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1 06:10 作者:小教主
网信办约谈英伟达背后,美议员在操弄什么?,英伟达ceo
观察者网科技评论员指出,新闻稿中有关美议员的说法,存在事实依据,美方正试图通过立法来加强对华科技打压力度。
据观察者网查证,目前,美国国会的确正在讨论强制英伟达等企业在芯片中植入位置追踪模块,所涉立法议程即《芯片安全法案》(Chip Security Act)。
该法案要求美国商务部强制受出口管制的“覆盖集成电路产品”配备“芯片安全机制”,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转移、盗窃或使用。其中,“芯片安全机制”定义为通过软件、固件或硬件启用的安全功能,或物理安全机制,具体包括“位置验证功能”,用于追踪芯片的地理位置或检测其是否被非法转移。
美国政客和媒体长期炒作说,不断有对华出口受限的先进芯片被转运至中国。中方则强调,美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工具化,不断加码对华芯片出口管制,这种行径阻碍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最终将反噬自身、损人害己。
芯片追踪,如何实现?
比尔·福斯特多次宣称,这种方案在技术上已经相当成熟,实现起来并不困难。
早在2024年1月,新美国安全中心研究员蒂姆·菲斯特曾经写过一份报告,详细阐述过这种芯片位置追踪的实现机制,即所谓“片上治理机制”。
这套机制的优点是灵活性强,可以根据不同的政策需求自动调整治理方式。目前,远程验证等技术在某些CPU和GPU上已经实现,未来也能轻松扩展到AI芯片中。理想情况下,这套机制还能结合供应链追踪以及“了解你的客户”政策,更好地控制芯片的销售和使用。
两届政府,两套方案
关注地缘政治、跨国公司和技术治理的交叉领域作者“南极土著”注意到,如何解决对华芯片出口管制的“转运问题”,受到美国政府的长期关注。
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商务部的策略是对全球的受控芯片采取总量控制和分配制度,也就是《人工智能扩散规则》的三级国家划分和GPU配额方案。其核心逻辑是,先根据转运国家本身的实际需求,设定一个刚刚够用的GPU数量。这样一来,如果这些国家再偷偷将芯片转卖给中国,就会导致本国芯片不够用,迫使它们在转运问题上自我约束。
特朗普政府不认可上述做法,认为这可能阻碍美国GPU占领全球市场,削弱美企竞争力,甚至导致其他国家转而使用中国制造的GPU。
特朗普政府的策略之一,便是推动国会立法,赋予商务部权力去要求芯片制造企业在芯片中植入位置追踪模块,从而更精准地监控和打击芯片转运。
“国产替代,增添筹码”
“南极土著”强调,英伟达不会喜欢《芯片安全法案》。有了这个法案,芯片是否“安全”说不好,英伟达的生意和客户一定变得更不安全了。正常的情况下,一旦芯片卖出,英伟达对芯片的后续用途不应该仍然持有掌控的能力。没有哪个客户愿意自己花大价钱买的芯片,还内安置了一个监控“后门”,到了哪里被英伟达和美国政府掌握得一清二楚。
就在日前,特朗普政府承诺取消对中国出口H20芯片的限制。而中方已要求英伟达公司就对华销售的H20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美国是怎么强大起来的?它会永远强大吗?,美国是如何崛起为世界强国的
2、东西问丨陈永升:这份报刊因何被称为华侨抗战的喉舌与先锋?,陈永生2021
3、工信部:今年前6月我国纺织服装外贸展现较强韧性,2020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