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3 14:01 作者:梧州小刀
5190枚以太币浮盈3700万,上市公司炒币潮卷向港交所,以太币相关股票
智通财经APP获悉,8月12日及13日,以太币(ETH)价格一度冲破4600美元。以12日收盘价4590.71美元计算,港股上市公司华检医疗(01931)首批5190枚以太币战略储备已浮盈482.52万美元(约3787万港元)。
以太币8月13日盘中行情
这一数字背后,是港股上市公司配置数字资产的新浪潮——从比特币到以太币,从试探性持仓到战略性建仓,华尔街的加密资产配置风潮正席卷港交所。
一、以太币成港股新宠,四玩家浮盈揭秘
截至当前,共有4家港股上市公司公布持有以太币情况:(注:浮盈按8月12日以太币收盘价4590.71美元计算)
•华检医疗:8月8日宣布以均价3661美元购入5190枚以太币,以8月12日收盘价计算,浮盈482.5万美元。
•金涌投资:同日披露持有527.2枚以太币,成本均价3714.91美元,浮盈46.1万美元。
•博雅互动:截至5月29日持有298枚以太币,成本价仅1661美元,浮盈87.3万美元。
•蓝港互动:2024年报显示持有818枚以太币(未披露成本),若以年初以太币均价2500美元估算,浮盈约171万美元。
短短一周内,四家公司仅以太币持仓浮盈总和已近787万美元(约6177万港元)。这场“浮盈狂欢”背后,是企业对以太坊生态价值的前瞻性押注。
据业内人士分析,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加入囤币浪潮。究其原因,一是今年以来以太币价格持续上涨,吸引不少上市公司跟风买入 “囤币”,试图实现资产增值;二是部分上市公司将数字资产作为资产配置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优化资产结构;三是随着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部分上市公司希望通过持有数字资产,参与相关产业链布局,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二、从比特币到以太币:港股公司的差异化战略
尽管多家公司涉足以太币,但策略分化明显:
1.博雅互动、蓝港互动:多元化配置。博雅互动以比特币为主力(持仓3353枚BTC),以太币仅占加密资产组合的8%;蓝港互动则同步持有比特币与以太币,未突出单一币种。两者更侧重通过加密资产增厚资产负债表,而非深度绑定生态。
2.金涌投资:试水Web3的“轻资产模式”。以1000万美元预算用于发展Web3业务及投资虚拟资产,尤其是以太币。
3.华检医疗:重押以太坊的“激进派”。唯一提出“全球最大以太坊金库”目标的港股公司,战略核心直指两点:
• 规模领先:首批购币耗资1.49亿港元,董事会前期批准8.8亿港元预算,未来计划持续增持,目标成为“每股以太币含量最高”的上市公司。
• 生态绑定:通过旗下Web3交易所ivd.xyz,将医疗创新药知识产权代币化(RWA),并将平台收益转化为以太币储备,形成“创新药IP收购—RWA代币化—生态收益以太币化—金库储备增强”的闭环模式。
为对冲风险,华检医疗设计多层次“下行保护机制”、多层次“增强策略”,试图平衡收益与波动,使得Web2投资者能够在无惧市场波动的情况下,捕捉Web3链上金融红利。其以太坊金库战略自发布后,获得市场极大关注,股价在震荡中持续上行,8月12日盘中触及12.86港元的历史高点。
华检医疗8月13日盘中及近期股票走势
三、以太坊的“黄金时代”:应用落地与资本涌入
以太币年内涨幅超100%,背后是技术升级与机构共识的双重驱动。
1.技术革命:V神划定三大进化方向
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在十周年之际提出清晰路线图:
(1)速度升级:通过提高Gas上限与整合zkEVM技术,将交易处理能力提升10倍,支撑百万级TPS。
(2)隐私保护:内置零知识证明(ZKPs),实现“默认隐私”,满足机构合规需求。
(3)用户体验:计划将质押门槛从32以太币降至1以太币,使普通用户可通过手机安全芯片参与网络维护。
2.机构扫货:贝莱德们的“用脚投票”
• 贝莱德现货ETF(ETHA):7月单周购入12亿美元以太币,规模达比特币的4倍,管理规模10天破100亿美元,速度之快创下历史纪录。
• 上市公司持仓竞赛:据链上分析平台Dune Analytics统计,截至8月5日,全球59家上市公司已将197万枚以太币纳入资产负债表。
• 渣打银行预言,企业持仓占比将升至10%;美国独立金融研究公司Fundstrat分析师认为,以太币年末公允价值可达1万至1.5万美元。
华检医疗的3787万港元浮盈,只是港股“以太坊浪潮”的缩影。当比特币成为“数字黄金”,以太坊正以生产性资产的定位——通过质押收益、生态应用与RWA赋能,吸引企业将其纳入核心储备。
1、治水兴水看新疆丨科技助力钢铁企业治水兴钢,新疆兴水家业能源有限公司
3、赵露思“反向印钞术”:罢工让公司颗粒无收,喂饱大批国内土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