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南极电商的救赎,张玉祥要靠对标优衣库?,南极电商张玉祥视频

时间:2025-08-17 23:50 作者:总柔情

南极电商的救赎,张玉祥要靠对标优衣库?,南极电商张玉祥视频

(文/刘媛媛 编辑/周远方)

在电商行业狂飙突进的黄金年代,南极电商曾凭借“品牌授权+平台分销”的轻资产模式一度成为现象级企业。旗下“南极人”品牌通过广撒网式的贴牌合作,迅速渗透至内衣、家纺、男女装、母婴用品、小家电等数十个品类,成为市场追捧的“电商神话”。

然而,当流量红利见顶,这座建立在商标授权之上的“商业帝国”显露出根基松动的迹象。近几年,南极电商长期积累的品控问题集中爆发。不仅品牌多次登上质量检测黑榜,在各大投诉平台上,“起球”“货不对板”等关键词还长期与产品绑定,品牌美誉度持续下滑。

面对困局,南极电商也在思考如何才能撕掉“贴牌”“低质”的标签,最终给到的答案是:向“自营+轻奢”战略转向。2023年起,公司投入巨资打造自营产品线,推出轻奢系列产品,并与分众传媒达成亿元级梯媒合作,试图重塑品牌形象。

可惜,财报数据显示,这一转型代价不小:2024年南极电商净利润为负,亏损高达2.37亿元;今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仅1200万-1800万元,较上年同期暴跌76.89%-84.60%。

更值得忧虑的是,消费者对“南极人”的品牌认知似乎并没有好转多少,新推出的轻奢系列月销量不足同类竞品的百分之一。

南极电商创始人 张玉祥

重重危机之下,近两年,年过六旬的创始人张玉祥不得不结束低调,开始频繁现身“营业”。在一次采访中他坦言,如今的南极电商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变的时候,未来的南极人应该要对标优衣库这样的品牌。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向观察者网指出,优衣库的核心为“面料研发+快反供应链+全球化规模”,而这些都是南极电商目前所欠缺的。转型的更优解应该是回归产品力本身,同时在品类上做减法,倒逼工厂升级。只有这样,南极电商才能避免成为被时代淘汰的“前浪”。

高光时刻:市值逼近600亿

南极电商前身为南极人,由张玉祥于1998年在上海创立。彼时,国内保暖内衣市场已经有恒源祥、俞兆林等知名品牌,竞争激烈。张玉祥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采用“电视广告+经销商”的营销模式,迅速打开市场。

他先向经销商募集资金,再投入广告“轰炸”,仅用4个月时间就让南极人跻身行业前列,销售额破亿。到2004年,公司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固定资产超3亿元,成为国内保暖内衣市场的领军企业之一,并同步进入休闲、羽绒、毛衫、家纺等领域。

这一时期,南极人还采用“产销一体化”的重资产模式,自建工厂、自控渠道,确保产品品质和供应链稳定。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制造业成本攀升,传统服装企业面临巨大压力。

此时的张玉祥做了一个颠覆性决策:砍掉经营了十余年的工厂生产端,也舍弃了销售端的自营环节,开启轻资产模式,只保留“南极人”这个品牌,向“品牌授权”的商业模式转型。

该决定让南极人从一家传统制造企业,蜕变为一家品牌管理公司,核心业务变为品牌授权,即向供应商、经销商提供品牌授权及综合服务,收取品牌综合服务费、经销商品牌授权费,也就是大众口中的“卖吊牌”生意。

一开始,南极电商受益于中国电商行业的快速崛起,通过品牌授权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实现了高速增长。

数据显示,2015年-2021年,南极电商的供应商数量从422家增加到1839家,经销商数量则从1053家增加到了10311家。2015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分别为3.89亿元和1.72亿元;巅峰的2020年,这两项数据已暴增至41.72亿元和11.88亿元。

在资本市场上,南极电商也水涨船高。2015年8月,南极电商借壳新民科技上市,当时的市值还不到60亿元,而到2020年7月,市值已经达到584.5亿元,股价最高达23.67元/股,五年间如坐上了火箭般蹿升。

这场资本盛宴直接将创始人推上了财富之巅。2019年11月,张玉祥家族以80.6亿元身家首次跻身《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开启了财富暴增的序幕。

2020年成为其财富增长的爆发年:先是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100亿元),后又以10亿美元身家入选《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接着11月在胡润百富榜(145亿元,第376位)和福布斯中国富豪榜(142.8亿元,第265位)上双双亮相,完成了从行业新贵到资本大鳄的华丽转身。

那段时间的南极电商,折射出轻资产模式在特定时期的巨大魔力。只是,市场会提醒我们:任何商业神话都逃不过周期的考验,南极电商后来的发展,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业绩失速:巅峰跌落谷底

2020年仿佛成了南极电商发展的分水岭,随着品牌授权模式的快速扩张,其渐渐失速,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增长瓶颈。

表现在业绩上,营收、净利双双下滑。2021年,南极电商实现营业收入38.88亿元,同比下降6.80%;实现归母净利润4.77亿元,同比下降59.84%。

2022年-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继续下滑,分别同比下降14.88%、18.66%至33.11亿元、26.92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直接由盈转亏,2021年亏损2.98亿元,同比暴跌162.52%。2023年虽然又回归盈利,达到1.12亿元,但已经倒退到刚上市那年的水平。

反映在市值上,南极电商从2020年高点的584.5亿元跌至2023年的85亿元左右,短短三年市值蒸发超85%。曾经重仓的机构投资者纷纷撤离,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出。就连交易所都在2021年6月发出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业绩大幅波动的原因。

近十年南极电商市值变化曲线

不仅如此,更深层次的危机在于商业模式的先天缺陷:过度扩张导致授权质量失控,品牌价值被不断透支。

据了解,2018年以来,南极电商(含“南极人”“卡帝乐鳄鱼”等品牌)多次登上国家质监部门及地方消费者协会的不合格产品“黑名单”,产品包括蚕丝被、内衣、童装、冲锋衣、卷发器等。

比如,2018年4月9日,2018年第2批内衣(针织内衣)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名单公布。南极人(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一款经典舒绒柔棉保暖内衣(针织内衣)因纤维含量、PH值不合格被点名。

2021年5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布,上海奉浦苏宁易购销售有限公司销售,标称南极电商(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蒸汽挂烫机(规格型号:NJ-88/220V-1900W)“结构”项目不合格。

2022年9月,南极人品牌儿童套装,明示下装白/蓝/藏青色面料纤维的含棉量为100%,实测无棉含量,而是含聚酯纤维92%、氨纶8%……

谁都明白,当南极电商将品牌授权给一千多家供应商、一万多家经销商时,就已经削弱了品控能力。更致命的是,随着新消费品牌崛起,年轻消费者开始用“贴牌货”“质量差”来定义这个曾经的国民品牌。中小厂商也不再依赖传统品牌背书,“卖吊牌”的生意逻辑正在失效。

南极电商从高处跌落的案例暴露出轻资产模式的最大软肋:品牌成为纯粹的交易标的而脱离产品本身时,其价值终将被透支殆尽。

Top

1、我们为什么要恋爱结婚?,为什么要恋爱为什么要结婚

2、决策失误致中国航空蒙冤,运-10背后的马凤山为何含恨离世?,运10设计师马凤山

3、双普会:红毯、烟花与空白协议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HWI/detail/fpewmh.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总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