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柬冲突,CNN又来劲了,柬埔寨泰国冲突
泰柬边境冲突,美国媒体从中看到什么?
透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6日的一篇“深度分析”,我们看到的不是对这场复杂边境危机的严肃分析,而是赤裸裸的商业噱头炒作。
文章的标题有点长:泰柬冲突使装备精良的美国盟友与与中国有密切联系的弱小对手展开对决(Thai-Cambodian conflict pits a well-equipped US ally against a weaker adversary with strong China links)。
这是要把泰柬冲突硬拉进“中美比武”的框架。
文章开篇就迫不及待拉出“美制战机VS中国武器”对位,标题里不惜渲染“中国因素”,全篇用最抢眼的“国际大国代理人”叙事烘托紧张气氛。
这种近乎程序化的套路,已脱离了单纯比较双方的武力,而是以影射“中美对撞”来提升流量、广告和市场。
对美国媒体而言,凡是能与中美地缘对立扯上关系,只需稍加润色和关键词堆砌,就能轻易搅拌出一锅舆论鸡汤。
阅读全文,报道对泰国和柬埔寨军事力量的对比占据了大量篇幅。
作者用整段整段的数据和装备清单渲染差距:泰国军队三倍于柬埔寨,GDP是其十倍,洛伊亚洲力量指数、各类演习训练、武器图片悉数登场。但其中隐含的主线是中美军事技术的对比。
报道极力推高二元对抗感,把泰国称为“美国的长期盟友”,夸张其拥有“先进美制装备”,而对柬埔寨则不厌其烦加上“与中国关系密切”的修饰,甚至连海军基地都不忘借机拉扯上。
所有这些看似“客观中立”的数字和资料,都被做成了充满暗示和鲜明对立的拼图,似乎这场冲突成了一场代理人的战争。
泰柬长期边境争端的历史根源被肆意忽略,全篇提及殖民遗产和边界划分的只有短短两句,几乎成了点缀。历史、民族、地区纷争、百姓命运全部被排挤出关注之外。
真正触目惊心的是CNN报道逻辑的“堕落”。
这位“分析师”有没有走访边界?有没有聆听过当地人的故事?有没有采访过泰柬两方的军事人员?这一切都不重要,因为只要话题有流量,文本有对位,新闻就有价值——这正是CNN新闻沦为流量生意的真实写照。
CNN的这种叙事不仅仅是失责,更是直接对公众认知的伤害。
美国媒体眼里的国际事务日益变成了大国之间的“丛林恶战”,一切复杂问题只要安上“中美竞争”的标签,就能轻易提纯成流量爆点,无需深究事实本源。哪怕是殖民划界引发的百年积怨,哪怕是当地平民的痛苦疏散和现实生活,都输给了中美博弈的虚构“故事”。
大众被引导着用“中美代理人冲突”视角去理解泰柬冲突,忽视了这场冲突根本源于殖民历史、民族传统和地区矛盾的争端,结果对受众来说,就是历史的虚无和现实的扭曲。
在全球传媒生态加速碎片化的今天,这种套路式操作最终只会让受众日益远离事实本身,把世界复杂性简化成一场永不休止的大国军力扩张表演。
CNN的兴奋点,是又看到了一个可以包装成一份热销的“中美对撞”的商品。而真正被牺牲的,是历史,是现实,是整个国际传播环境的公正与理性。
the end
1、特朗普再发奥巴马恶搞图:奥巴马乘车逃亡,他和万斯开警车追捕,奥巴马谈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