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香港落子,中国律所的暗战与快刀
作者 | 看江湖的
来源 | 法律先生
香江之上,棋局已开,各大律所的暗战与快刀齐上。
港交所的铜牛重披金光,希望已至,法律江湖的大佬们早已闻风而动。
香港,成为内地律所的新战场,不再是简单的你来我往,而是一盘未来十年的战略大棋,落子要狠,行棋要快。
最近中银玩了一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将落地香港的模式推陈出新,令人大开眼界。
中银不再与已有的成熟律所联营或合并,避免历史包袱成为未来阻力,而是另起炉灶,所谓邀请两位香港律师筹办全新的律所Charles&Wilson(乐伟舜),然后,自己再进入香港市场与之进行联营,并在三年后实现合并。
🔺阎舒乐曾任Dentons香港办公室合伙人
高伟禹曾任何耀棣律所合伙人
两位合伙人在成为律师前,都曾就职于金融行业
乐伟舜像一只轻盈的先锋部队,迅速切入市场,而中银则是一个强大的「后方基地」,为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
有篇报道里,高律师说得很有意思,「香港的很多交易都是基于关系的」,而中银恰恰是掌握了中国大陆最强大的「关系网」之一。
手握足够的筹码,摆脱对传统香港律所的依赖,这种全新的模式,可以避免管理文化的冲突,以统一的方式,迅速整合中银的客户资源和业务渠道,为大陆客户提供从内地到香港的「一站式」服务。
这是一种新的探索,过去内地律所进入香港,最大的问题其实是与本地律所的文化冲突,如何定价,如何确定服务模式,如何分工,如何拓展市场,如何处理客户关系,或多或少,矛盾不断,以至于错失良机。
从观韬中茂与和何耀棣的联营,到浩天和与胡关李罗的强强联合,再到天达共和与杨杨律所的合作,以及盈科与许道森的正式联盟,在看似前途无限的时候,面临的冲突与挑战也不小。
这次中银另辟蹊径,也许就是想趟出了一条路来:以内地律所的逻辑,来做香港市场的事情。成败难料,但是探索的精神永远都有必要。
世界越复杂,香港越重要!
它不仅是中国内地与世界的连接点,也是整个世界风险的最优避风港之一,如今在东南亚兴起之际,香港作为资本市场的价值更加突出。
如今,资产重新流回香港,香港的IPO业务焕发生机,那些熟悉中国企业、理解中国客户需求的律所,不再甘做一个陪衬或协同者,他们想成为主导者。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挖人运动开始了,这些已经在香港站稳脚跟的中国律所,比如竞天公诚、金杜、汉坤等,趁着国际顶尖律所撤走,挖走了大量资深律师。
他们迅速扩充合伙人队伍,不仅在数量上,更在性价比上,对传统外资律所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正如阎律师所说,他们的目标是为那些在国际律所中难以「出头」的高级律师或受薪合伙人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有机会独立执业,建立自己的客户群,
你看,这话说得多好,挖人也可以有如此优雅的表达。
不过,这才是开始,中国律所的「关系网」和「狼性文化」,能否与香港律师的习惯与文化兼容,还有待时间验证。
中国律所真正意义上的出海征途,这才开始呢!
点击「法律先生」阅读原文
1、国台办发言人就赖清德散播错误二战史观答记者问,赖清正台商
3、新西兰防长咋呼:中国太让我意外了,敲醒我,新西兰防疫做得那么好!其它发达国家不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