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权益、固收皆喜报 鹏华基金离业绩翻身仗还远么?

时间:2025-08-07 14:19 作者:书生无泳

权益、固收皆喜报 鹏华基金离业绩翻身仗还远么?

独立 稀缺 穿透





专业敬畏、本源回归!

作者:岩石

编辑:张戈

风品:楚逸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公募高质量发展正在回归初心。

白驹过隙,2025年公募基金“半程赛”已落下帷幕,鹏华基金凭借“股债双优”,跻身榜单前列。

在主动权益领域,鹏华基金多只产品在一年、三年、五年乃至七年的长跑中均位居一线水平。据银河证券统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鹏华医药科技股票A包揽医药医疗健康行业股票型基金(A类)七年期、五年期、三年期和一年期4大冠军。

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2025年8月6日,鹏华医药科技股票A,近一年涨幅达96.93%,位列948只同类基金的第11位。近三年涨幅73.04%,位列748只同类基金第8位,天天基金网四分位排名全部为优秀。

如何做到的?还有无槽点短板呢?

01

权益爆发+固收领跑

鹏华多点开花

LAOCAI

首先,离不开趋势策略端的精准卡位。

天天基金网显示,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近一年收益率高达137.71%,位列4316只同类基金的第20位。

众所周知,目前医疗、碳中和赛道正迎来产业逻辑与资本价值的同步重估。鹏华旗下相关基金表现较出众,体现了基金经理们深度产业认知与资源卡位力,能够准确捕获政策红利,并将投资机遇转化为业绩回报。

相比之下,鹏华盛世创新A短期收益并不那么亮眼,较擅长线投资。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2025年7月30日,该基金过去一年内收益率27.03%、近3年则达到38.71%。

2008年成立以来,该基金累计收益率高达511.66%,远超同期沪深300指数117.69%的收益率。其中,伍旋从2011年末开始担任基金经理,任职13年又219天中实现了453.87%的高额回报,诠释了长期主义与复利魅力。

除了权益类产品喜报,作为业内固收“大厂”,依靠较扎实的投研实力和长期多元产品布局,鹏华基金固收团队也交出不错成绩单。

天天基金网显示,2025上半年,鹏华基金多只债券基金收益率喜人:鹏华永安定期开放债券,近1年、近2年、近3年收益率,分别为3.76%、9.46%、12.34%,对应排名分别为206/2757、135/2206、181/1867,天天基金网四分位排名均为优秀。

鹏华丰利债券,近1年、近2年、近3年收益率,分别为10.23%、11.63%、13.49%,对应排名分别为60/680、40/581、56/534,天天基金网四分位排名均为优秀。

此外,百亿“固收+”基金经理王石千管理的鹏华可转债债券A、鹏华双债加利债券A近一年收益率分别为28.46%、21.03%,回报率堪比权益产品。

整体看,市场复苏回暖、尤其权益赛道整体爆发是一方面;从业者的专业化能力、多元产品布局积累是另一方面。无论权益投资的“长跑健将”,还是固收领域的“稳健利器”,双轮驱动中让鹏华基金乘风飞翔、将资产配置能力更多维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02

“造星”后遗症

营利连降三年、规模增速掉队

LAOCAI

当然,投资是一门综合艺术,也是一门长期艺术。

若拉长时间轴,上述权益、固收领域的双料喜报及时必要,堪称信心提振剂,但能否持续、能持续多久、带来多少业绩改善还要打个问号。

据国信证券财报,2024年,鹏华基金营收35.94亿元,同比下滑8.94%;净利润7.51亿元,同比下滑10.54%。这已是连续第三年双降了:2022年至2023年,营收分别同比下滑1.64%、9.57%,净利润下滑2.18%、16.16%。

深陷业绩泥潭的背后,是规模增长乏力的现实困境。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鹏华基金公募管理规模9433.85亿元。较2022年末的8483亿元规模。两年半时间累增仅11.21%。

这个水平已跑输行业水平。中基协数据显示,中国公募基金市场同期规模从26.03万亿元增至34.24万亿元,期间累计增幅31.54%。

基金业讲究强者愈发、马太效应突出,跑输行业均值,鹏华基金需警惕掉队风险。要知道,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1年末鹏华基金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管理规模为2140.50亿元。管理规模位居行业前十。

而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述基金规模合计881.50亿元,累计缩水1259亿元,降幅达58.82%。股票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行业均排名14位,已滑出公募业第一阵营。

追其原因,除了市场调整、板块轮动,自身“造星”后遗症也或是一个考量。

2020年,上一轮基金牛市期间,鹏华基金旗下基金经理王宗合凭借“双料金牛基金经理”称号,一时风光无限。

当年7月,公募市场行情火爆,鹏华基金顺势推出了鹏华匠心精选混合基金。据和讯网消息,该基金首日申购资金高达1371亿元,仅花费一天时间便完成募集。最终获得183.30万户有效认购,首募规模最终确定为296.91亿元。

据界面新闻统计,2020年王宗合资产管理规模破520亿大关,一跃成为顶流基金经理。

遗憾的是,顶流光环并没能转化为业绩回报,王宗合2020年发行的两只新产品,任职期内的回报率分别为-44.73%和-22.94%,面对百万基民的质疑,王宗合2023年一次性卸任了10只公募基金。

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2025年7月30日,鹏华匠心精选混合,近1年、近2年、近3年收益率分别为11.34%、-5.50%、-8.53%,基金成立来累计回报为-27.66%。

截至2025年6月30日,鹏华匠心精选混合最新规模为59.41亿元,较成立时近300亿规模已缩水八成。连续19个季度面临净赎回,从成立时的266.67亿份降至85.97亿份。

众多基民用脚“投票”,对于鹏华基金的品牌与权益口碑无疑是一个不小影响。说千道万,回报率是实力底座。无论基金经理宣传推广做得多出色,如果主动管理能力不足,缺乏综合投研平台赋能,导致投资者遭受损失,那么公司的长远稳优发展必然受累。

行业分析师王彦博表示,“造星”一度是公募业普遍现象,并非鹏华基金一家所为,好处是规模快增能带来可观管理费。但这种“规模盛宴”易将行业焦点从长期价值创造和投资者利益保障,转向营销造势与短期规模竞赛,进而忽视专业能力、偏离业务初心,最终基民利益受损、基金丢失信任,造成双输局面。从2025年变化看,鹏华基金等机构已开始反思策略,摒弃单打独斗、更重视专业平台化建设,加上整体市场回暖,才有了上述喜报,期待企业总结好经验、把改变延续下去。

03

拥抱变革、基民为本

靠长期收益说话

LAOCAI

的确,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面对基金业过度追求规模化的积弊,2025年5月7日,《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正式落地。

诸多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该方案彻底打破规模化发展思维、引导从业者回归市场本源、行业初心,投资者地位有望得到显著提升。

5月17日,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公开发行,与传统基金固定费率不同,其费率与业绩直接挂钩,从根本上解决“旱涝保收”痼疾,促使基金经理更重绝对收益、风险控制,从投资者实际体验出发,靠硬核实力来说话。

扫描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名单,各大公司打出的底牌各有不同。有的偏向价值投资风格,有的侧重成长性回报,但有一点能确定,能跻身“掌门人”,自身实力绝非等闲之辈。

以鹏华基金为例,作为公司首只浮动费率产品,鹏华共赢未来的基金经理袁航拥有15年证券从业经验、10 年基金管理经验,2009年6月加盟鹏华基金,现任权益投资一部副总经理。

天天基金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6日,过去一年里袁航在管的6只产品净值增长率均为正,其中3只产品业绩位居同类排名前30%。代表产品鹏华策略优选基金成立以来,累计净值增长率更超222.77%。

袁航的投资风格可概括为“均衡型价值成长”,核心特征是长期持有优质资产、低换手率、注重安全边际与股东回报,适合追求稳健复利的投资者。

还以鹏华策略优选为例,偏好重仓银行、食品饮料等高股息资产,力争捕捉红利资产机遇。如招商银行,从2021年2季度开始便稳居第一大重仓股。2024年上半年与2024年末,该基金换手率仅38.56%、42.83%,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04

破题迷你基金 筑牢新“护城河”

LAOCAI

拥抱变革、坚守初心,是高质量发展的唯一正途。

盘点2025上半年,银行降息、政策改革、从业者回归本源,共同推动了基金业的快速回暖。

除了浮动费率基金,对整个公募行业而言,短期影响更广的还是ETF市场爆发式增长。中国基金协会披露数据显示,2024年9月,公募ETF市场规模突破3万亿元。2025年4月达到4.01万亿元,半年多时间便增长了一万亿、火热度可见一班。

在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旺盛与被动投资理念普及的双重驱动下,ETF赛道已成头部基金公司的“必争之地”。特别对于规模增速掉队的鹏华基金,做强ETF产品无疑是弯道超车、打翻身仗的最佳选择。

一些产品已有喜报。如鹏华国证半导体芯片ETF紧密跟踪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成分股覆盖国产替代、算力设施、AI应用等多个关键赛道,得益于充分把握住国产芯片进口替代的转型红利,2024年净值增长率达31.36%。

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2025年8月6日,鹏华国证半导体芯片ETF近1年、近2年、近3年收益率分别为50.06%、21.82%、-0.45% 。据天天基金网,截至7月30日,鹏华ETF基金共有超过16只近一年收益率超50%。

不过繁华背后也有尴尬。相较靓丽收益率,16只基金中仅鹏华上证科创100ETF联接C基金规模超5亿,多数为不足1亿的迷你基金。其中,鹏华中证沪港深科技龙头指数(LOF)A 规模仅1900万元,需警惕清盘风险。

宽基方面,鹏华基金同样存在规模不足问题,像沪深300、中证500、科创100、创业板50指数这些热门赛道,鹏华基金没有一只宽基产品规模破20亿大关。其中,规模最高的为鹏华沪深300指数增强A,截至8月6日,规模不过15.47 亿元。

从类型看,鹏华基金ETF产品主要还是依靠固收产品支撑规模,指数型基金方面依旧存在脱权益资产核心竞争力不足的隐忧。

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8月6日,鹏华指数型基金近一年收益率为33.67%,高于同类型基金31.54%。但近三年指数型基金收益率为8.17%,低于行业平均收益10.11%。在打造产品长期收益率方面,鹏华基金仍有功课要补。

截至2025年6月30日,鹏华基金ETF基金数量高达222只,排在129只同类基金的第6位。而截至2025年7月21日,鹏华基金指数基金规模1313.57亿元。排在第13位,依旧没能进入行业前十阵容。

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认为,“以数量换规模”的驱动模式,短期能帮助基金保持规模不掉队,却难掩盖公司在核心投资能力、整体业绩以及投资者信任方面的深层次挑战。如何叫好更叫座,让规模收益并行,这是一个长期系统性工程,也是一道核心发展考题。

整体看,基金业告别躺赢式的“旱涝保收”,已进入合规为本、收益为王的新周期。鹏华基金“半程赛”传佳绩可喜可贺,但也仅是一个开始。想要权益、固收持续双优、规模收益并行,避免昙花一现,打个全年业绩翻身仗,真正的“护城河”在于穿越周期的投研实力与投资者信任,背后是刀刃向内的决绝转型升级、平台化体系生态建设、基金经理们的专业敬畏、本源回归。

浮华褪去,长线回报显真章。鹏华基金还差多少火候呢?

Top

1、广州发生山体滑坡致房屋垮塌多人被困,已救出7人,广州山体滑坡最新消息

2、多所职业本科院校分数线逆袭,投档线甚至堪比双一流高校,职业学院本科

3、刘慈欣:当前离科幻最近的技术就是人工智能,刘慈欣说科幻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JPY/detail/ngxxoq.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书生无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