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5 16:50 作者:大烟缸
两项贷款“国补”新政来袭,四川金融业怎么看?怎么办?精准发力。
文丨川观新闻 卢薇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三部门日前制定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财政部、民政部等九部门制定了《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于12日发布。
这两项政策落地,金融业将如何承接?消费者能得到多少实惠?贴息资金如何到手?政策刺激之下,银行相关贷款产品是否会掀起新一轮竞逐?带着这些问题,川观智库·金融研究院记者咨询走访了相关部门、金融机构、专家学者与部分消费者。
“真金白银”促消费
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
两项政策均拿出了“真金白银”的支持:《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对符合条件的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到此次制定的两项贷款贴息方案,均体现了宏观政策多措并举着力促消费。通过财政金融联动的方式,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更好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同时,政策传递出明确的信号——中国经济社会由重生产、轻消费的模式向重消费、重服务的模式转型。”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婧表示,两项政策聚焦对象是“服务业经营主体”与“个人消费”,分别对应着供求两端,不仅有助于为相关经营主体提供更多资金支持,降低融资成本,扩大优质服务供给,也有利于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财政贴息本质上是金融领域的‘国补’机制,但并非简单让利或‘撒钱’,而是一种以政策协同激活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制度创新,标志着政策工具正加速向‘精准滴灌’转型。”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蔡栋梁分析认为,其目标并非简单压低贷款利率,而是通过结构性激励手段,引导金融资源更精准投向具备消费潜力和经营活力的重点群体,推动信贷资源配置从“拼规模”转向“提效率”,“在实施层面,贴息机制不仅有助于提升银行投放意愿,也将为其构建基于风险定价与场景管理的信贷新逻辑提供现实抓手。 ”
事实上,在此次“国补”政策出台前,四川先行先试,已率先在全省开展了个人消费贷贴息。“办理很方便,我的贴息款已全部到账了。”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工程师康雨嘉高兴地说,去年他在民生银行成都分行提取了一笔20万元的消费贷,用于购买一辆新能源汽车,银行客户经理告知他还可以享受财政贴息,于是在补充简单的身份证明和消费凭证后,康雨嘉便陆续收到了财政利息补贴款转账。今年3月,随着贷款结清,他合计收到3000元贴息款。“13日的发布会我也看了,‘国补’政策非常给力。今年准备继续贷款,为家里添置一些物件,还计划出去旅游。”
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23年9月以来,该行会同省财政厅分阶段实施消费信贷贴息政策,对银行机构向省内居民发放1年期及以上,贷款用途为汽车购置、电子产品、住房装修、家电家具耐用品4类商品线下消费贷款,财政部门按照年利率1.5%、单笔不超过3000元给予居民1年期一次性贴息。据悉,这一政策将至少实施至今年9月30日。
目前,全省已兑现财政贴息资金近9000万元,支持省内银行机构发放消费贷款72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全省住户消费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长15.1%,高于全国9.1个百分点,有效促进了贷款投放和消费增长。
“国补”方案则在包括四川在内的各地实践基础上,统一标准并扩大适用范围。对于消费贷贴息1%的比例与四川当前执行的标准有所不同的问题,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上述负责人表示:“政策执行的交叉时段主要涉及今年9月期间,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国家政策与四川省政策的有效衔接,后续将出台详细的操作细则。”
在川银行“反内卷”
让红利惠及贷款主体
此次《实施方案》中指定的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经办机构中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经办银行则为21家全国性银行,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一出,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等多家在川银行均积极响应。
“作为国有大型银行,我行已做好充足准备,将以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全力确保国家政策红利能够及时惠及消费者。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今年推出“扩内需 促消费”十二条措施,聚焦聚力服务住房、汽车、家居/家电/电子、养老、文旅、跨境、夜间经济、新兴市场、县域及乡村这九大重点消费领域,以金融之力推动消费市场“燃”起来。 截至7月末,该行共投放消费贷款140亿元,惠及超5万名消费者;同时紧抓消费贷款补贴窗口期,强化与汽车经销商协作,已合计为千余名分期客户申请消费贷款财政贴息,补贴金额超280万元。
无独有偶,截至7月末,民生银行成都分行已累计为2.6万名客户发放消费贷155.25亿元。“我们不断优化流程、简化手续,可实现3分钟出额、当日审批提款,让客户的消费更便捷,进一步助力提振消费,并做好贴息政策的传导落实,让贷款主体更加便捷地获得‘国补’红包。”民生银行成都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后续四川金融业如何更好推动政策落地实施?顾婧建议,银行一方面应加强部门协同,针对个人消费端,梳理汽车、家电、文旅等重点消费场景,设计匹配度高的贴息贷款产品,明确贴息后贷款利率、额度、期限等核心要素,简化办理手续,降低居民获得信贷的门槛,针对服务业经营主体,聚焦餐饮、家政、托育等行业的中小微企业,主动摸排融资需求,提供定向贷款支持,并清晰告知贴息政策细则,扩大政策覆盖面;另一方面,应确保资金合规使用,严格监管,通过合同约定、贷后跟踪等方式,确保贷款真正用于个人消费或服务业经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财政补贴资金用好、用到位。
“政策红利有望刺激贷款市场,但并非开启新一轮价格战的信号。”蔡栋梁表示,银行需由“拼利率”转向“拼能力”,由“规模驱动”转向“风险与资本约束导向”的定价思维,可适时调整消费贷及信用卡授信的资本计提规则,阶段性降低风险权重和资本占用水平,进一步释放信贷供给空间;加快消费贷及信用卡不良资产的识别、处置和核销,形成不良资产出清的闭环,缓解零售业务未来发展包袱等。“另外,从长期机制建设角度看,四川还需拓展消费金融机构的资本补充与融资渠道,构建具有弹性与韧性的金融供给体系。建议支持优质中小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多元主体发行资本债、开展资产证券化融资,甚至通过资本市场上市补充资本金,提升其在不同消费周期下的持续服务能力。 ”
新闻多一点:
享受贴息需要做哪些操作?财政部举例详解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具体操作↓
• 借款人在申请个人消费贷款签订相关贷款合同的同时,只需增加一个操作,就是要授予贷款经办机构相关权限,允许其识别贷款发放账户或者指定账户的交易信息。
• 对于已经签订的贷款,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等方式来取得借款人的相关授权。贷款经办机构将根据实际消费情况,按照政策规定的要求来计算财政贴息金额,在定期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由财政承担的贴息资金,借款人可通过短信、手机App等方式知晓享受财政贴息的具体情况,不需要额外操作。
例如,如果一名消费者使用个人消费贷款,在政策执行期内花了20万元用于装修、购置家具家电等消费品,假设该笔消费贷款年利率为3%,在没有贴息的情况下,他全年需要支付贷款利息是6000元,享受个人消费贷款一个百分点的贴息以后,最高可减少利息支出2000元,这样就可以获得1/3的利息补贴。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具体操作↓
借款主体不需要进行贴息申请,只需按照正常的信贷流程在银行办理贷款。
• 经办银行收到财政贴息资金以后,对经营主体已经支付的利息,一次性向经营主体返还对应的贴息资金;
• 对于经营主体未来需支付的利息,贷款经办银行在后续按期收取时,直接扣除对应的贴息资金。
假设一家餐馆在今年10月1日获得1年期的贷款90万元,用于引进设备、扩大场地等经营活动,可以享受的贴息一共是9000元,具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 假设经办银行明年2月收到财政部门拨付的贴息资金,以此作为时点来划分,经办银行需向该餐馆一次性返还3000元的贴息,将今年10月到明年1月的贴息结清;
• 另外,明年2月到9月,每个月都会直接扣除当月贴息,经营主体每月可以少交750元的利息。
来源:川观新闻
原标题:两项贷款“国补”新政来袭,四川金融业怎么看?怎么办?丨川观智库·金融研究院
1、北京市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意见,北京市促进就业政策
3、暴雨橙色预警!广东广西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近期广东和广西的大部分地区连降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