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港中大教授,闯入千亿赛道,港中大校长

时间:2025-08-22 15:35 作者:解一笑

港中大教授,闯入千亿赛道,港中大校长



医生通过手术机器人的辅助,可以透过很小的切口为患者进行手术。

采访|赵东山 张晓迪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赵东山

编辑|张晓迪

图片来源|受访者

科幻大片《普罗米修斯》中,女主角伊丽莎白·肖躺进全自动手术舱,机械臂在无人工干预下顺利完成剖宫产手术的场景,至今仍让人印象深刻。

该电影上映13年后,科幻正一步步走向现实。

2019年,深耕手术机器人领域20多年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欧国威,与一众顶尖手术机器人专家创办了“康诺思腾”,专注高端手术机器人的研发。

2022年8月,欧国威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Sentire思腾腔镜手术机器人,在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完成首例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用于治疗泌尿外科前列腺癌根治手术。

目前,Sentire思腾腔镜手术机器人,已完成多个重要专科的临床试验,并于2024年9月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正同步在全球范围申请医疗器械认证。

早在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攻读博士期间,欧国威就与其他教授合作研制出了全球第一个机械脚踝义肢,该发明于2007年被《时代》杂志评为年度全球最佳发明之一,并在后续实现了商业化应用。

欧国威至今还记得那个装上机械脚踝义肢的病人露出的笑容,那个瞬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后来的志向。

博士毕业后,欧国威加入了全球顶尖手术机器人公司“直觉外科”。该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全球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开创者,其产品正是知名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欧国威在直觉外科主导开发了Da Vinci Single-Site系统和肺活检手术机器人平台Da Vinci ION系统。


康诺思腾创始人、CEO欧国威

2016年,欧国威带着做中国手术机器人的创业抱负,从美国回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他希望依托大湾区的供应链优势和国内的广阔市场,将科研转化为更广泛的市场应用。他一直有个心愿:“要让病人享受更好的治疗,为医生提供更好的辅助工具,我希望每个医院都有一台手术机器人。”

创立至今,康诺思腾共计获得四轮投资,总金额超过18亿元,投资方包括启明创投、清松资本、险峰、美团龙珠、联想创投等国内知名投资机构,也包括欧洲大型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殷拓集团(EQT)、Alpha JWC Ventures、eGarden Ventures等海内外多家专业投资机构。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是最早一批投资康诺思腾的投资人。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两人因为无法线下见面,只能远程电话沟通,但在第一次电话沟通中,欧国威就给胡旭波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当时,欧国威对胡旭波分享了自己对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理解,并称他创办康诺思腾要立志改变全球手术机器人格局。此后,启明创投连续四轮投资康诺思腾。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

“欧教授不仅有着清晰的技术路线图,比如自研、掌握核心技术,确保产品性能卓越且成本可控;还组建了一支跨领域的顶尖团队,涵盖机械、电子、软件、医学等多个专业,这种从底层技术到临床应用全方位的布局,让我看到了项目成功的巨大潜力。”胡旭波告诉《中国企业家》。

康诺思腾的核心创始团队,由深耕行业的顶尖手术机器人专家和来自各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医疗机器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临床转化和产业化的经验。除欧国威外,CTO王泽睿此前是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助理教授,团队中还有来自帝国理工大学等名校的工程师。

为了实现“改变全球手术机器人格局”的目标,欧国威在创业之初就进行了全球化的组织布局,他分别在深圳、中国香港、美国波士顿以及英国朴茨茅斯建立了四大研发中心。此外,依托大湾区的供应链优势,康诺思腾在深圳建立了超万平方米的量产工厂。

国内手术机器人渗透率不足1%

欧国威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第一款产品,是腔镜手术机器人,这也是被誉为“上帝之手”的达芬奇机器人所主攻的领域。

“之所以选择这一品类,是因为每年全球有超过4500万腔镜手术案例,远超过其他手术类型,手术机器人未来在该领域应用空间更大,可以帮助到更多的病人。目前,国内手术机器人在该领域的渗透率非常低,不足1%,全球的渗透率也低于5%,只有美国是超过15%。”欧国威告诉《中国企业家》。



目前,腔镜手术机器人已经可以应用于胸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妇科等领域,这些手术往往复杂且精密,需要医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不过,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本质上还是由专业的外科医生执行的手术,手术全程由专业的医护团队负责,他们经过严格的基础培训与临床培训。

关于手术机器人的运作原理,就像医生借助B超有了“透视眼”,可以看到器官;借助胃肠镜可以延伸双眼,看到肠胃内部。医生通过手术机器人的辅助,可以同时延伸双眼和双手能力,透过很小的切口为患者进行手术。

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的好处在于,创口更小,可以减少出血、感染与并发症。与此同时,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也会更少,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正常生活。此外,还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在欧国威看来,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不仅会造福于病人和医生,对整个患者家庭而言都是福音。在过往的生活经验中,他见过太多人因为家属生病而不得不打乱生活和工作节奏,全家人的时间都被病人牵制,且每个人的负担被加重,而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则可以让病人更快地恢复日常生活。

13000个零部件全栈自研

“很多人习惯用工业机器人的标准,来评价手术机器人的价值和性能。一般来说,工业机器人零部件小于1000个,但是手术机器人的零部件有13000个。”欧国威向《中国企业家》强调。

手术机器人,被誉为医疗技术金字塔尖的产品。在技术层面,其涉及机械架构、动力模组、电气架构、软件架构、复杂算法和视觉影像控制等核心技术,开发难度巨大。除了涉及的核心技术众多外,更关键的是,手术机器人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对每一个领域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但从创业第一天起,欧国威就决定全栈自研。这也成为创业过程中,欧国威被投资人问到最多的问题:这些东西这么零碎,为什么都要自己研发设计?

“手术机器人是人命关天的,最首要的标准就是安全、有效和稳定,我们承担不起任何因为零部件不合格,而导致对病人生命可能产生的伤害。”欧国威告诉《中国企业家》。

康诺思腾的英文名是Cornerstone,意思为基石。在欧国威看来,如果要在手术机器人领域做得好,一定要做技术基石,而不是买一些零部件组装起来。

胡旭波最初接触欧国威和康诺思腾时,也有过担忧,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风险和市场竞争压力两方面。

“手术机器人技术极为复杂,涉及众多学科交叉,研发过程中仍可能面临技术风险。在市场方面,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经占据了先发优势,在全球和国内都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品牌认知度,康诺思腾作为后来者,如何快速打开市场并获得医生和患者的认可,是个挑战。”胡旭波向《中国企业家》分析道。

随着对康诺思腾团队的深入了解,胡旭波很快就打消了担忧。

他发现康诺思腾在技术研发上有着严格的流程和高效的迭代机制。例如,他们在机械主手的研发上,通过不断邀请医生测试,每两周左右就进行一次设计迭代,经过一年多时间打磨出符合手术可用性的产品。

此外,在市场策略上,康诺思腾也有着明确的定位,利用中国产业链优势降低成本,生产安全、有效且价格合理的产品,满足市场未被满足的需求。

过去6年里,康诺思腾的Sentire腔镜手术机器人,经历了近百次迭代。每一代产品,都要在与专科医生的合作中,不断调试和迭代。“甚至为了一个界面,要画500多张图纸。”康诺思腾的员工向《中国企业家》回忆称。

目前,Sentire腔镜手术机器人凭借高灵巧可转腕的多功能器械与沉浸式裸眼3D高清影像,可以将外科医生的手、眼延伸到任何所需之处。其可操控的范围,远超人手极限,即便在狭小空间内,也能自如移动操作。

此外,通过微阻尼调校机制及颤动滤除、动作矫正等技术,Sentire腔镜手术机器人能有效遏制操作过程中的惯性漂移,精准还原主手动作,让医生的操作稳定精准,不会出现“飘、抖、卡”等状况。

实现更多临床应用

手术机器人进入更多的医院实现临床应用,在当下仍面临重重阻碍,如手术机器人的价格、进入医院的审批流程、医生的培训周期等等。

针对价格问题,欧国威告诉《中国企业家》,康诺思腾之所以从创业第一天就坚持全栈自研,一方面可以保证手术机器人的技术可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实现全链路的成本可控,最终也有利于做到价格有竞争力。



针对医生培训的问题,康诺思腾则研发和搭建了自己的手术机器人远程网络。通过康诺思腾的远程手术专线网络和手术机器人系统,外科手术专家可以进行远程手术和远程督导,而年轻的、缺乏手术经验的医生则可以线上进行远程培训。

如此一来,远程手术可以使顶尖外科专家的医术和能力得以数字化延伸,促进全球医疗资源的共享和再分配;远程督导则让资深专家以“数字导师”的身份实时指导临床教学或手术操作,有助于快速普及手术机器人技术。

此外,康诺思腾也搭建了自己的实验动物中心,这对医院而言是支撑医学研究与转化医学的核心科研基础设施,是连接基础研究、临床治疗与技术创新的关键枢纽。不过,搭建一个实验动物中心的资质要求很高,要求有严格的生物管控标准,要防止人畜共患病传播等等。因此,并非所有医院都有能力和意愿建设。

但在康诺思腾的理念中,因为动物实验能为临床的医生团队与康诺思腾的工程师团队,搭建一个高效的交流平台,临床医生在测试中反馈的手术机器人的各种问题,可以快速被工程师记录并不断迭代。

对于医生和医院而言,以往年轻外科医生的主要培养模式就是手术跟台,但是动手操作的机会和经验非常稀缺。如今,他们可以通过动物实验来锻炼自己的手术技能,此外还不用医院增加培训的负担。

目前,康诺思腾正在与北京世纪坛医院等多家医院合作培育新的年轻医生。

而随着国内医疗水平提升、患者对微创手术需求增加以及医保政策逐步向创新医疗技术倾斜,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会快速增长。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评估显示,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迎来快速发展,预计到2030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99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1.3%;中国手术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09.5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6.9%。

在胡旭波看来,国产手术机器人凭借产业链优势、性价比优势,及更贴近国内临床需求的研发思路,将逐步抢占市场份额,实现自主创新。此外,他认为产学研医结合会愈发紧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将加速向企业转化,这将帮助康诺思腾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欧国威看来,创业要做好“架构师”和“农夫”两个角色的平衡。架构师高屋建瓴,科学高效地做好公司的管理和方向战略;而农夫负责勤勤恳恳,持续耕耘,时刻准备好迎接更大机会的到来。

Top

1、对话中关村科金喻友平:大模型ToB市场远远没被开拓出来

2、南方网评:台风天违规爬野山,喜提罚单真不冤,台风天适合出行吗

3、时政画说丨格桑花开,格桑花开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HGI/detail/qwqccm.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解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