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AI编程助手Jules正式发布,免费额度缩水75%,“可以关上电脑去做别的事”
8月7日消息,谷歌于本周三正式结束了其AI编程代理工具Jules的公开预览阶段,并面向所有用户推出。该产品于今年5月在Google I/O开发者大会上首次公开亮相,距今仅两个多月。
Jules基于谷歌的Gemini 2.5 Pro模型,是一款采用异步、代理式架构的编程工具。它能够与GitHub深度集成,将代码库克隆至Google Cloud虚拟机,并利用AI自动执行代码的修复或更新任务,从而让开发者能专注于其他工作。
Google Labs产品总监凯茜·科雷维克(Kathy Korevec)在接受TechCrunch采访时表示,经过测试阶段数百次的界面与质量更新,Jules的整体稳定性已显著提升,这是团队决定将其正式推出的主要原因。她表示:“我们对Jules的未来充满信心,这款产品将长期存在并持续发展。”
随着正式上线,Jules也引入了新的结构化定价体系。 入门级的免费版提供了每日15个独立任务和3个并发任务的上限,较测试阶段的60个任务有所下调。付费版本则被整合进Google AI Pro和Ultra订阅计划中,月费分别为19.99美元和124.99美元,其任务上限分别是免费版的5倍和20倍。科雷维克称,新的定价方案是基于过去数月收集到的“真实使用”数据而设计的。
科雷维克解释说:“测试阶段60个任务的上限,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了开发者的使用习惯,这为我们设计新的定价方案提供了关键依据。而免费版每日15个任务的上限,则是为了让用户能充分评估Jules能否满足其实际项目需求。”
此外,谷歌还更新了Jules的隐私政策,以更明确的方式说明其AI训练的数据使用方式。科雷维克澄清,若用户的代码库为公开仓库,其数据可能被用于模型训练;但若为私有仓库,则不会上传任何数据。
科雷维克补充道:“我们收到一些用户反馈,指出此前的隐私政策在表述上不够清晰。为此,我们主要根据这些反馈优化了相关条款的措辞。我们想强调的是,数据训练的实际流程并未改变,我们只是让政策文本变得更加清晰易懂。”
在公开测试阶段,谷歌称已有数千名开发者通过Jules完成了数万个任务,并公开分享了超过14万条代码优化建议。根据这些早期的用户反馈,Google Labs团队为Jules新增了多项功能,包括复用先前配置以加快任务执行、与GitHub Issues集成以及支持多模态输入等。
Jules与Cursor、Windsurf和Lovable等主流AI编程工具的一个核心区别在于其异步运行机制:后者通常需要用户在当前会话中同步等待结果,而Jules则在虚拟机中独立执行任务,无需用户实时监控。科雷维克解释道:“Jules就像一位额外的助手……你可以将任务分派给它,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关闭电脑去做别的事,几小时后再回来,它就已经帮你完成了工作。相比之下,如果使用本地或同步代理,你就必须守在当前的会话前,直到任务完成。”
基于这一核心优势,本周Jules进一步深化了与GitHub的集成,新增了自动创建Pull Request的功能,并推出了名为“环境快照”(Environment Snapshots)的新特性,旨在通过保存依赖项和安装脚本来提升任务执行的速度与一致性。
科雷维克透露,Jules目前的主要用户群体为AI爱好者和专业开发者。市场情报公司SimilarWeb的数据显示,自公开测试以来,Jules在全球已累计获得228万次访问,其中印度是访问量最大的市场,其次是美国和越南。
值得注意的是,测试期间的反馈持续推动着Jules的产品迭代。科雷维克表示,团队观察到许多用户会将Jules与传统的“氛围编程”(vibe coding)工具结合使用,以修复bug或扩展项目。团队还发现,有45%的访问量来自移动设备,虽然Jules没有专属的移动应用,但移动端网页的使用场景正快速增长,团队正在探索如何更好地满足移动端用户的需求。
科雷维克还表示,除了公开发布,谷歌内部也已在部分项目中使用Jules,并且公司正在“大力推动”其在更多内部项目中的广泛应用。
最初,Jules要求用户必须提供一个已有的代码库。但谷歌很快意识到,许多潜在用户(特别是那些想先试用一下的用户)希望能从一个空项目开始探索Jules。科雷维克透露,为此,公司迅速为Jules增加了从零开始创建项目的能力,此举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从而扩大了其潜在用户群。(易句)
(本文由AI翻译,网易编辑负责校对)
2、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922亿美元,7月中国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