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非常克制、非常冷静,大家可以放心去看,电影非常克制,非常冷静,大家可以放心去看的英文
1)这么多年,我们拍了很多抗战题材的电影,包括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电影。这些作品各有特色,但是,毫无疑问,2025年上映的《南京照相馆》是到目前为止最好的同类作品。
2)我知道,很多朋友一说起那段历史,内心都十分沉重,沉重得有时候都不敢、都不想再去触碰。这很正常。那段历史,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集体心理创伤,要完全疗愈,还需要经历更多的时间、经历更多的事情。
3)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南京照相馆》这部电影在风格上非常克制、非常冷静。整部电影没有什么太多的“苦情戏”,也没有太多的“煽情戏”。它用一种超乎寻常的冷静,用大量白描的方式,带着我们重新回顾了那一段历史。
4)我想来想去,最直观的比喻就是,看这部电影,就像是在听一位饱经人世沧桑而又温和、可亲的老奶奶在跟我们讲述一段遥远的伤心往事。她缓缓道来,波澜不惊,她只是那么平静地讲着一座城市的陷落、无数生命的逝去。正因如此,在观影过程中,我们不会感到太多的压抑感,我们默默地听着,默默地泪流满面。
5)电影里面的很多片段、很多场景,我们在各种历史书上都看到过。没有血肉横飞的血腥场面,没有声嘶力竭的控诉和谴责。在国都被侵略者攻陷之后,每一个人都只是想着如何活下去。这是一群普通人的故事,也是当时中国人最真实的故事。
6)这部电影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导演申奥完全摆脱了老掉牙的西方价值观和叙事套路的影响,没有去编造和夸大侵略者的“复杂人性”,也没有去空谈“反战”。这非常符合历史真实——打下南京然后烧杀奸淫无恶不作的日本侵略者,就是纯粹的邪恶。无论是他们被打死在战场上,还是被枪毙在刑场上,他们都不值得一丝一毫的同情。正因如此,我才在上一篇文章里说,这是一部只有从思想到心灵再到灵魂深处都是中国人的人,才拍得出的好电影。
7)我对于国际关系中的人性是不抱有任何希望的。美国遏制和打压中国,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盎格鲁-撒克逊人内心深处对中国人的种族主义歧视。日本在二战后口口声声说“追求和平”,但是,他们每年仍在靖国神社里祭奠那些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禽兽。他们用从中国各地掠夺的建材修建的“八纮一宇塔”,时至今日,仍然邪恶地矗立在宫崎县,并且披上了虚伪的“和平之塔”的名字。
8)我不认为,二战结束后的日本社会真的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了自己的罪恶,我也不认为,他们从内心深处对中国抱有真诚的歉意。虽然部分有良知、有正义感的日本人,确实在真诚地道歉和忏悔,确实在努力促进中日友好,但是,整体上来说,今天的日本社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对那段历史有遗憾,但他们遗憾的只是“日本战败”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毫不掩饰地认为,“如果日本战胜了,一切历史和叙事将会被改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今天的日本社会,在历史问题上,是一个严重缺乏是非感、正义感的社会,而美国长期对日本的控制和“洗脑”,反而让很多日本人对中国人充满了厌恶乃至愤恨。犯下滔天罪行的侵略者的后代,竟然对他们曾经的施暴对象带着深深的恶意,这真的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9)就像电影里面展示的那样,那些日本人会用传自中国的笔墨,写下大大的“仁义礼智信”几个字,但是,他们对这套中华文明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却全是错的,甚至是邪恶的。我从不怀疑,未来100年、300年、500年、1000年,只要有机会,小日本还会再次蠢蠢欲动,还会再次妄图征服中国。也许,只有彻底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打垮他们,并彻底用中华文明的价值观重新给他们“补课”,才能消除日本社会隐藏在文质彬彬之下的那种暴戾之气。
10)我们必须理解到,放眼全世界,遍览世界历史,真正像中华文明这样拥有和平、正义、仁爱内核的文明,是极其稀缺的。西方文明发展到今天,仍未脱离恃强凌弱的落后本性。放在文明的视角下看,你就不会对特朗普对全世界打贸易战感到任何意外了——作为西方文明在今天的主要继承者,美国社会根本就没有学会理解什么是“兼爱、非攻”,他们根本就没有建立起正确的“义利观”。日本作为一个危机感重重的小岛国,生存是他们的第一原动力,为了生存,他们会一次又一次化身为邪恶的侵略者。在这个时候,我们唯有让自己强大起来,才能遏制住西方文明和日本文明深处的那种“兽性”和破坏性。所以,我从不愿意像祥林嫂一样去絮絮叨叨地讲我们曾经遭受的苦难,我要的是,我们的拳头够硬、我们的武器够强、我们的决心够坚定,然后掷地有声地告诉西方人、日本人,“中国人是讲道理的,但是,如果你们不讲道理,中国人也是略懂一些拳脚的!”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2、这两天,有人拿《南京照相馆》的观众说事,南京哪家照相馆证件照拍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