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某族男子冒充110扭送直播主播至派出所,是"维护团结"还是践踏法治?

时间:2025-08-02 01:44 作者:我就不行吗

某族男子冒充110扭送直播主播至派出所,是"维护团结"还是践踏法治?

昨晚,一场本该平平无奇的户外直播,突然变成了公共安全的警示教材。某短视频平台上的一位知名历史类博主,在直播过程中突遭一名身份不明男子的强行拉扯、辱骂与干涉,整个过程不仅在镜头前全程录制,还引发了大量围观和质疑。而这名男子,自称“110”,甚至不避讳地辱骂直播间观众为“SB”,最后在真警察赶到现场后,被确认并非执法人员,而是彻头彻尾的冒牌货。

现场画面曝光:http://t.cn/A6Fo3dtM

有人问:这种行为,是“维护民族团结”的“热心市民”?还是借“民族团结”之名、行违法乱纪之实的典型挑衅者?很显然,答案已经写在了法律的书页上,也刻进了公众的愤怒里。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背后暴露出的几个核心问题。

01丨什么人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冒充警察?

在直播画面里,我们看到这名男子不但上来就拉人拽人,自称“110”,还试图把一名正在合法拍摄、未干扰公共秩序的主播强行带走。他没有出示证件,没有表明身份,在遭质问时却大言不惭地说:“我是X族。”(真不是作者要提这个民族,而是直播画面显示这名男子多次强调自己是X族,实在绕不过去!我多愿意认为这只是一起简单的群众小矛盾。)

这个词听起来就很魔幻。一个在现实中已经不再有意义的网络词汇,突然出现在一个现实冲突场景里,说者却满脸自信,仿佛真的披着某种神圣光环,可以藐视法律。

但问题来了,法律是给所有人制定的,不管你自称天龙八部、还是九龙护体,只要你不是依法授权的执法人员,强行限制他人自由,尤其是冒充警察身份,本身就触犯了刑法。

依据《刑法》第280条,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的,依法要受到处理;而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扰乱社会秩序的,也构成犯罪。更别说在公共场合强行拽人、辱骂他人、制造恐慌,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公共秩序,可能涉嫌寻衅滋事。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人,为何敢如此明目张胆?

02丨“民族团结”不是挡箭牌,更不是私人狂热的许可书

值得警惕的是,这名冒牌者的一切行为,都在企图用“民族”来为自己的不法行为背书。这是最危险的倾向。

我们国家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根本国策。但“民族团结”是法律框架内、平等基础上的互尊互助,不是某个群体凌驾于法律之上的通行证,更不是可以恣意妄为、压制他人言论的政治武器。

有些人一提到“民族”二字,就试图拿来当尚方宝剑,对他人肆意攻击,而一旦被质问、被追责,又开始倒打一耙,说自己是“为民族说话”,试图舆论反转。这种“假道学”的伎俩,在网络平台上早已有前科——有人用“民族”身份在评论区霸凌他人,有人甚至试图把任何批评都曲解为“歧视”,如今竟升级为线下人身骚扰与恐吓。

这是一次极具警示意义的事件:谁若敢以民族之名践踏法治,那他就是民族团结的敌人;谁若敢以公共安全为代价捆绑身份政治,那他就是社会稳定的搅局者。

03丨当法治失守,谁来为普通人撑腰?

让人愤怒的还有另一个问题:这样的事,竟然能发生在光天化日、警力密集、游客众多的中心城区。这说明什么?说明有些人真的不怕曝光、不怕直播、不怕后果。

这说明他们坚信一点:即使被拆穿、被录屏、被举报,也不会有实质性后果。他们确信能利用公众对“敏感问题”的敬畏心理,把非法行为包装成“特殊关照”,再借此压制媒体、平台、舆论。

可这,正是社会最该清除的“灰色地带”。

必须明确:法治社会的第一要义,就是不能有“灰色人群”。无论是谁,只要践踏法律底线,就必须受到法律的追责。否则我们每一个人,走在街头都可能成为“被处理对象”,不是因为违法,而是因为有人自称“有权”,或者“有身份”。

试想,如果这次没有直播、没有录屏、没有观众围观,这件事是否就会被草草带过?甚至反被扭曲成“误会一场”?幸好,互联网的公开记录成了这场事件的“第三只眼”,让谎言无法藏身。

04丨平台责任、监管态度与公众警觉

这一事件曝光后,大量网民第一时间涌入评论区,表达愤怒与担忧。这说明,公众对法治秩序的珍视早已成为社会共识。

接下来,真正的考验是对事件的处理——如果如此恶劣的冒充警察行为,没有实质惩戒,那么今后我们还能相信谁是执法者?还敢配合谁的盘查?

此外,平台方是否会对该主播的正常言行进行保护?是否会因为所谓的“敏感因素”对其限流、降权,甚至封号?这些都是衡量平台是否真正依法运营的重要标准。

同时,监管部门要清楚一个现实:今天的事件,不只是一起个案,更是一次公众对法治信心的投票。如果能依法处理、公开回应,就是在守护法治权威;若是一笑而过、轻描淡写,那就是对不法者发出错误信号。

最后,我们要说清楚几个底线:

第一,民族团结不是拘禁、扭送他人合法权利的借口,认为有问题可以报警;第二,冒充警察是严重刑事犯罪,不容姑息;第三,直播是合法记录现场、传播文化的方式,不是干扰秩序的工具;第四,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直播间也不是法治的盲区;第五,每一次对法治的纵容,都是下一次冲突的埋伏。

我们愿意相信,这次事件的处理会是一次向公众交代、向法治负责的标杆。而不是像以往一些事件一样,最后不了了之,让人心寒。

互联网记忆是强悍的、清晰的,不会遗忘也不会选择性沉默。我们看得见这个社会的进步,也能敏锐地察觉到滑坡的迹象。维护民族团结要靠尊重、平等、对话,不是靠口号、辱骂、暴力。法治中国,应该是每个人都有边界、每个身份都受制约的社会,而不是任人自封“天龙人”的荒诞剧场。

啰嗦几句:

今天,如果一个普通人能被随意拽走,明天就可能轮到你我。

不是危言耸听,是底线思维。让法治说话,而不是身份;让证件说话,而不是嗓门。

别让“天龙人”成了新时代的笑话,更别让它成为法治社会的阴影。

作者:没门,自由撰稿人。

Top

1、重访抗战地标丨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地道战地道战埋伏神兵千百万

2、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达8.34亿 占全部网民数的75.29%

3、大白话讲新闻|中美瑞典经贸会谈细节,瑞典和中国的贸易往来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GYK/detail/xmqida.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我就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