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6 16:52 作者:囡素素
全景展现抗战艰辛历程,上映之后没排片,就因为不是院线主流类型,抗战电影大片排行榜前十名
8月15日上映的《山河为证》,因为是纪录片,不是院线主流,我猜到了该片的排片率不会太高,排片时间段肯定也不理想。
所以就想着趁着电影首映日,又有“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这个Buff叠加,怎么着也能选到一场时间较为合适的场次去看。
结果我万万没想到,傍晚去附近几个院线搜索《山河为证》电影,居然没有一个院线有排片,真的就有点懵,现在院线对非主流电影排片,装都不装了吗?
好歹今天是主旋律纪录片电影的首映日,哪怕票房不理想,你明天再撤档也来得及,连首映日排片都不排,有点过分了啊!
更何况相较于经过艺术加工的主旋律电影《南京照相馆》和《东极岛》。
《山河为证》这样扎根于现实资料的纪录片,才能让那些不熟悉这段历史的年轻人,通过客观真实的影像和数字,了解到那段远离我们历史的真实面目,我个人觉得纪录片的教育意义,远大于主旋律电影,院线真的应该多宣传多支持。
说回《山河为证》,其实国内拍“抗战”题材的纪录片真不少,有聚焦1937年“七七事变”的《烽火一九三七》;有重点讲述中国在二战战略作用的《焦土之上》,有以老兵为视角的《抗战回忆录》;还有展现亿万普通民众在战争中坚韧与智慧的《大后方》等等。
以上这些纪录片,大多会选一个重大事件或者一个视角来讲述那段触目惊心的抗战历史,毕竟抗战14年,涉及的事件人物太多太多,想要全面讲述很难很难 。
而《山河为证》是国内首部完整覆盖抗战14年的全景纪录片,时间线: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讲到1945年抗战胜利;内容线:从全面抗战关键事件到局部抗战细节都有,可以说《山河为证》填补了同类题材的时间空白。
最重要的是纪录片的原始资料非常有限,能用的前期相关题材纪录片几乎全用了,很难有新资料填补。
可在《山河为证》中有不少首次公开的珍贵影像资料,比如有从苏联导演卡尔曼引进的战时胶片,其中有一部分为国内首度披露。
还有纪录片中有关“刘老庄战斗”的部分,就来自日本方面的资料,当时制作方发现了一个“日军步兵54联队史的战斗详报”,这支队伍就是当年真正和刘老庄对垒的敌人,在这篇战斗详报中,唯独详细记载了“刘老庄战斗”,就可以想象这场战斗的惨烈程度。
除了这些“事件”,这部纪录片还有比较完整的英雄群像人物,比如淮阴82烈士;新四军4连全员官兵;东江纵队营救美军飞行员;淞沪会战中抱着炸药包往前冲的战士;还有《抗敌报》上刊登的“王家川故事”。
这些一点一点“抠”出来的真实历史资料,再加上屏幕上跳动的超“3500万军民死亡” 的数字,让人看得心中又堵又热。
整个纪录片节奏把控非常好,态度严谨不敷衍,立场和三观也非常正,用“新华网”的宣传词来形容就是:“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留存铁证如山的历史记忆。”
个人希望现在的院线,给这些非商业主旋律纪录片留一些“余地”,哪怕电影首映三天预留一些排片率都是好的,不要开局就卡死,让一些想看这些纪录片的人无处下手。
1、“特普会”太多罕见细节!分析称:普京赢得进展,特朗普赢了面子
2、《道路交通法》修法「多灾多难」一波三折胎死腹中,道路交通法解读
3、英超动人镜头:6万人高呼若塔!萨拉赫伤心落泪 长时间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