查,厦门海警工作站

2、BOSS直聘黑与红:监管失守藏污纳垢,创始人坐拥百亿身家,boss直聘是和老板

3、【中国那些事儿】“中国购”持续赢得外国游客青睐:便捷是最直观的感受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FPG/detail/aatyfl.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老婆用我换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