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发了史上最好半年报,九号公司的老板们却选择减持?,九号公司是什么股票
这两天,在科创板上市的九号公司(689009)发布的2025半年报吸引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
在这份半年报中,九号公司在报告期实现了117.42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76.14%,归属母净利润达到了12.42亿元,同比增长108.45%。
这个业绩表现,是九号公司自成立以来最强的半年度业绩。仅一个半年,九号公司就超过了去年一整年的业绩水平。
而在刚刚过去的618中,九号公司的电动车产品也实现大卖,包揽京东、抖音、美团等平台电动两轮车销售额第一,全渠道销售额达33.5亿元,同比增长93%,销量甩出雅迪、小牛等同行一条街。
甚至已有投资者在网上给九号公司开上了“香槟”,称九号的电动车业务在国内已经遥遥领先,至少会维持5年的高增速。
但在这份亮眼的业绩背后,九号公司跟半年报同日发布的一则转让公告却显得颇为刺眼。
根据九号公司8月2日发布的公告显示,5家持有九号公司存托凭证的外资股东,正在计划转让1438.89万份九号公司的存托凭证,占九号公司存托凭证总数量的比例为2.00%。
而这5家在境外设立的企业,均是由九号公司的实控人高禄峰、王野控制的企业。这也意味着,如果此次存托凭证减持成功,那么减持后的金额将进入两位实控人的“腰包”。
一面是“史上最好半年报”,一面是实控人减持,这种反差背后,透露出一股熟悉的资本游戏的味道。
| 打不过就并购,将“原告”变成“儿子” |
2012年,高禄峰与王野共同成立了九号公司的前身——鼎力联合,开始经营平衡车产品业务。
▲ 图注:九号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禄峰(左)与九号有限公司CEO王野(右)
彼时,市面上的平衡车产品售价普遍在万元以上,高禄峰与王野则采用低价策略,将电动平衡车的售价压低至千元档,一度在电动平衡车市场掀起一阵“风浪”。
在平衡车界,美国的Segway公司是当年绝对的龙头,九号当时很多产品的思路,也都“参考”Segway公司的产品。
但很多时候,“参考”和“抄袭”的边界并不清晰。2014年9月,九号公司被Segway以400余项专利侵权起诉,指控其平衡车产品侵权,这直接导致亚马逊平台全数下架九号的平衡车产品,同时还面临巨额的侵权赔款,使得高禄峰与王野的生意一度陷入停滞。
生死存亡之际,高禄峰却突然来了灵感,既然打不过,那不如就并购。
2014年,高禄峰与王野在境外成立九号公司,计划收购专利侵权的原告方Segway。同年,九号公司还获得小米、红杉、顺为等基金的8000万美元A轮投资。
凭借这笔从雷军、沈南鹏等大佬那融来的钱,九号公司在2015年宣布完成了对Segway(中文:赛格威)的全资收购。
不得不说,九号公司的这场收购极其精妙,不仅跻身小米生态链成员,顺利将“原告”变成了“儿子”,还得到了平衡车顶尖的技术专利加持。
完成了对Segway的并购后,九号公司瞄准了国内A股市场,开启它的下一步布局。
2020年10月,九号公司通过发行CDR(Chinese Depository Receipt 中国存托凭证)的方式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成为A股首家通过CDR上市的企业,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家。
简单来说,由于九号公司的上市主体是境外设立的公司,直接在A股上市很麻烦。于是九号便将一部分股票存到国外银行(托管行),内地银行(存托行)根据这些股票发行对应的“凭证”(即CDR)。投资者买CDR,就相当于间接持有九号的股票。
而九号公司,也可以借此搭载“同股不同权”架构,IPO前投资的境外股东,可以拥有更多投票权,而国内投资者通过CDR购买九号的股票,却只能有较少的投票权。具体来看,如果持有1股九号公司的B股,可以获得等同于2.33股的投票权,而持有1股九号公司的A股,投资者对应的投票权却不到半股。
这样带来的好处是,九号公司可以发行更多的CDR,获取更多的IPO募资额,而公司的实控人和IPO前的股东权利却不会被过多稀释。
根据最新的股权结构,九号公司的实控人高禄峰与王野合计持有九号12.85%的股份,但因为“同股不同权”架构,二人合计控制约30%的投票权。
需要注意的是,在九号公司的IPO前股东列表中,清一色也都是境外企业。但实际上,这些境外设立的企业许多都有国内资本的背景。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九号公司的股东Shunwei TMT III Limited和People Better Limited,分别是雷军掌控的顺为资本和小米集团所掌控的企业,Sequoia Capital China GF Holdco III-A, Ltd.则是由知名投资机构红杉资本在境外设立的。
而这些国内资本通过境外企业的形式参与九号公司的IPO前投资,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国际资本市场的规则,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九号A股IPO之前,拿到更多质量更高的股份。
| 业绩水涨船高,股东却在加速出逃 |
通过A股上市带来的巨额资本,叠加小米生态链的深度合作,上市后的九号公司的业绩一路水涨船高。
为了实现多元化转型的突破,九号公司由电动平衡车、滑板车,逐渐延伸到电动两轮车领域,然后把电动两轮车卖成了全国前五强。根据九号2025半年报,其电动两轮车业务贡献的营收占比达到58.11%,电动两轮车也成为其近年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来源。
然而,在九号业绩蒸蒸日上的同时,背后的股东们却纷纷开始了减持套现操作。
自2020年上市以来,九号公司至今共计披露了42条减持相关公告,除了实际控制人高禄峰与王野控制的公司减持之外,红杉系、小米系、英特尔等股东均开始套现离场。
根据同花顺数据显示,九号公司的重要股东们已进行51轮减持,其中红杉系和小米系合计减持套现预估超62亿,实控人高禄峰与王野所控制的持股平台,减持套现预估超3亿元。
如果加上此次半年报期间实控人控制的股东预减持,以54.79元/份存托凭证的价格计算,此次减持完成后,高禄峰与王野还将合计套现约7.88亿元。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九号公司十大股东持有总存托凭证的比例已经达38.4%,2023年二季度末这个数据还是51.92%。可以看出,九号公司的股东们正在加速退出。
资本市场中股东减持退出并不稀奇,企业在完成IPO之后,为了回收投资,确认投资回报能够安稳装进口袋,股东往往都会选择在限售期之后逐步减持股份。
但在业绩高增长的情况下,作为公司实控人的高禄峰和王野却着手减持,难免令人忧虑其对九号公司未来的信心。
事实上,对于九号公司而言,当前电动两轮车市场也存在着不小的挑战。
国内电动两轮车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雅迪、爱玛等传统巨头通过“智能化下放”策略挤压市场空间,九号公司面临的价格竞争将更为激烈。
而在政策端,电动车新国标即将在今年9月实施,新政策再一次提高了电动自行车产品生产标准,要求强化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能力、降低塑料使用、提升制动性能等,要求政策实施后,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标准要求。
新国标即将落地,九号有多款热门电动自行车开始下架。部分产品已进入“清库存”状态,受新国标影响,旧款将逐步停产。
有不少观点认为,新国标执行后,类似九号等厂商需要将自身产品适配新国标,这会给带来约两个月的真空期,期间如果没有新产品上线或将给厂商下半年业绩带来冲击。
毋庸置疑的是,九号公司的业绩增速相当亮眼。而在资本市场中,高增长往往也是好公司的代名词。
高速增长的光环诚然诱人,但核心技术护城河的持续性、行业周期的突破能力,更值得成为市场关注的变量。当掌舵者与企业航向出现背离时,海水之下的冰山可能比想象中更大。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2、19岁马斯克原部下被8人当街殴打,特朗普:我们的首都非常不安全,抢劫、谋杀案太多,正考虑接管华盛顿特区警局
3、长城军工:公司股票击鼓传花效应十分明显,交易风险极大,长城军工股票上市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