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作品一旦变成连载催更的,最后结局基本就是流水线化,什么叫文化作品
【本文来自《日本动漫虽好,但终究不是中国故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去年到今年,一边听着行业哭穷叫衰,一边带着子侄们看了比前些年更多的电影,特别是动画电影。随着技术的进步,动画角色相比于真人演员,表情更可控,更经济,更易于传达创作团队的表达意图。从长安、哪吒、罗小黑、浪浪山——叙事能力更受控,表达更完整。使人不得不怀疑真人电影的逻辑跳跃硬拗或许不是导演不会讲故事剪辑师不会剪镜头,只是单纯的可用镜头不足,或者可用镜头成本过高!(这里说得含蓄,其实就是那个骂人的意思)
但是我真的不觉得我们的真的超越甚至比肩日本动画,或许只有技术上超越了(这本质上是资本和市场超越了)。
第一段,我絮絮叨叨的区分动和漫,说的就是我们没有漫这个生态。也不能说没有,前两天刷到了颜开大叔,忽然回忆起颜开姚飞拉等少年时代的朋友们,情难自矜涕泪横流……回归主题,我们缺少一个能为动画稳定提供IP和故事的漫画。日本那边柯南动画电影,海贼王电影……虽然单部的质量和营收和我们的哪吒罗小黑完全不能比,但是他们能够稳定的定期的一部接着一部的出,一部接着一部的有稳定的收益。哪怕柯南不火了,尾田老贼烂尾了,也一样集英社或者小学馆的新IP续上的。
相对的,我们的创作者哪一部折戟了,伤害了刺激了投资人,恐怕……就没有然后了。
我们有5000年文明史,足够我们挖掘到死,何况还能结构,还能像浪浪山一样延展……可是我们一味发掘前人的文化财富,那么后人又能从我们这边挖到什么呢?
当代中华儿女,就只能吃祖辈攒下的饭食而不思进取吗?
无论是影视还是游戏,西游热完三国热三国热完封神热封神热完聊斋热,然后前几年紧着大刘薅了几年。
网文经过本世纪前两个十年百花齐放后也都变成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换皮流水线产品了。
没办法,文化作品一旦变成连载催更的,最后结局基本就是流水线化。
无论是动漫,小说,电视剧一概如此。
尤其周更新还超过50集以上的作品,对,我说的就是三大民工漫。
就动漫鄙视链这东西存在,是有客观的物理基础的。
你要了解日式动漫的制作周期和资金投入。
ova剧场版就是比tv版投入大,制作周期长。
泡沫时代日本经济就是比现在日本经济好,制作投钱就是比现在多。
这些就是现实层面的因素,真不是所谓老登们的矫情。
2、全国已有30多个省市出台独生子女护理假,你休过这个假吗?,独生子女护理假期规定2020
3、带孩子出门坐车最好还是给他们买票——即使可以免费乘车,带孩子坐车需要准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