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7 08:53 作者:红酒一杯
全球首个聚焦早期中华文明的大模型发布,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历程展现出怎样的特征
7月26日,全球首个聚焦早期中华文明领域的人工智能模型——早期中华文明多模态大模型,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星河启智·科学智能开放合作论坛”上发布。该模型由复旦大学、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与上海创智学院联合研发,旨在为早期中华文明研究开辟智能化新路径,构筑文明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数字基座。
该模型覆盖考古学、文物、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学科,整合甲骨金文、方志舆图等珍稀史料,形成超大数据规模的早期中华文明知识体系。
“这一大模型的研发需要人文洞见与理工技术的深度交叉融合,方能实现对早期中华文明的系统认知与智能重构。”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研究员、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AI科学家朱思语介绍。根据第四次全国学科评估,复旦大学的历史学、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位居全国前列,依托这些优势学科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成果,为该模型提供权威、系统、前沿的知识支撑,确保模型开发扎根于专业的学术根基。
研发过程中,技术团队开创性融合文本、图像、空间地理信息、基因图谱等多维数据,实现跨模态深度交互与统一表达,使地下实物与地上典籍相互印证、古代文明基因与现代技术认知深度对话成为可能。以《禹贡》“导河积石”记载的研究为例,该模型通过整合地理空间智能分析、文献智能检索与对比、古文字智能识读、考古遗存智能关联等AI工具,推动黄河探源以及夏代治水工程的推演,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文明的精神脉络。
未来,该模型还将具备高效检索、精准翻译、智能识读、事实呈现、特征描述、史料信度考据及深层分析推理功能,同步服务学者研究与公众文化普及双重需求。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理事长、上海创智学院副院长吴力波说,“我们希望深耕这一领域,围绕早期中华文明这一议题,构建一个面向专家学者的强大智能引擎,让相关研究变得更加可及、高效、富有洞察力,不仅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弘扬提供更具前瞻性和系统性的技术支撑,也探索以数字智能推动人类文明研究范式转型的可能路径。”
原标题:《全球首个聚焦早期中华文明的大模型发布》
题图来源:受访者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黄海华
2、发展靠创新:汽车产业宏观服务如何创新?,我国汽车行业宏观经济分析
3、这条隐蔽的消息应该重视,特朗普要动手了,特朗普做出重大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