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1 17:05 作者:王大姑娘
特朗普欲用"特殊手段"支持美国稀土,"纳瓦罗私下承认,现在对中国没胜算"
文 观察者网 阮佳琪
新华社此前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紧盯全球矿产资源,频繁提及“稀土”。屡屡受挫后,按捺不住的特朗普政府彻底急眼,眼下不惜动用“特殊手段”。
当地时间7月31日,五名知情人士透露,白宫高级官员上周召集多家稀土企业举行闭门开会,告知他们特朗普政府正计划借鉴疫情期间的措施,通过为稀土产品提供最低价格保障,以提高美国关键矿产产量,进而削弱中国的市场主导地位。会议由特朗普的贸易顾问纳瓦罗,以及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供应链战略的官员戴维·科普利(David Copley)牵头。
纳瓦罗向英媒证实了这场会议的举行。他表示,美国政府旨在“以‘特朗普速度’行动,也就是在保持效率的同时尽快采取行动”,以解决美国关键矿产行业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但他没有回应是否在会上提及最低价格保障。
“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从矿山到终端产品的完整关键矿产供应链,参会企业有望在这一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纳瓦罗说。
知情人士还提到,参会企业曾请求纳瓦罗支持禁止含稀土磁体的设备出口,以促进国内回收产业。但纳瓦罗告诉他们,只有在美国稀土产业发展更为成熟后,他才会推动这一禁令,以避免在当前贸易争端中“过早地让中国获得筹码”。
被问及相关可能性时,纳瓦罗放话,“所有政策选项都在考虑范围内。正如特朗普总统常说的,‘走着瞧’(Let's see what happens)。”
目前美国唯一稀土矿——芒廷帕斯稀土矿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这场于7月24日召开的会议此前未被公开报道,参会者包括10家稀土企业,以及苹果、微软、康宁等高度依赖关键矿产稳定供应的科技巨头。苹果和康宁未回应置评请求,微软拒绝置评。
据悉,会上官员们详细阐述了特朗普的核心目标,通过开采、加工、回收和磁铁生产等全环节发力,迅速提高美国稀土产量,其推进速度将对标2020年特朗普强推的新冠病毒疫苗研发计划“曲速行动”(Operation Warp Speed)。
这项曾让特朗普沾沾自喜的疫苗工程,确实在一年内推动美国成功研发出新冠疫苗,但在后续分发阶段,因交付延迟、供应短缺和后勤混乱等乱象,导致最终接种效率严重低下。
特朗普首届政府原计划于2020年底向公众提供1亿剂疫苗,但目标随后下调至2000万剂。而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当年12月30日的统计,全美实际接种人数仅为210万人。
当时有美媒计算称,照这个速度,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成全美80%人口的接种。随着2021年拜登上台,“曲速行动”被归入其民主党政府的白宫新冠应对小组后,几乎名存实亡。
如今,特朗普第二届政府竟将这一失败案例,拿来给重振美国稀土产业“打样板”,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除价格保障外,上述知情人士称,纳瓦罗和科普利在会上建议参会企业将现有的政府资金支持投入稀土生产,比如特朗普在7月4日签署的“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中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激励措施。
会上,两人不忘给企业们“画大饼”,安抚他们称,本月初五角大楼成为全美最大稀土生产商MP Materials的最大股东,并附带稀土定价机制的做法并非“特例”,类似的协议也在筹划中。
在五角大楼同意斥资4亿美元购入MP Materials优先股后,苹果公司很快宣布预付2亿美元采购该公司生产的磁铁,用于iPhone与电脑制造。
所有知情人士证实,会上谈及此事时,纳瓦罗与科普利“敲打”众人,称特朗普对这类采购合同表示欢迎,并且希望看到更多科技公司入局稀土领域,无论是通过种子投资还是收购。
据透露,美国政府官员计划在大约四到六周内与这些公司再次会面,时间安排之紧凑意在突显政府希望快速扶持美国矿产产业的决心。
据国际能源署数据,2023年中国占全球稀土矿产量的超60%,但其对加工阶段的控制却占全球产量的92%,在全球稀土加工领域几乎拥有垄断性的控制权。美国地质调查局还表示,2020年至2023年,美国7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进口来自中国。
为减少对华依赖,7月10日,美国国防部罕见斥资4亿美元购股,成为MP Materials的最大股东;同时加速推动独立稀土定价机制,以接近当前市场价两倍的价格,为MP Materials设定最低采购价。
这一系列举措引发相关企业股价剧烈波动,不少公司打着“美国制造”旗号,竞相争取政府资金,美国矿商也将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希望寄托于联邦政府。
但分析认为,依赖政府援助存在风险,因为美国对关键矿产的政策长期缺乏连贯性致。例如,拜登政府时期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包含国内生产税收抵免,但特朗普政府宣布这些抵免将从2030年起终止。
另有分析人士警告,采矿行业固有高风险,部分项目具有极强的投机性。以爱达荷州一座钴矿为例,尽管获得数千万政府支持,但历经三十年开发后仍处于多年停摆的状态。
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经济学教授罗德·埃格特直言不讳:“对于这些项目,(实现商业生产)可能希望渺茫,但这就是这个行业的本质。”
自中方出台稀土管制新规以来,美国、澳大利亚、印度以及多家西方企业加快了对关键矿产的投资布局,试图实现稀土供应链的“多元化”。但有分析指出,中国在稀土加工能力和人才储备上有着多年积累,追赶成本高昂,其他国家很难轻易“终结”中国的主导地位。
总部位于上海的咨询公司TidalWave高级合伙人、前上海美国商会副会长江凯明(Cameron Johnson)预计,其他国家的稀土供应多元化战略将面临众多严峻挑战,包括时间、成本和人力资本等。
“光是所需时间就至少要10到20年,成本则至少数以万亿美元计,”江凯明说,“而且人才要从哪里来?谁懂得如何加工这些材料?谁了解提纯工艺?如何达到高纯度?这些人才在大多数国家都不存在。”
来源|观察者网
延伸阅读
据央视新闻消息,上周(24日),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以下简称“中欧峰会”)在北京举行。会后,双方共同发表《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联合声明》),并同意建立升级版出口管制对话机制。
7月29日,有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中欧峰会虽未出现太多波澜,但在一些长期关切的议题上,布鲁塞尔方面发现中方这回拒绝让步,更在谈判中尽显自信与底气。他们补充说,自三个月前迫使美国在关税问题退让后,中方一直表现出这种信心十足的状态。
荣鼎集团的资深中欧关系分析师巴金(Noah Barkin)在最新报告中也提到,有欧盟高级官员告诉他,“中方寸步不让,我们本以为他们至少会作出一些表面上的让步,结果完全没有。”另一名欧盟官员则直言,“中方已经转变策略。他们确信自己治住了美国,也更有信心拿捏我们。”
从北京返回后,还有欧洲官员称,中方在产业政策方面“很明显”不愿意妥协,“欧盟要想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坚持自己的立场。”
然而,在经历周末来自美国的贸易打击后,人们愈发怀疑,热衷于“内斗”的欧洲,究竟还有多大能力去应对外部挑战?
就在中欧峰会结束的三天后(27日),欧盟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同意输美商品被征收15%关税。这在欧洲内部引发巨大争议,被斥为“投降”之举。白宫官员周一更“贴脸开大”,嘲讽欧盟向美国“滑跪”(bent at the knee)。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份在苏格兰达成的协议,加之6月北约峰会期间一些欧洲领导人对特朗普的谄媚奉承,北约秘书长吕特甚至公开直呼特朗普为“爸爸”,都让欧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眼中更显软弱无能。
有分析指出,“经历北京的紧张谈判、华盛顿的沉重贸易打击后,欧盟官员收获寥寥。外界对于欧盟全球影响力是否正在衰退的疑虑,也因此愈发加深。”
欧洲智库比利时布鲁盖尔研究所的贸易专家尼克拉斯·普瓦捷(Niclas Poitiers)评价称,“欧美协议暴露了欧洲外交政策的混乱。经济与防务无法割裂,如果你在安全上依赖他人,在商业上就不可能保持自主。”
他进一步指出,“接受这份极不平衡的协议,欧盟将自己对美国的附庸地位暴露无遗。在中美对抗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这可能会削弱欧盟与中国重建关系的希望。”
7月24日,北京,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中国外交部25日介绍情况表示,本届中欧峰会在坚持并深化中欧关系等方面达成重要共识,同时就所谓“产能过剩”、产业补贴等中欧分歧议题阐明中方立场。
此次峰会恰逢中欧建交50周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欧关系的走向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据悉,布鲁塞尔方面将一份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视为重要成果。欧盟消息人士透露,官员们预计在9月举行会晤,以评估升级版出口管制对话机制的推进情况。但总体来看,中方在贸易问题上立场坚定,不容动摇。
他们声称,中方仍然致力于推动欧盟重启一项搁置已久的投资协定批准程序,同时要求协商解决涉及电动汽车的贸易争端,但几乎没有作出任何相应让步,包括就电动汽车最低进口价格给出任何接近可接受的方案。
针对欧盟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对华无端指责,中方也在峰会期间再次阐明乌克兰问题不是也不应该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重申坚持劝和促谈、推动政治解决的一贯明确立场。中方还就欧方以涉俄因素为由制裁中国企业表明了严正立场。
在西班牙欧亚关系地缘政治分析师特里洛-菲格罗亚(Sebastian Contin Trillo-Figueroa)看来,这场峰会印证了中美两国长期以来的猜测:欧洲已将自己排除在大国竞争之外。
7月30日,特里洛-菲格罗亚发文批评道,欧盟在对华立场上的混乱和对美国无尽的妥协,既削弱了布鲁塞尔对中美两国的影响力,也让自身陷入边缘化,使其沦为无足轻重的存在。
特朗普和欧盟旗帜
他指出,此次中欧峰会暴露了欧洲对地缘政治现实的误判:欧洲误将中国的实力视为“威胁”,却将美国的胁迫视作“正常关系”、“可靠伙伴”。
这也就不难理解,在美国施压中表现更坚韧、更强硬的中国会认为,除了维护商业关系外,与布鲁塞尔的深入互动已无必要;而特朗普的“离间计”也得以成功,他排除了一个华盛顿最忌惮的结果:一个有权威的欧洲与一个自信的中国展开深度互动。
“通往中国的桥梁并非毁于外部,而是欧洲亲手一块块拆毁的,根源在于其自身政策的混乱失据,”他毫不客气地写道,“如果中国不再将欧洲放在眼里,布鲁塞尔只能怪它自己。”
1、如何看待湖南大学外国人快速晋升教授而国人晋升慢的事情?,湖南大学教授什么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