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中国芯片公司抢占市场份额,超越外国竞争对手”
公司预计第三季度收入环比温和增长5%-7%,毛利率将从4-6月的20.4%小幅下滑至18%-20%。
赵海军说,由于中国客户的需求不断增加,公司的晶圆供应紧张状况将持续至少到10月。
根据赵海军的描述,中芯国际手机市场出货量增长主要源于客户市场份额转换: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客户市场份额扩大推动中芯国际手机出货量增长。
他指出,客户市场份额扩大的核心原因包括:一是客户产品种类提升、迭代速度加快,产品已可完美替代原供应链中的IDM产品;二是客户通过集成单一芯片与其他芯片形成整体产品,产生放大效应。
为缓解供应压力,中芯国际正推动国内客户向12英寸兼容产能转移。
赵海军还指出,国内客户对存储相关芯片(如NAND闪存控制器)的需求大幅攀升。即便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多年稳定,但中芯国际客户在手机供应链份额提升,叠加高端应用向2000-2500元机型降维带来的单机硅片用量增长,订单能见度稳定。
赵海军表示,公司对2025年第四季度的情况尚无清晰判断,主要是因为终端用户需求的可预测性较低。“不过,中芯国际对订单前景仍抱有高度信心。”
赵海军预计,汽车芯片收入不会快速激增,因为这类产品需要更长的验证和测试时间,但增长趋势是显而易见的。
报道提到,中国目前至少有10家新兴及老牌芯片企业,将汽车市场列为核心发展赛道。地平线、华为海思、黑芝麻智能、芯驰科技、芯擎科技等中国芯片企业正快速崛起,不断拓展国内车企客户。
“除此之外,公司的整体产能仍无法满足需求。因此,(第四季度的)淡季不会对我们的产能利用率产生重大影响。若外部环境无重大变化,公司今年目标仍是超越市场同业平均水平。”他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乌克兰刚刚取得“全歼俄军三个营的巨大胜利”,泽连斯基就要被西方赶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