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5 18:29 作者:光环嘟
对于吸烟:国家的政策是“控”不是“禁”
【本文由“孤鹰”推荐,来自《为什么被劝烟的人基本都会炸毛?》评论区,标题为孤鹰添加】
社会管理的尺度把握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目前一般来说是不允许吸毒,不许室内吸烟,不提倡喝酒。从来没有人禁止过吃臭豆腐(国外是臭奶酪),最多不许在公交车上吃榴莲。可见重点不是有异味,而是有毒,对身体不好,影响社会关系。 这种轻微成瘾的东西,可能永远都禁不了,没有烟酒,也会有别的占据这个生态位。但是对其形成负面的社会共识, 多限制一点总是好的。
采取适当地手段予以限制是对的,不能一刀切,所以国家的政策是“控”不是“禁”。
为什么这个话题变得越来越激烈,不就是要求完全“禁烟”的声量太大了吗?报道中男子在室外非禁烟区吸烟没有违反国家和地方的法规,结果被所谓的“禁烟大使”(事实上这样的官方头衔根本不存在)追上去霸凌。男子一再退让,仍免不了被嘲讽。很多人对禁烟人士反感的原因在于,这些人在不断冲击国家政策的边界。
如果一味退让,这种后果是很严重的!看看国外的例子,一边禁烟,一边叶子等软性毒品合法化,不觉得魔幻吗。
国外那些NGO始终以制造话题,炒作舆论,搞乱中国社会为己任。要说国内鼓吹禁烟的这些人背后没有国外各种NGO做推手,你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