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广发银行,撞“枪口”上了

时间:2025-08-07 06:32 作者:赵公明

广发银行,撞“枪口”上了

350亿的发债项目,6个承销商,收多少服务费合适?

 

这方面虽然没有统一定价,但承销商有成本线,市场里也有个大致的参考价。

 

而广发银行最近一个发债项目,6个承销商合计报价只有6.3万,其中最低的一家只报了700块。

 

价格低到让人大跌眼镜。

 

难怪交易商协会也看不下去了。

 

7月11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称“交易商协会”)公告,对于这起发债项目,交易商协会已对相关机构启动自律调查。

 

公告明确表示,“若相关方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违反自律规则的情况,将依据有关规定予以自律处理。”

 

因为价格实在太异常,广发银行和6家承销商们,这回多少都有点麻烦。

01

350亿大项目,服务费“低到离谱”

 

广发银行6月16日发布采购公告,拟通过采购选定最高不超过6家中选供应商,为其提供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承销服务。

 

广发银行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发行项目金额为350亿元。

 

这事通俗点说,就是广发银行要发行35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一种银行补充资本金的债券),自己直接找投资者销售效率太低,所以要通过采购招标的方式,选6家机构帮着卖。

 

这些机构也不是白忙活,广发银行会支付承销费。而招标的核心,就是让各家机构报自己的服务费价格,最终选合适的机构合作。

 

7月10日,采购结果出来了。

 

中国银河证券、广发证券、兴业银行、国泰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证券中选,为广发银行提供服务。

 

不过,这些大牌机构报出的价格让人大跌眼镜。

 

中国银河证券、兴业银行各报价700元,广发证券报价1050元,国泰海通报价4998元,稍微高一点的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分别报价2.1万元、3.5万元。

 

加起来,一个350亿的大项目,6家机构,6万多块就做了。

 

虽然这几年债券承销竞争激烈、内卷厉害,价格也大幅下挫,但这个价格还是低到有些离谱。

 

我查了下这两年同类项目的成交情况,高点的如四川银行的千分之0.1,低点的如乌鲁木齐银行的千分之0.02。

 

而广发银行这次的费率,差不多是千分之0.000018。

 

7月21日,交易商协会发布公告,明确提到广发银行该债券项目发行中,涉嫌存在引导价格等情形,协会正进一步查实。

 

下一步,协会将加强对发行人相关行为的规范,对存在此类行为的发行人坚决予以惩处和打击。

 

02

协会三令五申,广发银行撞“枪口”上了

 

广发银行这次发行,时间点很有意思。

 

就在广发银行发布采购公告的6月16日,交易商协会发布了《关于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承销规范的通知》。针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承销,通知里面明确了几点:

 

一是发行人、承销机构(包括主承销商和承销商)应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发行承销,不得事先约定债券发行利率,不得以“返费”等手段扭曲市场价格。

 

二是承销机构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率报价参与债券项目竞标。

 

这份通知的目的很明确: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自律管理。

 

而制定这份通知的背景,是当前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承销中,存在低价承销费、低价包销、拼盘投资、利益输送等问题。

 

7月30日,交易商协会又发布了《关于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簿记建档发行及承销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发行定价扭曲、非市场化发行的问题进行了更明确了规定。

 

其中明确提到:银行间债券市场主承销商应建立健全承销报价内部管理制度,综合评估项目成本、合理确定报价,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报价参与债券项目竞标。

 

发行人应当按照市场化原则,合理设置比选评分指标,不得干扰主承销商独立、客观的报价决策。承销报价管理办法另行通知。

 

虽然低价乱象不只有广发银行一家,但广发银行算是撞了个枪口。

03

银行反内卷,自律很重要

 

今年,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反内卷,也被提升为重要战略。

 

最近,浙江、宁夏、广东等地的银行业协会纷纷行动,要求业内遏制“内卷式”竞争,推动行业回归理性发展轨道。

 

有些标志性的反内卷事项大家可能有印象:比如超低利率的消费贷被叫停了。

 

这里面,其实不只是关系到银行能不能“多收三五斗”的问题,还有行业整体的运营风险、安全问题。

 

广发银行这次的案例,也有点类似。

 

虽然因为市场竞争激烈,承销费下降是行业的趋势。主承销商愿意低价甚至倒贴做业务,没人拦着。

 

但你想啊,主承销商在这个过程中,并不只是中介,而是负有责任和义务的。

 

如果这单业务的收入甚至不能覆盖成本,投资者还能指望承销商花大力气做尽调?还能放心拿钱出来投资?一旦债券违约发生,责任又是谁的呢?

 

这就跟前阵子引发关注的药品集采超低价中标一样,一味的卷价格,是真的会引发大家担忧的。

 

不过,虽然这次交易商协会明确要对存在广发银行这类行为的发行人坚决予以惩处和打击,但交易商协会毕竟只是行业自律组织,而非监管机构。

 

交易商协会能够采取的,基本上是记入诚信记录档案这样的自律管理措施。这可能是广发银行这样的案例,能够重复出现的原因。

 

说到这,实际上发行人和承销商的自律,比监管更重要。

04

去年利润明显下降,理财子公司收千万罚单

 

在广发银行被交易商协会自律调查的同时,广发银行旗下重要的子公司也收到了一张千万级罚单。

 

8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广银理财因投资运作不规范、数据管理不审慎、信息登记不及时等,被没收违法所得194.94万元、罚款964.94万元,罚没合计1159.88万元。同时对王光源、王未红警告并罚款共计40万元。

 

广银理财,就是广发银行的全资子公司。

 

翻看广发银行财报,“降本增效”一词,被多次提及。

 

今年1月,广发银行行长王凯提到2025年重点工作时再次表示,要全力以赴提升营收,多管齐下降本增效,以效率提升压降综合成本。

 

这其实也是经营现状所逼。2024,广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92.4亿元、净利润152.8亿元。收入只是微降,但净利润下降了4.58%。

 

这里面,降幅最明显的,恰恰是广发银行引以为傲的个人银行及信用卡业务。

 

广发银行的信用卡规模,在国内银行中属于“第一梯队”。2023年、2024年,广发银行的信用卡持卡客户分别是1.18亿、1.23亿。

 

不过,虽然持卡客户在增长,但带来的收入和利润却明显下降。

 

2023年,广发银行个人银行及信用卡业务营业收入374.7亿元,利润总额50.1亿元。2024年的营业收入是313.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6.33%,而利润直接未披露。

 

2024年,广发银行的信用卡透支余额是3928.5亿,比上一年度的4248.8亿元大幅下降,且不良率从1.59%大幅攀升至2.19%。

 

广发银行的信用卡类业务投诉也居高不下。

 

2023年,广发银行披露,其信用卡投诉量达到72971宗,占比83.45%。而2024年,广发银行信用卡类投诉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6.4%。

 

在黑猫投诉平台,广发银行的投诉量已高达1.75万。

用户投诉的内容包括私自扣款、权益缩水、虚假宣传等多个方面。

Top

1、国家防总将针对京津冀粤的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河北防汛四级响应的标准和要求

2、硅鲸科技CEO赵绍辉评盒马X会员店折戟:食品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生命线

3、蔚来开启反转模式了吗?,蔚来的模式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tuanjian7.cn/JRK/detail/itjzam.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赵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