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8 01:38 作者:发条哥
浙商银行再领百万级罚单,陈海强履新面临双重压力,浙商银行陈海强简介
8月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温州监管分局对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分行开出百万罚单。该行因“贷款‘三查’不到位、金融产品销售行为不审慎、绩效考评指标设置不合规”三项违规,被处以135万元罚款,三名相关责任人同时被警告。
频繁的监管处罚背后,该行业绩也面临压力。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0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仅0.61%,不良贷款率攀升至1.38%。
在此背景下,高层人事变动更添变数:今年七月,董事长陆建强因到龄辞任,新行长陈海强刚获任职资格核准,新管理层面临巨大挑战。
一边是合规漏洞频发、业绩持续承压,一边是高层换任后的战略调整压力,浙商银行正站在经营转型的关键节点。此次温州分行的罚单,不仅是监管对内控失守的警示,更折射出部分银行在规模扩张与风险管控之间的失衡困局。
贷款 “三查” 不到位,浙商银行135 万罚单
截图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据悉,贷款“三查”是信贷业务的第一道防线,涉及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全流程管理。若贷前调查流于形式,可能导致资金流入高风险领域或不符合准入条件的借款人;贷时审查放松则可能掩盖抵押物估值虚高、还款来源不足等问题;贷后检查缺失更会直接导致风险暴露滞后,增加不良贷款生成概率。温州分行在此环节的违规,无疑为其资产质量埋下隐患。
此外,“绩效考评指标设置不合规”这一违规行为反映出该行在业绩导向与合规管理之间的失衡。部分银行为刺激业务增长,将存款规模、贷款增量、中间业务收入等短期指标与员工薪酬强挂钩,却忽视了对风险管控、合规经营的考核。
在合规问题频发的同时,浙商银行的经营业绩正陷入深度低迷。2025年一季度,该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0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61%。截至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38%,拨备覆盖率为178.67%。2025年一季度末,不良贷款率维持在1.38%,拨备覆盖率下降至171.21%。
业绩压力与合规风险的双重夹击,迫使浙商银行陷入“越罚越差”的恶性循环。一方面,频繁的罚单直接侵蚀利润空间——仅2025年已产生的2681.21万元罚没金额,相当于该行一季度净利润的5.6%。
数据来自企业预警通
其中,今年1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披露一则千万级罚单,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因15项严重违规行为被责令改正,并处以1680万元罚款,同时7名相关责任人受到警告及罚款处罚,成为2025年开年银行业最大罚单之一。
根据监管通报,该分行违规行为覆盖信贷、存款、跨境业务等多个核心领域,包括小微企业划型不准确导致政策资源错配、信贷业务未纳入统一授信管理、虚增存贷款扭曲金融数据、同业存款违规计入一般性存款等。尤为突出的是,其跨境贷款业务、贸易融资业务及保函开立等环节存在严重审慎经营规则违反情形,反映出风险管控体系的多层次失效。此外,员工异常行为管理缺失、信用卡业务不审慎等问题,暴露出内部治理机制的深层漏洞。
进入 2025 年,高层变动更是加速。今年 4 月,陈海强被任命为党委副书记并被提名为行长,7 月 8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了他的行长任职资格。然而,7 月 9 日,原董事长陆建强因到龄辞去执行董事、董事长等职务(原定任期至 2027 年 8 月 8 日),行长陈海强暂代董事长职责,直至新董事长选举及聘任完成。
不过,市场担忧并未完全消散。在经济压力下,小微企业风险上升,叠加管理层磨合期,浙商银行能否在“填坑”与稳健增长间找到平衡,仍需时间检验。
2、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700)志愿军使用的德制武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武器
3、智能汽车、电动汽车发展得快,但确实也有安全、耐久、维修、软件功能迭代的问题